文/劉華偉
自古以來,豬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我國十二生肖屬相中的最后一位,它與十二地支的亥相對應,所以又稱“亥豬”,豬年又稱亥年,頗具圓滿之意。據(jù)文獻記載,豬這一語義有“豕、彘、豬、豬”等多種稱謂,甲骨文中記錄的“豕”作,如《甲骨文合集》10230:“癸丑卜,王其逐豕,獲允獲豕?!弊中紊暇哂幸柏i的簡化外形,這一詞應該是豬的最早稱謂[1]。甲骨文中的“彘”作,如《甲骨文合集》21566:“甲子卜,丁呼犬彘五往若?!痹诘母共繖M穿一箭即為“彘”。古代用豬作為祭品,有特殊的捕獵儀式,《周禮·夏官·射人》載:“祭祀則贊射牲”,鄭康成注云,“丞嘗之祀,有射豕者,《國語》曰:褅郊之子,天子必射其牲?!卞闉樯仙?,“彘”字就是這種祭品的專用名詞[2],也有學者認為這個字是家養(yǎng)豬的專稱[3]。“豬”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豕而三毛從居者,從豕者聲,陟魚切”。在戰(zhàn)國時期的包山楚簡中發(fā)現(xiàn)有這個字,意指飼養(yǎng)而供食用的家豬,這應是“豬”字的正字[4],《康熙字典·犬部》:“豬,《廣韻》:‘俗豬字’。”“豬”字見于《左傳》、《荀子》等文獻記載中,語義上指家豬,如《荀子·榮辱》:“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雞狗豬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東漢伊始,豬字用法逐漸增多[5]。
隨著人們對豬的特性的認識變化,一些有關豬的詞語也應運而生,這些褒貶之詞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如“豬腦袋”、“豬頭三”等形容人笨頭笨腦、不夠聰明的貶低詞匯;“封豕長蛇”比喻貪婪兇悍的人,表現(xiàn)了豬的貪婪卑下的地位;“狼奔豕突”指像狼那樣奔跑,像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騷擾,表現(xiàn)出豬的粗魯暴戾的脾性;“行同狗彘”指行為如同豬狗,指人的行為極端無恥,表現(xiàn)出豬的卑劣下等形象;“牧豬奴戲”是對賭博的貶稱,用于告誡喜歡賭博的賭徒,勸誡他們回歸正途;“豬突豨勇”形容拼命向前沖、不怕死的人;“殺彘教子”指父母教導子女應言行一致,等等。
圖一 蚌埠雙墩遺址出土的豬紋刻畫符號陶片(及拓片)
豬作為六畜之一,很早就成為人類馴化的對象,它們經(jīng)過被捕獲、拘禁、馴服、馴化、圈養(yǎng)或放養(yǎng)的過程,逐漸進化成現(xiàn)代人所常見的豬。據(jù)考古資料統(tǒng)計,我國很多新石器時代遺址都發(fā)現(xiàn)有豬骨,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遼寧西南部、內(nèi)蒙古東南部、云南中部、甘青地區(qū)等,其中又以山東為中心的海岱地區(qū)、漢水中游、皖西鄂東南、晉南、寧鎮(zhèn)等地區(qū)出土的豬骨最為豐富[6],這些地區(qū)出土的豬骨,經(jīng)鑒定既有家豬也有野豬,有的以家豬居多。目前所知中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家豬豬骨來自距今12000年的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7],遺址出土較多的豬牙和頜骨,經(jīng)鑒定認為是經(jīng)過人類有意識地飼養(yǎng)而宰殺的豬,應屬于早期的家豬[8]。距今10000年的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9]、距今9000年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10]、距今80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遺址[11]、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12]等也出土有豬骨,經(jīng)鑒定均為家豬。海岱地區(qū)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有家豬的骨骼[13],長江下游的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松澤文化、良渚文化的遺址中也均有出土。另有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姜寨遺址、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鄧州八里崗遺址、湖北棗陽雕龍碑遺址、宜城顧家坡遺址、安徽蚌埠雙墩遺址、含山凌家灘遺址、潛山薛家崗遺址等,也同樣出土有一定數(shù)量的豬頭骨、頜骨、肢骨、豬牙等,有的出土有完整的豬骨架。蚌埠雙墩遺址發(fā)現(xiàn)的刻畫符號,其中就有較多刻畫豬紋的符號[14](圖一),其形體特征兼具家豬和野豬的特性,結合出土豬骨鑒定結果可知,雙墩文化時期的先民已經(jīng)開始馴化家豬,但其馴養(yǎng)水平還比較低[15]。
