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靖霞
(彰武縣東六家子鎮(zhèn)農(nóng)科農(nóng)機站 123211)
辣椒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C、蛋白質、胡蘿卜素、鐵、磷、鈣等多種成分。干辣椒所含辛辣成分為辣椒堿、二氫辣椒堿、降二氫辣椒堿、高辣椒堿、高二氫辣椒堿等;色素為隱黃素、辣椒紅素、微量辣椒玉紅素、胡蘿卜素;尚含維生素C、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
干辣椒味辛,溫;入心、脾二經(jīng)。溫中散寒,健胃消食。用于胃寒疼痛,胃腸脹氣,消化不良;外用治凍瘡,風濕痛,腰肌痛。辣椒所含辣椒酊或辣椒堿,內服可作健胃劑,有促進食欲、改善消化的作用。辣椒具有強烈的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可以改善怕冷、凍傷、血管性頭痛等癥狀。
干辣椒是紅辣椒經(jīng)過干制而成的辣椒產(chǎn)品。它的特點是含水量低、適合長期保藏,但未密封包裝或含水量高的干辣椒容易霉變。干辣椒的吃法主要是作為調味料食用。
根據(jù)氣候條件,土壤質地及供肥狀況等條件和國內外市場需求,選擇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品質好、豐產(chǎn)性強、產(chǎn)量高、抗病蟲害等優(yōu)良性狀的紅干椒系列辣椒品種。
育苗床土應提前30天準備好,選3年以上沒種過茄科作物,前茬沒用過2,4-D丁酯或阿特拉津除草劑的蔥、韭菜、蒜、玉米、高粱等地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用孔徑1厘米×1厘米篩子篩好后每立方米加優(yōu)質農(nóng)家肥30~40千克,磷酸二銨1千克混勻,保證苗期養(yǎng)分,也可適量加入爐灰渣,增強土壤通透性。另外每15千克營養(yǎng)土加50%多菌靈8克,配成藥土,防苗期立枯病、猝倒病。
紅干椒播種期以3月中旬為宜。在播前10~15天給苗床提溫。床土10厘米深處溫度穩(wěn)定通過15℃時,選擇晴天上午播種。
大椒每667平方米栽植,其育苗面積為10平方米,用種量為50克。大椒栽植密度一般在好肥地4000株/畝,平肥地5000株/畝,大椒種子千粒重在6~7克,50克大椒種子有7100~8300粒。單株幼苗營養(yǎng)面積為16平方厘米,10平方米可育辣椒苗6250株。
2.4.1 苗床溫度管理:種子發(fā)芽出土期,10厘米深土層溫度應達到22℃為宜,棚內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齊苗至二葉一心期棚內白天溫度保持在25~27℃,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二葉一心期至四片真葉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4~28℃,夜間溫度保持在15℃。
2.4.2 苗床水分管理:以保持苗床見干見濕為宜。
2.4.3 幼苗葉面噴肥:0.2%磷酸二氫鉀加0.2%尿素混合營養(yǎng)液或噴施寶一袋對水15千克葉面噴施即可。
2.4.4 光照管理:棚膜保持清潔透光,經(jīng)常去掉外膜上的覆土和碎草,及時抹去內膜上的水滴。
2.4.5 煉苗:定植前7天煉苗,以適應定植后的氣候條件。即從4月下旬開始,選擇晴天上午開始放頂風。從5月1日開始,選擇晴天上午加放低風,讓辣椒苗在定植前逐步接受露地環(huán)境的鍛煉,以便定植后縮短緩苗時間,盡快進入營養(yǎng)生長。
2.4.6 苗齡:時間苗齡為55~60天,生長苗齡為植株高18厘米,具有10~12片真葉。
選擇土壤肥沃,有灌、排水條件的地塊。最好三年內沒種過茄科作物。
按著大垅起臺作床整地,臺面寬70厘米,臺上小行距45厘米,大行距55厘米,結合合垅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優(yōu)質農(nóng)家肥5000千克,挪威海德魯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硫酸鉀型復合肥(12-11-15)50千克加捷克生產(chǎn)的銨鈣鎂20千克,或綠園貝有機鈣肥50~75千克,45%硫酸鉀復合肥15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鎂1千克。
紅干椒定植以5月上中旬為定植最佳時期。具體時間因當時氣候與環(huán)境條件而定,最低平均氣溫達到15℃以上,地下10厘米平均溫度穩(wěn)定通過10℃以上,此時定植最好。
