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冬,莊汝杰,程 輝,李 蕾
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是足部常見損傷,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是Lawrence and Botte骨折3區(qū)分型法[1]。對于Ⅱ、Ⅲ區(qū)骨折推薦手術治療,而對于I區(qū)骨折治療方式有很大的爭論,主要在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以及內固定方式的選擇。目前缺乏關于手術治療方式與非手術治療的結果報道。本研究旨在通過比較分析空心螺釘經雙皮質固定與非手術治療在第5跖骨基底部(I區(qū))骨折中的療效,為其提供更可靠的治療方式。
2016年2月—2017年6月,陜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30例第5跖骨基底部I區(qū)骨折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18~63歲,平均31.87歲,左足14例,右足16例。30例患者30處骨折。按照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組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手術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手術組由同一位高年資骨科醫(yī)師完成手術,傷后平均2~7d實施切開復位空心螺釘雙皮質內固定術。納入標準:急性閉合性第5跖骨基底部Ⅰ區(qū)骨折。 排除標準:第5跖骨基底部Ⅱ、Ⅲ區(qū)骨折;兒童骨折;開放性骨折;伴有其他足踝部損傷。本研究經陜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并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屬同意。
非手術組:采用短腿石膏托將足固定于中立位2周,隨后在2~4周負重前更換為短腿管型石膏。石膏固定期間鼓勵患者進行髖、膝關節(jié)活動,預防下肢肌萎縮及深靜脈血栓。4~8周復查X線片檢查骨折愈合及患者耐受情況,開始部分負重逐漸完全負重,部分負重前拆除石膏。
手術組: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臥位,患側髖部墊軟墊,使患肢處于內旋位,術中使用氣壓止血帶,取第5跖骨外側入路,于第5跖骨粗隆部平行第5跖骨干外緣作長約2cm縱形切口,逐層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注意保護血管及腓腸神經,顯露骨折斷端,將足置于中立位,直視下復位骨折斷端,復位鉗臨時固定。取導針于第5跖骨粗隆部,穿過骨折線經過對側骨皮質,透視足正、斜位,見骨折復位良好,選取直徑3.0~3.5mm的空心螺釘,沿導針方向置入,再次透視見骨折復位良好,螺釘穿過對側骨皮質2mm,拔除導針松止血帶,沖洗止血后縫合切口。
手術后康復:給予短腿石膏托外固定2周,術后3d鼓勵患者非負重下扶雙拐下地活動,2周后拆除石膏托,術后3~4周單拐保護下開始部分負重,根據(jù)患者耐受程度及X線片檢查骨折愈合情況,逐漸完全負重行走,術后6~14個月取出空心螺釘。
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及12個月VAS評分,6、12個月時功能恢復情況,功能恢復采用美國骨科足踝協(xié)會(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評分標準評定,共計100分,其中優(yōu)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其他指標包括骨折愈合時間、完全負重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如感染、骨折畸形、延遲愈合、不愈合、再骨折及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
30例患者中非手術組1例畸形愈合,其余29例均Ⅰ期愈合,兩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00>0.05),12個月手術組VAS評分明顯低于非手術組(P=0.001<0.05);AOFAS評分術后6個月手術組優(yōu)于非手術組(P=0.003<0.05),而術后12個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24<0.05);手術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非手術組(P=0.002<0.05),完全負重時間早于非手術組(P=0.003<0.05)。手術組16例患者未發(fā)生感染、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足部畸形等并發(fā)癥,無皮膚激惹癥狀,術后平均8.3個月(6~14個月)取出空心螺釘,未發(fā)生再次骨折(表1)。典型病例見圖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相關指標比較
圖1患者男性,40歲,行走時扭傷右足。a.術前斜位X線片見第5跖骨基底部I區(qū)骨折;b.術前CT示第5跖骨基底部I區(qū)骨折;c.術后正位X線片,3mm的空心螺釘經雙皮質固定,螺釘出對側皮質約2mm;d.術后12個月正位X線片