豬作為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之一,自被馴化成家豬以來,就被人類用于“文化控制”[16],人為賦予其各種功能,除了食用功能外,有的被當作財富的象征物,有的被用作祭祀品、陪葬品、禮品、寵物等,其形象有的被賦予神性,成為圖騰或神靈崇拜的對象。史前時期,殉葬豬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葬俗之一,死者的墓中除了隨葬墓主生前使用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外,還隨葬有動物尸體或活體動物,對于墓中隨葬的豬骨如豬頭、頜骨等,學術界普遍認為是財富的象征,而有的學者則認為豬骨是為了護佑墓主,具有巫術性質(zhì)和驅邪的功能[17],也有人認為殉葬豬只是為死者提供食品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18]。本文認為,用豬作為陪葬品應是為了表現(xiàn)死者的身份地位和體現(xiàn)生前富足的水平。從考古資料來看,殉葬豬的墓葬發(fā)現(xiàn)的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相對較高,而一般墓葬僅隨葬少量的生產(chǎn)工具或生活用具,有的沒有隨葬品;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社會階層分化逐漸凸顯,財產(chǎn)的私有化現(xiàn)象也逐漸顯現(xiàn),占有更多的財產(chǎn)成為人類必然的人性選擇,無論活著的或死后的人,都會將保留財富作為首要選擇,這也是人們“事死如事生”喪葬理念的生動寫照,如漢代流行厚葬之風,貴族墓葬隨葬較多的陶塑禽畜、陶圈(圖二)、侍俑、亭臺、樓閣等,逝者都希望死后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享受榮華富貴。針對殉葬豬的多寡,有學者認為“死者生前如果擔負社會公職或者近親血緣關系較多,那么吊唁的人便多一些,所送的祭牲可能就要多一些,因此隨葬的豬頜骨自然就多一些”[19]。墓葬中豬頭、頜骨的數(shù)量主要與送葬人多少有關,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往往有較多的親屬和社會關系,因此死后會有較多的人去送葬,豬頭、頜骨主要在這種意義上象征死者的社會身份和財富[20]。
圖二 漢 陶豬及陶豬圈
圖三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鷹
圖四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石)雕豬形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我國古代社會對重要的事務都會舉行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活動,《禮記·王制》載:“天子祭祀則太牢,諸侯祭祀則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碧渭簇i、牛、羊,少牢即豬、羊,用于祭祀的豬、牛、羊也叫三牲,因此都離不開豬。用豬作為祭祀品或供品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發(fā)現(xiàn)有用豬祭祀的祭祀坑或用豬奠基的奠基坑,如興隆洼文化的興隆溝遺址第一地點,房址F5西南側出土了15個獸頭,擺放成一組,其中有12個豬頭,這些獸骨都是人為有意擺放,用于奠基儀式的祭祀活動[21];后李文化的西河遺址在F60房基內(nèi)出土了1件成年豬的左側上頜骨,推測可能屬于一種有意識放入的奠基物[22];大汶口文化的建新遺址發(fā)現(xiàn)的房址F27,房基下發(fā)現(xiàn)一個豬坑,坑內(nèi)埋葬有完整的豬骨架,也是用于奠基祭祀[23];大汶口文化的尉遲寺遺址也發(fā)現(xiàn)有6個專門的用豬祭祀的祭祀坑[24]。殷商時期,祭祀活動更為頻繁,甲骨文中皆有明確的記錄,如《甲骨文合集》32674:“丁巳卜,有燎于父丁百犬、百豕,卯百牛?!薄都坠俏暮霞?3273:“癸酉卜,有燎于六云五豕,卯百牛?!庇秘i作為祭祀品進行祭祀的禮制習俗對歷朝歷代都有深遠的影響,現(xiàn)代民間社會還延續(xù)著用豬頭作供品,祭祀祖先或神靈的習俗。