按畝保苗株數(shù),采取膜上小行距45厘米,株距12.5~33.3厘米,膜上扎栽植穴,穴內澆足底水栽苗,栽植深度到子葉,做到根系舒展垂直,用濕潤土壤將栽植穴封嚴、封實。定植時以陰天或晴天下午為宜。
肥力高的土壤每畝以4000株為宜,即每平方米6株;肥力中等土壤每畝以5000株為宜,即每平方米8株。
4.1 定植后至現(xiàn)蕾前管理:以促為主,迅速提高植株營養(yǎng)體生長量,提早現(xiàn)蕾開花。定植后5~7天澆緩苗水,隔8~10天再灌一次輕穩(wěn)水,嚴禁大水漫灌,以晴天為宜,20天后,再灌一次定根水。
4.2 施肥:定植緩苗后,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0.2%尿素和適量噴施寶混合營養(yǎng)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并于6月中旬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鉀5千克。
4.3 植株調整
整枝可以促使果實個大,提高干鮮椒果品質等級檔次。去瘋枝(營養(yǎng)枝,水杈)。當?shù)谝淮畏种﹂_花時,要及時去掉花蕾。第一對分枝以下主莖的葉腋內長出的枝,與主莖的夾角小,生長迅速,影響主枝分枝和椒果的正常發(fā)育,要及時修去。方法是選晴天便于修后加速愈合,防止感染,抓早抓小,做到芽不過指,枝不過寸。發(fā)現(xiàn)瘋芽(枝)及時打掉。
4.4 田間管理重點
①爭取在6月末、7月初以前封垅。②植株達到紅干椒應具備的豐產(chǎn)田的長勢,再根據(jù)土壤肥力,保證合理種植密度的基礎上,植株應生長整齊一致。
株高在6月末、7月初達到70~80厘米。每株有效分枝5次以上,結果20~30個。紅干椒分枝開花是成倍增長形,即第一次分枝開一朵花,所結辣椒叫門椒,應摘除;第二次分枝開二朵花,所結辣椒叫對椒;第三次分枝開四朵花,所結辣椒叫四面斗椒;第四次分枝開八朵花,所結辣椒叫八面風椒;第五次分枝開十六朵花,所結辣椒叫滿天星椒;五次共結果31個,去掉一個門椒,還有30個椒。只要能保證這30個椒長大成熟,就能獲得豐產(chǎn)。單個干椒重6克。理論產(chǎn)量6克乘以20個椒乘以4000棵辣椒為480千克。
紅干椒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由于人為的或病、蟲害的影響造成缺苗,或者開花期受不良氣候影響,造成不能正常結果或落花落果,最終使實際產(chǎn)量比理論產(chǎn)量偏低。
辣椒田是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農(nóng)作物自身也有相當?shù)娜棠土脱a償能力。當食葉害蟲吃掉了部分葉片之后,被吃的葉片還可能在長大,臨近的其他葉片也會補償。當害蟲的數(shù)量未達到防治之前,不一定非施藥不可。至于田間雜草,只要尚未達到危及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程度,似乎也不必將其斬盡殺絕。田間除了農(nóng)作物之外,寸草不留、是蟲沒有是否一定對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形成有利也是值得探討的。
在辣椒病蟲草害的防治上,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注重發(fā)病前期的預防與發(fā)病初期的防治,應做到以農(nóng)業(yè)防治、生態(tài)防治為主,藥物防治為輔。
①炭疽病防治:在雨后暴曬、陰雨連綿的季節(jié),是炭疽病的發(fā)病期,可用印度進口炭疽純粉800~1000倍液、噴施寶一袋的混合液葉面噴施防治。②病毒病防治:噴施抗毒劑1號250克對水15千克/(畝)。
①蚜蟲:噴施象甲薊馬殺150毫升對水15千克/畝。②煙青蟲、玉米螟、棉鈴蟲:噴施5%氯氰菊酯20~30毫升對水15千克/畝。③地下害蟲:噴施50%辛硫磷乳油50克對水15千克/畝。
及時采收紅鮮椒銷售,使未成熟的大椒在有限的時間內,吸收全部養(yǎng)分,爭取全部成熟。3500克鮮椒出500克干椒。紅干椒在銷售時最好分級銷售,最好在早晨出售。
1級椒:大紅。果實完全成熟,紫紅色,果皮較厚,表現(xiàn)出本品種的典型性狀。2級椒:二紅。果實未完全成熟,鮮紅色,果皮較薄。3級椒:花皮。有黃色或黑色斑點的大紅和二紅。4級椒:青皮。果實上還有綠色的部分。這樣的椒不能售出,應及時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