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唐 昆
趙華勝一九三九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祖籍山東泰安。一九五五年考入東北美專附中,一九六四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任遼寧畫院院長。
現(xiàn)任遼寧畫院顧問,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遼寧中國畫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終身名譽院長,中國當代畫派聯(lián)誼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畫院趙華勝工作室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遼寧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遼寧省政協(xié)第六、七、八、九屆委員,『關東畫派』領軍人及代表性畫家。
唐昆(以下簡稱“唐”):在近半個世紀的歷程中,您一直以畫筆為祖國謳歌、為時代代言,究竟是一種什么力量在支撐您的此類創(chuàng)作,并且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初心在創(chuàng)作?
趙華勝(以下簡稱“趙”):我從1955年入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60多年了,當時才16歲,初中畢業(yè)后考入東北魯藝附中。我從事這樣的創(chuàng)作與魯藝的變遷也有很大的關系,當時,延安魯藝已經(jīng)從延安遷到哈爾濱,變成了東北魯藝。當時的學校主要是為了戰(zhàn)爭服務,負責演出、宣傳等事宜,分為文學部、戲劇部、美術部、音樂部等。后來東北魯藝搬到沈陽后一分為四,美術部成立為東北美術??茖W校。當時的教學是借鑒蘇聯(lián)的教學方法,由于條件所限,學校還達不到學院的規(guī)模,學生多在鞍鋼等地從事《鞍鋼畫報》等編輯工作,一般兩到三年后就開始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開設附中教學。我考附中是因為家窮,也不是什么書香門第,在母親的支持下喜歡畫畫、臨摹小兒書等,都為以后走上繪畫之路奠定了基礎。后來經(jīng)過考試有幸考入附中(4年制)、本科(5年),在校期間成績優(yōu)秀,經(jīng)常獲得特等獎學金并有幸受教于王盛烈、王緒陽等老師,給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讀本科期間我就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畢業(yè)后我留校任教,任職遼寧畫院院長等經(jīng)歷都是在黨的恩惠下成長起來的,所以,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祖國謳歌,用自己的畫筆記錄這個時代,這也是我一直創(chuàng)作這樣題材的初心也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唐:貫穿您的作品中的主題更多的是大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歷史事件,您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繪畫作品的藝術功用在哪里?
《電纜工人攻尖端》中國畫組畫之5《成功了》該作品于1961年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電纜工人攻尖端》中國畫組畫之2《說干就干》
正義的勝利 348.6cm×825cm 紙本設色 2000年
讓洼塘變富倉 紙本設色 1960年
趙:在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這期間以工農(nóng)題材特別是重工業(yè)題材為主,《白手起家》《電纜工人攻尖端》等都是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當時反應重工業(yè)題材的國畫作品還是一個空白,我抱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態(tài)攻下了這關并一直延續(xù)了十年左右。第二階段,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我集中畫了一套反映東北抗聯(lián)的愛國主義軍事題材作品《中華兒女》。我當時三上長白山,兩上興安嶺,大量收集東北抗聯(lián)的素材創(chuàng)作了這一系列作品。之后又去長征路上走了三個月,完成了大型連環(huán)畫《偉大的歷程》《趙一曼》,受到了文化部的專項獎勵,這十年重點畫的是革命題材的繪畫。第三個階段,1989年以后,從辛亥革命開始,逐步完成了《民國風云》,以后陸續(xù)地畫完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改革開放”后又添加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第四個階段就是我受聘于中國國家畫院,從事大型的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一直到現(xiàn)在。
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在人物畫里要攻尖端,與古代人物畫題材相比,現(xiàn)代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要更難,在現(xiàn)代的題材中工業(yè)題材難,革命歷史題材更難,最終表現(xiàn)就是對于革命領袖人物的刻畫。要從這些領袖人物中畫出意境和典型性格來,要有代表性,這本身就是一個難題。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政治題材的美術創(chuàng)作被忽略了,我覺得我有責任去填補這個空白。老一輩畫家年紀大了,青年一代剛起來,對于歷史特別是當時的領袖人物的了解都不太深,如果不及時的去刻畫,就等于沒有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這是我一直堅持的創(chuàng)作初衷。
唐:您覺得作為一位畫家除了具有一流的專業(yè)技藝之外,在人格氣質上還要具備哪些要素?
