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在外在的文化形式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教風、班風和學風的總和,直接影響著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班級文化的構成是多元的,包括教師的布置、班級制度的建立、班級人際關系、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等。對于一個風清氣正的班級文化的形成班主任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其還需要以班級活動為載體,逐步形成影響每一個人進步的文化氛圍。
關鍵詞:班級文化;活動;明星
班級文化是在班級物質(zhì)和精神作用下,所有班級成員之間形成的特有觀念和行為的總和,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它代表著班級的形象,是班級成員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像教室的布置、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團隊意識和班級人際關系的培養(yǎng)等等都屬于班級文化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對學生有著積極的教育、激勵作用。一個集體的班風和學風就是班級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下面我以我所帶的五(1)班為例,就如何打造班級文化談談我對班級文化建設的幾點看法。
一、 做好掌舵人
班主任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掌舵人,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良好班風的形成與學生是否接納、喜歡這個班主任有關。只有班主任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換來學生的信任和支持。
(一) 用愛感染學生
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愛。教師學會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對學生多一份尊重。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被愛的感覺,他才能從心里真正地接受教育。
(二) 用行動引導學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毙W生善于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不自覺中影響著學生。因此,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三) 用暗示影響學生
雅思貝爾斯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庇龅酱煺畚覀兪窃趺疵鎸Φ??受到委屈我們是如何處理的?情緒低落我們是怎么化解的?……我們作為班主任的種種行為,就是對學生耳濡墨染的影響。因此,我認為: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個傳播正能量的人,他才能培養(yǎng)出擁有積極心態(tài)的學生;其次,是一個善于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情緒穩(wěn)定的人更容易理解處理好事情;然后,班主任要用積極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給學生正面的暗示,比如:我每天早上會帶領學生說出:“我今天心情很好,我會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等等諸如此類激勵自己的話語,讓學生充滿自信。
二、 做到兩“重視”
(一) 重視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是班級德育教育的載體,是教育學生的有效形式。單純的說教往往會適得其反,而主題班會目標導向明確,以“情境和活動”為中心,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在帶班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特征的主題召開班會。比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我召開以“祖國,我愛您”為主題的班會,從國的由來、為何要愛國、祖國的歷史文化與成就、怎樣愛國等方面,通過欣賞體現(xiàn)國家發(fā)展的圖片、收集相關資料、愛國知識競賽等形式進行愛國教育,學生的愛國熱情明顯高漲。在我市“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之際,我召開“創(chuàng)文明城市,做文明學生”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全國文明城市”這個稱號的意義,以小品、兒歌、相聲等形式,讓學生明白文明城市靠大家來維護,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從此,教室里亂丟垃圾的現(xiàn)象明顯少了,我還開展了以歡慶“元旦”“教師節(jié)”“中秋節(jié)”“緬懷先烈”“我是巧巧手”“感恩”等為主題的班會。每一次的活動,學生都有收獲,都有發(fā)展,這使得班風更正。
(二) 重視集體活動
校園生活離不開各種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使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的個性、興趣、才能等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在集體活動中,學生的責任感、集體榮譽感、集體的凝聚力才會增強。我是從三年級開始接手這個班的,第一次參加學校集體活動是一次經(jīng)典詩文誦讀比賽,為了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上臺,我設計了一個全班都參與的大型誦讀活動,可是很多同學只是盲目跟讀,沒有絲毫感情。后來,我對比了很多誦讀節(jié)目,打破傳統(tǒng)的誦讀方式,將原本枯燥的內(nèi)容用富有童趣的方式吟唱出來,然后不斷地示范、不厭其煩地糾正,學生被打動了,積極性也被調(diào)動了起來,沒有人喊累,所有的課間、活動課都被我們用來練節(jié)目,也沒有人抱怨。比賽的結(jié)果是:我們不但得了年級組第一名,還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績。當時,學生的情緒非常激動,有的同學還流出了淚水?;氐浇淌?,我立刻對大家提出表揚和鼓勵,和他們一起瘋笑過后,又對比賽時的不足做了分析,就這樣,學生嘗到了成功的甜頭,有了第一張獎狀,就有了第二張、第三張……“六一文藝匯演”“隊列隊形比賽”“廣播操比賽”“知識競賽”我們都是年級組第一。以后的活動,不用我去鼓勵、游說,孩子們的情緒比我還高漲,我只需要做好策劃指導、規(guī)范糾正。從開始的“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到以后的“老師,您放心吧!”這就是一種質(zhì)的飛躍。因此,我認為班主任重視每一項活動,并積極參與進來,是提高班級凝聚力的措施之一。
三、 打好“明星”牌
學生追星雖然不能倡導,但是,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利用學生的追星心理。在我們班,最初我們設立了“學習之星”“文明之星”“勞動之星”等等,每周評選一次,但是收效甚微。后來,我們反其道而行,設立了“不文明之星”“違反紀律之星”“不講衛(wèi)生之星”等等,并規(guī)定:如果連續(xù)出現(xiàn)三次違紀現(xiàn)象就上新的明星榜。學生都愛面子、自尊心強,誰都不愿上榜,慢慢地不文明現(xiàn)象少了,班里的衛(wèi)生、紀律都有了好轉(zhuǎn)。接著我趁熱打鐵,在班里樹立“一周一標兵”。比如:我們班有一位腿腳殘疾的女同學,走路非常不方便,可她學習、品行樣樣不差,愛勞動、關心集體、責任心強。我們組織學生辦以“向某某同學學習”為主題的手抄報、召開“說說某某同學的感人事跡”為主題的班會等,這既增強了這位同學積極面對挫折的勇氣,又為全班同學樹立了榜樣。
總之,我認為,班級文化的打造,既要有精心的教室布置,更要有精神的關懷。我們只要有意識地利用班級文化具有的潛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點,采取滲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貫穿于整個文化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我相信我們的班級會更和諧,我們的學校也會更和諧。
作者簡介:
霍淑艷,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