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飆
二十世紀六十和七十年代中國大陸城市知識青年的上山下鄉(xiāng),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一次“逆向”人口流動,即大規(guī)模人口從城市流向農(nóng)村、從中心流向邊緣,而不是相反。當中國在七十年代末進入另一個歷史拐點后,大部分知青迅速回城。知青回城引起了一系列變化。比如,為解決知青就業(yè)問題而出臺的個體戶政策,開啟了中國城市商業(yè)體制的改革進程,進而為農(nóng)民工商戶進城打開了空間。在大學里,年紀較大、閱歷豐富、帶有強烈政治參與感的知青形塑了八十年代激進的大學文化和政策辯論。知青并沒有在回城后就安頓下來。八十年代后期,他們掀起“洋插隊”熱潮,走出國門,促進中國進入“跨國時代”——通過人口流動、文化交流而形成“跨國”聯(lián)系,它可能比外交、貿(mào)易等“國際”關(guān)系對中國有更深遠的影響。知青又是九十年代“下?!保ǜ刹亢椭R分子辭職經(jīng)商)的領(lǐng)先者。伴隨下海的是一次小規(guī)模的逆向流動,比如從北京、天津流向海南、深圳等地。這次逆向流動當然是自發(fā)的,是個體要追逐在邊緣地帶的新的市場機會;但是知青當年的插隊經(jīng)歷可能使得他們在下海時更堅決。到了二十一世紀,步入退休年齡的知青又是老人候鳥型流動的先鋒。中國的候鳥老人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比如他們積極組織集體生活,載歌載舞,這可能也和他們早年的知青經(jīng)歷有關(guān)系。當中國開啟“一帶一路”的倡議時,我們又愕然發(fā)現(xiàn),不少地方都有知青當年的足跡,甚至至今依然活躍的身影。
作為一個歷史事件,上山下鄉(xiāng)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就結(jié)束了,好像已經(jīng)徹底地成了歷史。但是它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可能我們到今天還不能完全理解。這個事件之所以有長期的影響,是因為它深刻地影響了人,塑造了一個規(guī)模龐大、具有強大能量,在內(nèi)部又是高度復雜的群體。他們是當今中國社會和政治變遷中的關(guān)鍵主體之一。我之所以強調(diào)他們的流動,是因為流動把歷史事件、人的具體行為感受和主體塑造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甚至可以把“歷史轉(zhuǎn)折一個人流動一主體形成一社會變遷”作為一個特定的概念組合提出來。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流動經(jīng)歷當然不能解釋后來社會變化的因果關(guān)系,但是它對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變化會以某種方式發(fā)生、這些變化的具體“意味”是什么,是相當重要的。
《敕勒川年華》,以小說體例,通過豐富細膩的個人體會把當年的歷史拐點呈現(xiàn)出來。書里對當事人感受的追憶,為今天的讀者思考如何把握重大變遷中的人生也提供了啟示。對我這樣一個深受知青影響——對我有終身影響、我在北京大學的碩士生導師王漢生教授就是知青的杰出代表,她也是本書作者馮同慶教授的好友——但是完全缺乏知青經(jīng)歷的人類學學者,《敕勒川年華》在當下最重要的價值是它走出青春鄉(xiāng)愁的努力。作為一個回憶錄式的小說,其主線固然是知青本身,但是書里熱情地展示了內(nèi)蒙古敕勒川的社會和歷史,帶入了非知青的“別人”?!峨防沾耆A》,“敕勒川”不僅僅是知青們青春年華的形容詞,它自己也是一個實在主題;敕勒川不僅是知青追夢的地方,更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性格的社會,知青是它在歷史上接納過的無數(shù)外人的一小部分。正是這份走出自我青春鄉(xiāng)愁的努力,它更好地展示了作為歷史主體的知青的豐富性。
