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鴻
摘要:本文通過在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中,添加聚合物與有機硅樹脂,以此作為交聯(lián)劑,并選用氫氧化鋁作為阻燃填料,增加鉑乙烯基配合物作為催化劑,選擇氮化硼與空心玻璃微珠作為輔助,最終實現(xiàn)輕量化灌封膠的制備。本文主要對此灌封膠制備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了灌封膠性能的影響因素,即氮化硼、鉑乙烯基配合物、空心玻璃珠等。結(jié)果表明,在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為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為16份,氫氧化鋁為120份,氮化硼為30份,有機硅樹脂為5份,空心玻璃微珠為45份,鉑乙烯基配合物為1.5份時,所得基于汽車鋰電池的輕量化灌封膠的整體性能處于最佳狀態(tài)。
關鍵詞:汽車;鋰電池;輕量化;灌封膠;性能
中圖分類號:TQ436+.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22(2019)05-0039-04
1引言
鋰電池以其自身獨特優(yōu)勢作用,即電壓高、能量密度高、循環(huán)壽命長、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備受社會各界積極關注,而所謂高壓動力電池得以在新能源汽車中實現(xiàn)了廣泛應用。但是現(xiàn)階段,新能源汽車低壓供電電源依舊沿用傳統(tǒng)燃油車鉛酸蓄電池機制,但由于其能量密度過低,使得蓄電池太過笨重。對此,為延長汽車續(xù)駛里程,電動汽車輕量化成為了新能源汽車技術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2汽車鋰電池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
在汽車電池板中,包含許多鋰電池構(gòu)成的單體電池包,以此構(gòu)成電池組,然后由電池組組成電池板。在高速運轉(zhuǎn)狀態(tài)下,汽車顛簸,電池內(nèi)部嚴重搖晃,而且電池運作過程中,會釋放出過多熱量,因此,灌封膠的應用必須切實解決電池之間相互連接與散熱等問題,這就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減震性、粘接性、絕緣性、阻燃性等等。因此,引進高導熱、高阻燃有機硅灌封膠勢在必行。灌封膠具備許多極性官能團,可以實現(xiàn)和電池外殼塑料、鋁件表層極性基團之間的有機交互,以此充分發(fā)揮粘接與穩(wěn)固等優(yōu)勢作用。而且在灌封膠固化之后,彈性較好,能夠起到較好的減震作用。此外,灌封膠中添加導熱與阻燃劑,可以強化其導熱性與阻燃性,進而實現(xiàn)電池與電芯良好散熱,有效改善電池運轉(zhuǎn)溫度。
3實驗準備
3.1原料
選用黏度為200MPa·s、揮發(fā)分在0.5%以內(nèi)的自制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黏度為50MPa·s,揮發(fā)分在0.5%以內(nèi),由道康寧投資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活性氫的質(zhì)量為0.35%,由山東大易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有機硅數(shù)值;由上海維沃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3000×10-6鉑乙烯基配合物;粒徑為6um,以佛山華雅超微粉體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氫氧化鋁;粒徑為30um,以秦皇島一諾高新材料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氮化硼;粒徑為50um,密度為0.6g/cm3,由鄭州圣萊特空心微珠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空心玻璃珠。
3.2灌封膠制備
在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為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為16份,氫氧化鋁為120份,氮化硼為10~40份,放置到攪拌機中分散脫水,時間控制在1h左右,冷卻到40℃以內(nèi)。然后再從中添加有機硅樹脂5份,進行分散脫水,時間控制在15min左右。隨后增添空心玻璃微珠為0-50份,鉑乙烯基配合物為0.5-1.8份,進行真空脫泡,時間控制在10min左右,便可以制得灌封膠。
