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云峰
支座即俗稱的“碑座”。碑,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為“豎石”。大約在周代,碑便在宮廷和宗廟中出現,用來根據它在陽光中投下的影子位置變化,推算時間;宗廟中的碑則是作為拴系祭祀用的牲畜的石柱子。碑還有一種用途,就是用作舉行葬禮的葬具,立于墓穴四角,上有圓孔,孔中系繩,一頭繞在轱轆上,一頭系在棺槨上,將棺槨平穩(wěn)地放人墓穴之中,往往就埋葬在墓穴中。東漢之前的墓碑大多為木質,腐爛無存。東漢以后,天下送葬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石碑碑首多呈圓形,碑身呈長方形,碑座為一龜趺, 在國內一些知名的碑林和古跡勝地中常??梢钥吹?。
力士志文支座的考古發(fā)掘。在銀川西郊的賀蘭山東麓,有一片高低起伏的陵墓。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寧夏的考古工作者通過實地調查,并與史料相印證,確定這片陵園為西夏時期的皇家陵園。1974年,寧夏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對西夏陵園的6號陵地面遺跡進行了清理。在清理到東碑亭遺址時,發(fā)現了一件造型奇特的石雕文物。這件文物由白沙石雕鑿而成,整體近似一個正方體,正面看是一個圓雕男性大力士。大力士面部渾圓,顴骨高高突起,眉毛粗重,微微向上翹起。鼻梁又寬又短,略有殘損。令人驚嘆的是大力士雙眼圓睜而外突,仿佛正在竭力將背上的石碑背起。兩顆外露的獠牙,使大力士顯得十分勇猛,真有那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雄風。大力士的下顎頂在胸前,除胸前的肚兜外幾乎赤身裸體,展示著他雄健的體魄。大力士的肩部與頭部平齊,胳膊肘向后彎曲,雙手扶在膝蓋上,兩腿跪倒,整體上看是以十分夸張的雕刻手法再現了大力士的生動而逼真的神態(tài)。
與這座男子形象支座對應的,是一座女子造型的石雕支座。它也呈正方體,酷似一位女子造型,眉毛、眼珠突出,雙乳下垂,以夸張的手法表現出負重者的神態(tài),反映出西夏時期石雕藝術的獨特風格。按照黨項族的風俗,男子佩戴一只手環(huán),女子戴兩只,這在石雕力士支座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在西夏陵區(qū)總共出土了11件力士支座,在寧夏博物館展出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是唯一一件刻有西夏文的支座,在其頂部左上角,有三行共計15個陰刻的西夏文字,第一行4個字 “小蟲曠負”,第二行4個字“志文支座”,第三行7個字“瞻行通雕寫流行”。這第二行的“志文支座”正是這件文物名稱的由來?!爸疚闹ё钡暮竺?,有一行陰刻的漢字“砌壘匠高世昌”,可以肯定這是石雕工匠的名字。依據這前后21個字,1996年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們將這件石雕藝術品一致鑒定為國寶級文物,并正式定名為“志文支座”。這座石雕力士志文支座長68厘米,寬65厘米,高62厘米。一男子屈膝跪坐,俯首前視,面形渾圓,臉部肌肉發(fā)達,雙目圓睜,微帶笑意。高顴塌鼻,雙手撫膝支撐。支座頂端清晰刻著西夏文和漢字。西夏文說了它的功能,是用來做副碑的。
③ 志文支座 西夏文題記(西夏)
力士志文支座的文化考究。眾所周知,中原文化大多以龜趺馱碑,至于西夏文明中為何用人馱碑,關于石雕力士志文支座的文化內涵,至今眾說紛紜。西夏是黨項族建立起來的,他們在遷居寧夏以前,生活在今青海省東部和四川西北部,與西南少數民族曾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文化、風俗上也受到西南少數民族一定的影響,如手腕、足脛都帶有環(huán)飾。而環(huán)飾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早已流行的一種裝飾。《冊府元龜》的《土水三·附國》條中提到了“項系鐵鏁,手貫鐵釧”。至于大人、小孩常年赤足,這在唐樊綽的《蠻書》及兩本唐書《西南蠻傳》、《西戎傳·黨項羌》中都有記載。