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旺
[關 ?鍵 ?詞]雕刻;文化;藝術形式
一、從《博古圖》和《村醫(yī)圖》談繪畫空間穿插
繪畫當中的空間穿插是美術中的一種基礎技巧,造型藝術和玉雕創(chuàng)作的結合有利于促進玉雕藝術展現(xiàn)出新的生機和活力[1]。宋代的《博古圖》就是空間穿插的一個典范。畫中空間的運用是通過遠近呼應來呈現(xiàn)的。首先要確定一幅畫的中心點,以《博古圖》為例,中心點在博古的花瓶之間,圍繞桌子布局人物。如果畫中人物堆砌一起,整體畫面顯得特別滿。因此要用到空間和人物的安排技巧。通俗來講要三三兩兩排列,不要按橫列或縱列安排。這幅畫的左邊共有五個人物,但是朝向、動作和表情都不一致,低頭的兩個人是在看桌子上的東西,后面有個人是在看一個罐子,兩個侍女是在說話,這是最近的部分。桌子后面安排了兩個人物,如果沒有最右邊背對觀眾的人物,這幅畫就感覺右邊有些輕了。這樣既能讓整幅畫不至于太死板,所有的人物不至于太雷同,又會讓整幅畫更加生動。至于畫中的松樹和上面煮茶的小童也是不可或缺的,沒有這些點綴將顯得畫的上半部分很空曠,加上之后不僅能讓整幅畫變得豐滿,也能體現(xiàn)出眾人在山林中賞玩博古花瓶的清雅意境。
再看宋代的《村醫(yī)圖》的空間穿插,它的表現(xiàn)形式猛地一看就是一個橫向排列。如果是一幅長軸的畫,這么排列顯然就會特別單薄,沒有氣勢,整個空間就會顯得特別空曠。畫中前邊四個人橫向排列,但是細看他們卻不在一個橫向的平面上,下面拿膏藥的小童的位置就稍微靠下一點,這就是一種空間的運用了。如果把后邊兩個人去掉,感覺總是缺了點什么。這點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尤其是大型題材的創(chuàng)作中,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說了這么多,其實唯一的中心點就是你的作品的構圖首先要讓人覺得舒服,其次是讓人覺得美。
二、玉雕作品中氣勢的體現(xiàn)
松石雕刻是玉雕門類的一個品種,筆者近幾年一直在做松石的作品,下面就以筆者的作品為例和大家講一講玉雕作品中的氣勢。
金剛手菩薩是單個人物的處理方式。藏傳佛教的題材是有造像儀軌的,有很多夸張比例在里面。將人物做得很飽滿,從后邊推出深度,再加以留白,這樣就會凸顯人物氣勢及動態(tài)。這件作品整個身體的最高點,除了這只手之外就是肚子,人物整體前傾讓人覺得非常有氣勢。
再從坐著的作品中看氣勢的體現(xiàn),黃財神用粗線條勾勒的身軀,加上細膩線條的風帶,這樣對比讓人物粗獷又不失細膩。讓人物坐的敦實要對下半部分著重處理。下部沒有鏤空,整個線條粗獷。黃財神身體扭曲,顯得下邊很穩(wěn)。如果上邊風帶不做靈巧處理的話,整個作品就顯得粗糙。人物的兩只腳靠前頭靠后,這樣前后關系也能表現(xiàn)出來了。人物坐得穩(wěn)如泰山,整個氣勢也就出來了。
小型的微雕作品借鑒了宋徽宗《聽琴圖》的處理方式。如果按照人物比例再加一個小童子不好處理,因此在畫面的最右側(cè)添了一棵小樹,樹下兩個人不在一個平面上。下邊是一個很穩(wěn)的山體,對右邊這棵小樹也做了鏤空處理。
最后一件是我去年天工獎獲獎的作品《華嚴盛會》。作品與佛教的壁畫還有一些宋代繪畫的處理方式有相似的地方。首先料子很圓,為了體現(xiàn)空間感,要把主體人物往后推到中間位置,讓人物環(huán)繞著他呈現(xiàn)空間感。作品的主體是釋迦牟尼佛,后邊有規(guī)律地排列了六個菩薩,佛像背光后面四大天王的處理借鑒了宋代繪畫,有歪著頭互相說話的,有沉思參禪的,互相呼應,整件作品就生動了。下方的這六個人物,釋迦牟尼正對面的下方是問道菩薩,運用了在宋畫當中經(jīng)常會運用到的背向觀眾的處理手法,包括在佛教題材的石窟當中很有名的大足石刻,這個菩薩就是在學習大足石刻的雕刻手法。在主體人物的背光處理上用簡單的火焰紋即可。
在作畫時主體要有規(guī)律,在有規(guī)律中穿插不規(guī)律的人物。比如說后邊十八羅漢的處理。在人物的處理方式上,如果是群體的人物,就三個一伙,兩個一堆,讓他們之間有呼應,這樣整個布局就會顯得很生動。
以上是筆者在雕刻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心得。因為是家傳手藝,可能和大家所知的有一些出入,用雕刻中的空間,把作品的“勢”體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王新慧,王娜.造型藝術風格視角下的玉雕創(chuàng)作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9):49.
作者簡介:李金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