跖骨骨折是足部常見的損傷,其中約70%涉及第5跖骨,而第5跖骨的解剖特點使得約80%的骨折發(fā)生于近端,特別是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2]。第5跖骨解剖有以下特點:(1)骨性結構:第5跖骨是足外側柱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外側縱弓、橫弓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中足應力傳導、負重緩沖以及側方平衡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4、5跖骨與骰骨形成跖骰關節(jié),參與協(xié)調前中足的扭轉活動,其活動度是第1跖楔關節(jié)的3倍。因此第5跖骨所承受的主要應力為負重、扭轉,同時維持中足的穩(wěn)定性。(2)軟組織結構:第5跖骨基底部有3條肌腱附著,分別為第3腓骨肌附著于背側、腓骨短肌止于粗隆部背外側、跖筋膜外側束止于跖骨近端尖部。三者對于Ⅰ區(qū)骨折折塊可產生持續(xù)性牽拉作用,引起骨折塊復位困難,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3)血液循環(huán):第5跖骨基底部的血供大多來源于周圍的滋養(yǎng)動脈,基底部骨折后,周圍肌腱牽拉與血管損傷因素,易導致骨折端血循環(huán)差而引起愈合相關并發(fā)癥。
第5跖骨基底部Ⅰ 區(qū)骨折其致傷機制可分為兩方面:(1)間接暴力,由于后足強力內翻,重心轉移到外側跖骨,導致腓骨短肌肌腱異常緊張,使第5跖骨基底部撕脫,骨折塊向外后方移位,若在此基礎上合并前中足跖屈暴力,則可引起關節(jié)面骨折。(2)直接暴力作用于第 5 跖骨基地部也可以導致此類撕脫骨折,且常合并跖跗關節(jié)損傷[3]。第5跖骨基底部1區(qū)骨折多由于前足受到內翻內收暴力時肌腱牽拉,其中跖腱膜外側束牽拉引起的骨折移位的概率低,而腓骨短肌腱牽拉引起的骨折其移位的概率較高[4-5]。
第5跖骨I區(qū)骨折非手術治療有多種方式,包括彈力繃帶固定、膝下短腿石膏固定、矯形支具固定、行走靴固定,其平均愈合時間約21周[5]。盡管有專家報道非手術治療可取得較高滿意率,但存在康復期延長、骨折延遲愈合、跖趾關節(jié)炎等并發(fā)癥[6]。手術應盡可能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加速骨折愈合及康復,減少非手術治療的并發(fā)癥。Heineck等[7]提出第5跖骨基底部I區(qū)骨折的手術適應證:(1)骨折移位>2mm;(2)累及第5跖骨遠端-骰骨關節(jié)面>30%;(3)延遲愈合或不愈合;(4)活動較大或運動員等對早期活動有期待者。Wu等[8]將41例第5跖骨基底部I區(qū)骨折分為手術組21例和非手術組20例,發(fā)現(xiàn)術后6個月AOFAS評分手術組優(yōu)于非手術組,手術組完全負重及重返工作崗位時間比非手術組時間縮短。Bigsby等[9]統(tǒng)計117例第5跖骨骨折非手術治療的患者(62例撕脫性骨折,26 例Jones骨折,29例橫行骨折),分別在骨折治療后1、4及12個月評估,經非手術治療后,1個月內約80%的患者存在持續(xù)性疼痛及功能限制,1年隨訪周期內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緩解及功能改善,但仍有25%~33%的患者治療1年后仍感疼痛,以及1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本研究非手術治療組1例畸形愈合青年患者,疼痛耐受性高早期活動量大,由于石膏固定穩(wěn)定性有限,最終導致石膏松動骨折移位,患者6個月時仍感足部疼痛不適,給予止痛對癥治療后緩解,1年時殘留部分疼痛不適。30例患者手術組與非手術組治療后1個月VAS評分無明顯差異,12個月手術組VAS評分低于非手術組,足功能恢復情況6個月時手術組優(yōu)于非手術組,骨折愈合時間、完全負重時間均早于非手術組,手術組無明顯并發(fā)癥,正如Bigsby等[9]報道對于疼痛及足功能恢復情況手術組優(yōu)于非手術組。由此可見對于第5跖骨基底部Ⅰ區(qū)骨折患者,手術治療對于疼痛緩解、足功能恢復優(yōu)于非手術治療,且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
目前有多種手術內固定技術在治療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有多種內固定材料可選擇如:克氏針張力帶、騎縫釘、鋼板、實心釘、空心螺釘?shù)?。每種內固定材料有不同的固定方式,各有其優(yōu)勢及缺點。雖然目前還沒有最佳的外科治療方式,但手術治療應該具有堅強的內固定可以抵抗張力、扭轉力[4]。Vertullo等[10]認為單皮質螺釘固定第5跖骨近端骨折對骨折塊仍然缺乏更加有效的抗旋轉、扭轉的阻力,對近端的張力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同時單皮質螺釘無法應用于骨折塊較小甚至多個骨折塊的病例,單皮質螺釘固定仍然存在退釘風險。Mahajan等[11]對23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Ⅰ區(qū)(6例)和Ⅱ區(qū)(17例)的骨折進行雙皮質空心質螺釘固定,平均愈合時間為6.3周(4~10周),AOFAS評分為94(90~99)分,其認為雙皮質螺釘固定更穩(wěn)定,允許引力負載分散到更大皮質表面積,同時具有更大的彈性模量。
本文分析雙皮質空心螺釘雙皮質固定在治療第5跖骨基底部Ⅰ區(qū)骨折的療效,發(fā)現(xiàn)空心螺釘雙皮質固定有以下優(yōu)勢:(1)固定穩(wěn)定,螺釘把持力度強,能有效緩解早期患者的疼痛、并能進行早期的康復訓練,有助于改善足部的功能;(2)抗張力及扭轉力,允許引力負載分散到更大的皮質表面積促進骨折愈合,較大彈性模量適應早期活動康復;(3)小切口,避免經皮操作損傷腓腸神經的背側支和外側支,由于50%的腓腸神經的背外側支在第5跖骨基底部2mm之內,因此經皮操作很容易損傷。目前已有文獻報道張力帶與髓內固定存在神經麻痹風險[12-13]。
本研究不足:(1)樣本量相對有限;(2)缺乏多種內固定技術比較;(3)沒有分析相關潛在因素如骨密度、糖尿病、吸煙等;(4)末次隨訪后沒有對有足部不適癥狀的患者進行長期觀察。
總之,空心螺釘雙皮質固定在治療第5跖骨基底部Ⅰ區(qū)骨折中是一種合理、有效的方法,可以早期進行康復功能鍛煉,縮短骨折愈合時間,而且相關并發(fā)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