具體地說,西夏這種負物力士形象與五代十國之一的后蜀政權的張虔釗、孫漢韶諸墓中出土的抬棺力士像多有相似,唯后蜀石刻力士卷發(fā)披肩,有的戴幞頭,有的盤座,與西夏力士形象有差異。除此之外,從構圖到造型、裝飾技法等均如出一轍,如眉、目、肚、腹的雕刻,手腕、足脛的裝飾,渾圓粗獷的造型等手法。由此而知,西夏雕刻的力士形象,顯然和后蜀有著某種淵源關系。其一說是女性或男性,手腕戴寶釧、雙乳袒露的是女性,手腕無寶釧、有肚兜的是男性。此說似乎站不住腳,男性為顯示雄健的體魄,何須戴肚兜?再者,男性戴釧在古代也是不足為奇的,相反女性可能因為矜持而需要戴上肚兜。其二說是奴隸、角斗士、相撲師,持此說的不在少數,但也難以令人信服。秦始皇大開樹立碑碣之風,在東漢之后,我國古代碑下石座多雕成赑屃,照此說來,馱碑的自古以來不是等閑之輩。西夏雖為黨項立國,但卻深受漢文化影響,在陵園建造上“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碑礎座理應為不俗之物。而奴隸地位卑下,為皇帝馱碑不夠資格;角斗士和相撲師是從事“角抵”游戲的,宋代吳自牧 《夢梁錄》記載:“角抵者,相撲之異名也,又謂之‘爭交’。且朝廷大朝會、圣節(jié)、御宴第九盞,例用左右軍相撲……每迂拜郊、明堂大禮、四孟車駕親饗,駕前有頂帽、鬢發(fā)蓬松,握拳左右行者是也?!憋@然與帝陵這種莊嚴肅穆之氛圍格格不入。其三說是沒有什么具體的象征意義,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在2006年10月參觀西夏王陵時得出這個結論:“這些碑座并不一定有非常明確的象征,也許只是一種力量的象征?!痹谌讼癖?,余秋雨講到,他在參觀古希臘和古羅馬遺跡時,許多碑下也有力士形象的碑座,他們也沒有什么具體的意義。西夏王朝是一個開放的國家,這些碑座的建筑風格很有可能是從那里傳過來的。因此,西夏王陵人像碑座有可能只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并沒有很具體的指向,自然也無需探討其原型是誰。
“志文支座”的文化內涵,還有待于新的考古發(fā)現或研究成果面世之后進一步予以考證。
西夏石雕工藝的精品力作。從西夏力士志文支座的造型和雕刻工藝,其雕刻水準和抽象意味著實讓人驚嘆,這種人像碑座迄今也發(fā)現了11件,并已經成為西夏文明形象的標志。
說起西夏石雕藝術,應以西夏陵園雕刻品為代表作。西夏陵墓石雕題材豐富多樣,有石像生、經幢等紀念性質的,有碑座、石馬、石狗等附屬性質的,有柱礎、欄柱、螭首、小獸等作為建筑材料的。各種題材所需不同,雕造工藝也就不同,既有線雕、浮雕,也有圓雕。
除前面我們介紹的西夏陵園碑亭遺址出土的人像石碑座外。西夏陵還有兩座石雕人頭像,形態(tài)相似,其中一座殘高31厘米,臉型方長,深目高鼻,顴骨較大,留八字須,略帶笑容,神態(tài)自若,栩栩如生,是西夏雕刻藝術的上乘之作。又有石人身胸部殘塊,殘高70厘米,寬60厘米,窄袖長衫,腰束革帶,衣紋清晰。這些石像與真人比例大小相當,應是墓道兩旁的文武官員石像中的殘存。
在西夏陵考古發(fā)掘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不少隨葬石雕,盡管其中保存至今完整的石雕藝術品已經不多,但從存世的殘件中猶能見到作品的精美,很多藝術品在吸收中原石雕藝術精華的基礎上又有所創(chuàng)新。陵園出土有兩段雕鑿精細的雕龍欄柱。其中一件柱身長方體,殘長123厘米,頂部為束腰蓮花座,座上原有一幼獅,可惜出土時已毀。柱身三面刻二龍戲珠云紋浮雕圖案,祥云繚繞,造型生動,布局勻稱,結構嚴謹,整體給人以生動、自然的感覺,另一面平素無紋,上下兩端各有一長6.5厘米,寬5.5厘米的長方形榫孔,可與橫欄套合,是造型美觀、刻工精良的珍貴藝術品。還有一件白砂石質蓮花柱礎,平面呈圓形。上小底大,底徑45.5厘米,高11厘米,中間有圓形柱孔,外圍雕蓮花瓣,美觀大方,樸實穩(wěn)重,是西夏帶有藝術色彩的實用石雕。另一件圓雕石柱頭,殘高29.8厘米,連珠紋束腰,上下分別為仰蓮、覆蓮,其上原應有一蹲獅,已殘。
現藏于寧夏博物館的大石馬,也是西夏雕刻藝術中的珍品,長130厘米,重355公斤,通體圓雕,口唇部位有粉紅色彩,疑石馬原有彩繪。此石馬形體較大,比例適宜,刀法細膩,可視為西夏石雕中的代表作。陵園還出土了幾個較小的石馬,其中一個馬鬃散披至肩部,刀法粗獷,表現了烈馬的形象。此外尚有石狗、石螭首等石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