《敕勒川年華》告訴我們,不只是知青卷入了歷史的巨變,邊疆社會經(jīng)歷的“轉(zhuǎn)折一流動一主體一變遷”更為豐富復雜。但是和知青下鄉(xiāng)要改天換地不一樣,邊疆社會面對變化,體現(xiàn)出來的是低調(diào)、開放和包容。它的重點是要大家能夠活好,而不是奔向一個指定的目標。對牧民來講,漢民和農(nóng)耕文化的流入是最大的歷史變化之一。這一變化導致的格局是“蒙漢混居,土地租佃,全靠租約,約為契,若天若王,農(nóng)戶永租,村社化訟”(62頁)。這契和租,一方面“若天若王”、不容置疑。但另一方面,契約又不是明確定量的:“畜不滅青草,牧不計生靈;租不認地畝,捐不做谷量”(第三十九章)。換句話說,牲畜數(shù)量任其自我平衡,因為牲畜多了會破壞草場;租金和稅捐中,只講個模糊數(shù),意在讓各方能維持現(xiàn)狀,活下去。沒有“最大化”的追求。這給各方間互動留出空間,讓這片草原能夠接受大量的關(guān)內(nèi)來的難民和妻眷,還有在災荒期間幾千名從華東來的孤兒。知青們在和村民的互動中,特別是在處理村民瞞產(chǎn)私分的時候,也學會了模糊處理的智慧。
這種相對和靈活的態(tài)度,不僅體現(xiàn)在社會經(jīng)濟關(guān)系上,也體現(xiàn)在精神世界里。書中描寫了邊疆民間社會的豐富的信仰實踐。讓知青特別吃驚的是,蒙古族村民掛的毛主席像的另一面是成吉思汗像。這一現(xiàn)象至今在邊疆社會仍然存在。這并不意味著像章的一面是擺給別人看的表象,另一面代表自己的真心信仰。在牧民心中,這兩面同樣神圣,并行不悖。知青們吃驚,是因為知青是為了信仰而下鄉(xiāng),而老百姓是為了生活而信仰。從信仰出發(fā),腦子里的信仰是絕對的,不同的信仰是敵人;從生活出發(fā),信仰為我所用,覺得有道理的都愛聽,不必在不同信仰間劃出高低對錯。和諧共存是他們的目標。這其實不是村民才有的智慧。書的最后寫帶著迷惑的成年了的知青們?nèi)ビ汉蛯m拜佛,他們同時反復強調(diào)這是毛主席來過的地方,這也正展示了信仰在實踐中的復雜特征。
老百姓要的和諧不是沒有原則的一團和氣。比如村民對賭博沒有很強的道德判斷,但是明確反對干部偷吃多吃。對男女關(guān)系的制約相對松散,并不意味著不開化的“混亂”;好聚好散、兄死弟妻其嫂等風俗其實有助于農(nóng)牧混雜社會的平衡。作者精準地把這些風俗概括為“情能有始終,義能不中沉”(49頁),這個義是集體性的生存正義;而把男女之情絕對道德化可能是很不義的。和諧也不等同于自然而然。比如租捐模糊,畢竟要有契約作為基礎(chǔ);而且租捐怎么個模糊法,也要人來決定。歷史上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是“系于長吏之善不善”(253頁)。地方官員有沒有眼睛向下,讓地方社會保留一定的自主性是關(guān)鍵之一。
書里刻畫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小駒出身高干,一方面處處受到別人關(guān)照,一方面要徹底改造別人。村民在春天交不了糧讓她惱怒,要殺全村的狗,她同時認為公社書記甚至駐地軍隊師長是階級敵人,要打倒。她造成了別人的苦難,回過頭來又深為自己的行為苦惱,很長時間走不出陰影。司馬小寧代表了不一樣的性格,他和村民關(guān)系密切,對村風民俗好奇好問,在不知道怎么辦時就順著人情“隨胡理”模糊處理。他不僅被村民所擁戴,而且自己充實平和。是這份模糊和從容,給了他精神上的豐富和自洽。最后是司馬小寧這樣的人有心境、有能力來記錄和分析歷史。
但是書里讓我最有感觸的還是非知青的“別人”,特別是那個出場不多的二桿子。他帶頭磨洋工,說“葡萄怪話”(即和主流說法不一樣的連串式的述說。在我看來,二桿子所以能夠“葡萄”,是因為他能夠進行自己的推理;而重復主流說法的,單句陳述就夠了,無需連串推理)。他善于逃跑躲藏,所以帶著村里的青壯年到鎮(zhèn)里打工,讓自己的相好在村里教村民編織掛毯、做卷煙倒賣。他不服管、好觀察,揭露了村干部在夏收秋收時偷吃的行為。他沒有資格講述他的青春鄉(xiāng)愁(書里特別可貴的是還原了二桿子的一段青春)。他不能活在對過去的迷戀里,只能活在當下。二桿子們沒有能力讓歷史大轉(zhuǎn)彎,但是他們在大地上寫下的是百年后大家都能感受到的歷史。領(lǐng)袖接見時的熱血沸騰當然是青春的一部分,但灰色的二桿子們永遠躺在歷史的車輪軸里偷笑。負責任的歷史主體,不僅是要對自己的歷史負責任,更要和二桿子這樣的歷史主體建立聯(lián)系。
(《敕勒川年華》,馮同慶著,世界知識出版社二0一八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