原始社會的先民出于對大自然、動物或植物的敬畏,往往會選擇一類動物或植物作為本氏族的圖騰,定期舉行圖騰祭拜儀式?!妒酚洝份d“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其中玄鳥就是商族的主要圖騰,《列子·黃帝》曰:“黃帝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边@些禽獸旗幟其實也是各氏族的圖騰。以豬作為圖騰崇拜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脊虐l(fā)現(xiàn)的紅山文化玉豬龍[25],身體卷曲,首尾相連,豬首,圓眼大耳、吻部突出,口露獠牙,體現(xiàn)出豬首與蛇體的完美結合,可能是中國“龍”的最初形態(tài)。有學者認為玉豬龍不是單一的哪一種動物的抽象造型,而是紅山文化先民的認識觀念的一種物化形態(tài),“很多動植物在胚胎或萌芽狀態(tài)中都是卷曲狀的。大多數(shù)動物休眠時都是首尾相接的,這都蘊含著發(fā)育、生長、伸展、運動之寓意。受這種動植物初生狀態(tài)的啟示,紅山先民一些氏族便形成了‘卷曲’才能發(fā)展壯大的觀念,并把這一觀念融入他們的圖騰崇拜中,形成最初‘龍’的概念”[26]。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鷹[27](圖三),整體為展翅飛翔的鷹的造型,鷹首側向傲視,鷹眼對鉆穿孔,腹部飾八角星紋,雙翼展開,翼尾呈豬首形,豬眼和鼻孔都有鉆孔,表現(xiàn)出鷹、太陽和豬三種圖騰的融合,即三位一體的綜合[28],象征著三個部族的聯(lián)盟。豬作為信仰崇拜的對象也同樣體現(xiàn)在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另外兩件豬形器上。一件出土于07M23墓坑填土中的大型玉(石)雕豬形器(圖四),長72厘米、寬32厘米,重88公斤,整體雕刻成豬的造型,吻部突出,嘴部有兩個鼻孔,嘴的兩側刻有向上彎曲的一對獠牙,眼睛、耳朵用減地法表現(xiàn)出來,形態(tài)逼真[29];一件出土于87M13的小型玉豕,利用玉石的自然形狀琢磨出豬的造型,豬的背部圓弧肥大,豬首琢磨出豬嘴、眼睛,形象栩栩如生[30]。從外形看,兩只豬的造型都屬于野豬范疇。凌家灘文化時期的先民以野豬作為圖騰崇拜對象,是有其原因的,一方面豬的繁殖能力強,野外生存能力也很頑強,同時兼具有兇猛、剛烈、勇武的特性,這些特征與先民們?yōu)樯婧头毖軉栴}而抗爭的生存理念相符合;一方面豬是先民的重要肉食來源,先民們出于感念動物的付出和犧牲,以其作為敬拜對象。這種圖騰崇拜的習俗延續(xù)至后來已上升到至高神靈崇拜的層次,豬開始身兼地母、水神、雷神、豐產(chǎn)之神、財富之神等多神的職能。它是“地母的動物化身和象征物,當時的人們用豬作隨葬品,實際上是借助豬或地母的繁殖力與生命力使死者復活的一種巫術手段”[31]。作為水神,豬具有致雨的能力,人們在祈雨儀式中一般會用豬作為溝通人神的信物[32]。在我國北方和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都曾有以豬神為崇拜對象的歷史印記,如古代的契丹人信奉野豬神,曾流傳下來滿族神話故事傳說《野豬神》,中國西南的傈僳族、哈尼族、珞巴族等在古代也都以豬神為敬拜對象[33];土家族人認為豬是“血財”,豬神是送財喜的財神,所以土家族人每逢過年都要敬豬神[34]。
當今社會,豬在人們的認識中已經(jīng)被固化為好吃懶做、笨頭笨腦、骯臟丑陋的形象,人們往往對其充滿厭惡、鄙視之情。然而,回觀豬的萬年成長史,它在人類社會的復雜化進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肉食來源,而且還被用于祭祀品、陪葬品、禮品、圖騰崇拜、神靈崇拜等多種用途,以此滿足人類的精神文化需求。豬有那么多的功勞,人們以后再丑化它、厭惡它、蔑視它,那就的確不應該了。
[1]王彤偉:《“豕、彘、豬”的歷史演變》,《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2]王仁湘:《新石器時代葬豬的宗教意義——原始宗教文化遺存探討札記》,《文物》1981年第2期。
[3]郭洪義:《“豬”字命名新探》,《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4]同 [3]。
[5]同 [1]。
[6]黃英偉、張法瑞:《考古資料所見中國新石器時代時期家豬的分布》,《古今農(nóng)業(yè)》2007年第4期。羅運兵:《漢水中游地區(qū)史前豬骨隨葬現(xiàn)象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008年第1期。
[7]廣西文物工作隊、桂林市文管會:《廣西桂林甑皮巖洞穴遺址試掘》,《考古》1976年第3期。
[8]李有恒、韓德芬:《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動物群》,《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8年第4期。