3.3性能測試
根據(jù)標準GB/T10247-2008進行黏度測試,根據(jù)標準AST-MD5470-2006進行熱導率測試,根據(jù)標準GB/T4472-2011進行密度測試,根據(jù)標準GB8410-2006進行阻燃性測試。
4實驗結(jié)果分析
4.1空心玻璃微珠的影響
在灌封膠性能中空心玻璃微珠的影響結(jié)果具體如表1所示。在熱導率與密度中空心玻璃微珠的影響具體如圖1與圖2所示。
從上可知,在空心玻璃微珠使用量逐漸增多的趨勢下,灌封膠的熱導率與密度都呈現(xiàn)下降狀態(tài)。這主要是由于空心玻璃微珠在通過特殊處理之后,密度相對較低,而且添加少許時,灌封膠的熱導率下降并不顯著。而且空心玻璃微珠不是絕對性的不導熱,只是是以聲子傳導為主要導熱方式。在空心玻璃微珠未全面阻擋導熱通道時,灌封膠的熱導率只稍許下降。而且在輕量化實踐中,目前已經(jīng)有公司采取添加玻璃微珠的方式進行灌封膠密度降低,基于此也未對熱導率造成影響。通過對灌封膠的熱導率與密度進行充分考慮,實驗選擇45份空心玻璃微珠。
4.2氮化硼的影響
最常見的導熱絕緣填料主要有兩大類,即金屬氧化物與氮化物。其中,金屬氧化物的熱導率大約在30W/m·K,熱導率偏低。所以,利用金屬氧化物的時候,需要增加填充量,但是密度相對偏高,會造成灌封膠密度提高,難以滿足鋰電池輕量化灌封膠的多元化要求。而氮化硼熱導率大約在79W/m·K,比金屬氧化物高出2-3倍,而且密度低,大約在2.19g/c-3m,能夠更大程度上滿足鋰電池輕量化灌封膠使用需要。氮化硼的影響具體如表2所示。
在黏度、熱導率與密度中氮化硼的影響具體如圖3、圖4與圖5所示。
從上可知,在氮化硼使用量不斷增多的趨勢下,灌封膠的黏度、熱導率與密度等都會呈現(xiàn)上升狀態(tài)。這主要是由于氮化硼比表面積比較大,觸變性也比較大,所以會對納米級產(chǎn)品的流動性造成直接性影響。而且阻燃性實驗研究結(jié)果說明,在添加30份氮化硼的時候,灌封膠熱導率能夠達到預期目標,黏度也偏小,但是灌封膠密度卻偏大,幾乎能夠達到1.31g/cm3。
4.3鉑乙烯基配合物的影響
作為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主要輔助材料,阻燃劑能夠有效防止材料燃燒,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火勢蔓延,促使合成材料的難燃性、自熄性、消煙性等顯著提升。其中,有機阻燃劑中含有多量硫、氮等元素,容易影響液體型硅橡膠的制備。而經(jīng)常使用的阻燃劑,即氫氧化鎂與氫氧化鋁等,極易對灌封膠密度造成影響,所以,不能過量添加。因此,選擇鉑乙烯基配合物,充分發(fā)揮其阻燃性良好,效果突出,密度偏低等優(yōu)勢性,在有機硅材料中廣泛推廣應用。但是,由于成本高,所以也并不常用。鉑乙烯基配合物的性能影響具體表3所示。
從上可知,在鉑乙烯基配合物的用量在1.5份的時候,灌封膠阻燃性能夠滿足鋰電池的需求,盡管成本較高,但是處于可以接受的范圍。
4.4在電池包溫度中灌封膠的影響
處于26℃環(huán)境下時,把灌封膠儲存到中心點存在溫度探頭的鋰電池包內(nèi),通電以此對溫度進行測試,處于相同條件下,沒有灌封膠的電池包為空白狀態(tài),以此對電池包溫度中灌封膠的影響作用,具體如表4所示。
從上可知,在運轉(zhuǎn)1h之后,使用輕量化灌封膠的電池包溫度在51℃,低于原電池包大約6℃。這就說明在電池包中添加輕量化灌封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鋰電池續(xù)航能力、壽命以及安全性。
5結(jié)論
總之,本文通過在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中,添加聚合物與有機硅樹脂,以此作為交聯(lián)劑,并選用氫氧化鋁作為阻燃填料,增加鉑乙烯基配合物作為催化劑,選擇氮化硼與空心玻璃微珠作為輔助,最終實現(xiàn)輕量化灌封膠的制備。結(jié)果表明,在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為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為16份,氫氧化鋁為120份,氮化硼為30份,有機硅樹脂為5份,空心玻璃微珠為45份,鉑乙烯基配合物為1.5份時,所得基于汽車鋰電池的輕量化灌封膠的整體性能處于最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