東北娃 118.4cm×67.3cm 紙本設色 1976 年
轉戰(zhàn)190cm×480cm 紙本設色 1983年
轉戰(zhàn)190cm×480cm 紙本設色 1983年
1955年16歲的趙華勝考入東北美專附中
1956年趙華勝與一起創(chuàng)作《白手起家》的東北美專附中老同學于敦厚在一起
1972年在鞍鋼體驗生活
1960年與同學們集體合作
趙華勝青年時期的朋友,堪稱“歲寒三友”左為中醫(yī)師王雙印,中為影視專家高廷倫,右為美術家趙華勝
1960年趙夢朱教授指導國畫系學生創(chuàng)作《電纜工人攻尖端》組畫(中為趙夢朱和趙華勝)
1962年魯迅美術學院學生黨支部的中共黨員,自左至右:李澤浩、陳佩玉、趙華勝、周玉瑋、戴成有
趙華勝在東北美專附中一年級寫生作品《瓶花》 1955年
白描寫生 1961年
趙:最近我有一本要出版的書《大美之門—主題性繪畫構圖規(guī)律研究》中就講到了幾個觀點:作為一位藝術家,第一要善良,有善心,只是最本質的,不然就不能夠理解美的存在。悲,是美;慘,是美;敗,是美;勝,也是美。美的形式有很多,藝術家要分辨出什么是美。第二,要心向人民,也就是老百姓。老百姓心里裝的是這塊黑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這也是畫家的職責所在。第三,要有悟性,要善于接納。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態(tài),這是對生活的敏感。第四,要有大愛。愛國家、愛民族、愛事業(yè),這是大愛。這是需要犧牲的,必須把小愛、小家庭與藝術愛好結合起來,這是很困難的?,F(xiàn)在的畫家多缺少這點,在題材的選擇等都把握不準。我這些年的創(chuàng)作都是有題材性選擇的,并不是所有的題材都會涉及,再難也要啃,也就是說要有使命感和責任心,這是離不開的。只有這樣的畫家才能長期的被人民所認同,大愛包括奉獻、對時代的熱愛、個人立腳點,不忘初心、牢記初心。
唐:作為一位中國畫家,在藝術形式的探索中,您是如何處理傳統(tǒng)技法與西方技法的結合?
趙華勝附中二年級《自畫像》 1956年
1963年趙華勝給張啟仁畫的像
趙:在我的繪畫中,我雖然是從西方的繪畫學起,但是我是把傳統(tǒng)的技法作為我的根來不斷的吸收的—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融合西方的繪畫技法。融合,是必須的方法,是與時俱進,這本身就是東西方的結合。以前我們比較抵制,經(jīng)過我們的實踐之后,西方的藝術思想、技巧、派別理論是值得吸納的,只要是對我們有利的,就應該值得學習。比如抽象主義、表現(xiàn)主義、印象主義、現(xiàn)實主義等都是可以拿來學習,但必須是有用的拿來,等你用上了就知道是好的了,這是科學發(fā)展的自然選擇。就像現(xiàn)實主義,它是一種體系,包容了所有的方法、風格,不要把現(xiàn)實主義簡單劃為寫實主義,我也曾專門寫文章來談這個事情,寫實主義只是現(xiàn)實主義的一個方法,不能降低現(xiàn)實主義崇高的追求、歷史貢獻和任務,更不能與自然主義等同。
西方的東西是需要接納的,但要為我所用、為我所融、為我所畫,要有發(fā)展的眼光?,F(xiàn)在時代好了、視野開闊了、選擇自由了,我們這一代畫家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年輕人,把我們的缺點和不足告訴他們,不要怕丟人,把我們想要探索的都告訴他們,讓他們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