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志剛
1日上午,日本政府正式公布新年號為“令和”。由于新年號取自日本最古老的詩歌集《萬葉集》卷五詠梅詩篇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系公元645年日本首次使用年號“大化”以來,時隔1374年首度沒有直接引用中國典籍。此次改元的背景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天皇“生前退位”,這個新年號蘊含怎樣的深意,反映日本政府怎樣的考量,折射日本社會怎樣的思緒變化,日本又將開啟怎樣的時代?包括日本國內及周邊國家都給予了關注。
按照首相安倍的釋義,希望每位日本人,都能如度過寒冬、在春日中盛開的梅花一般,在對明天充滿希望的同時,各自綻放出絢爛的花朵,這樣的日本才是“令和”的指向所在。日本朝野希望,新年號能夠一掃平成期“失去的20年”彌漫日本社會的頹勢,開啟安倍倡導的戰(zhàn)后外交總決算、走向正常國家的新氣象。塑造沒有戰(zhàn)爭的和平國家新形象,也給日本一個通過塑造本色傳統(tǒng)傳遞文化自信,進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國家自強意識的機會。而選自《萬葉集》,也是要彰顯日本人對自身文化乃至文明獨樹一幟的舉國認同。由于《萬葉集》收錄的詩歌來自社會各階層,也是要借此釋放上下同心、官民平等的寓意,營造日本“一億總活躍”、國民共進退的氛圍。可以說,新年號的選定既凸顯了日本作為島國的傳統(tǒng)文化張力,也折射了日本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匯集了執(zhí)政者提高國家凝聚力,塑造日本獨立性,重構多邊主導力、傳播感召力等諸多考量。
新年號公布后,在中國網(wǎng)絡上也引起了一些復雜評論,以及有關日本是不是要對中國文化“斷舍離”的猜測。筆者認為,雖然新年號“去中國化”的用意不能說一點沒有,但“改元”作為別人自家范圍的事情,做怎樣的選擇似乎都無可厚非。況且,日本延續(xù)起源于中國西漢時期的紀年傳統(tǒng);“令和”引用原文的漢意也很優(yōu)美;再加上使用漢字作為新年號這個舉動本身,都是中國文化深刻影響日本的歷史印痕,對此需要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高度去認知。
平成年代,日本經歷經濟泡沫破裂、地震、核泄漏、水災等不幸,日本民眾對年號中再次出現(xiàn)“和”字感到很親切,寄予生活穩(wěn)定、世界和平的期望。我們祝福日本能通過改元迎來革故鼎新、實現(xiàn)再生的新發(fā)展,同時也希望“令和”能真正開啟日本與周邊國家和睦相處,為區(qū)域穩(wěn)定與交流促“和”,為通商機制與合作模式建“和”的新時期,真正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區(qū)域發(fā)展的積極力量,這才是“令和”引領日本新時代的應有之義?!?/p>
(作者是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