[9]李君等:《1997年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發(fā)掘報告》,《考古學報》2010年第3期。
[10]羅運兵、張居中:《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豬骨的再研究》,《考古》2008年第1期。
[11]周本雄:《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的動物骨骸》,《考古學報》1981年第3期。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隊:《1979年裴李崗遺址發(fā)掘報告》,《考古學報》1984年第1期。
[13]宋海波:《海岱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動物考古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
[1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館:《蚌埠雙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8年。
[15]管理、胡耀武等:《食譜分析方法在家豬起源研究中的應用》,《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
[16]羅運兵、李想生:《中國家豬起源機制蠡測》,《古今農(nóng)業(yè)》2012年第3期。
[17]王仁湘:《新石器時代葬豬的宗教意義》,《文物》1982年第2期。
[18]孫明利:《關于豬的考古學研究的四個視角》,《農(nóng)業(yè)考古》2007年第4期。
[19]王仁湘:《新石器時代葬豬的宗教意義》,《文物》1981年第2期。
[20]劉莉:《山東龍山文化墓葬形態(tài)研究——龍山時期社會分化、儀式活動及交換關系的考古學分析》,《文物季刊》1999年第2期。
[2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nèi)蒙古第一工作隊:《內(nèi)蒙古赤峰市興隆溝聚落遺址2002-2003年的發(fā)掘》,《考古》2004年第7期。
[22]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時代遺址1997年的發(fā)掘》,《考古》2000年第10期。
[23]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棗莊建新——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1996年。
[2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遲寺》,科學出版社,2001年。
[25]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發(fā)掘報告(1983—2003年度)全三冊》,文物出版社,2012年。
[26]呂富華:《紅山文化豬龍、鳳鳥圖騰崇拜原因探析》,《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期,2014年。
[2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灘——田野考古發(fā)掘報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年。
[28]李修松:《試論凌家灘玉龍、玉鷹、玉龜、玉版的文化內(nèi)涵》,《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6期,2001年11月。
[2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第五次發(fā)掘的新發(fā)現(xiàn)》,《考古》2008年第3期。
[30]同 [27]。
[31]戶曉輝:《豬在史前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中原文物》2003年第1期。
[32]牟海芳:《從神話傳說中豬形神的職能變遷看豬神崇拜觀念的演變》,《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10期,2010年10月;李立:《東夷族豬崇拜及其相關文化現(xiàn)象》,《綏化師專學報》1996年第4期。
[33]馬倡儀:《論豬的文化品格——中國民間故事中的豬》,《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第1期。
[34]曾為志:《土家族豬民俗的文化現(xiàn)象探析》,《農(nóng)業(yè)考古》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