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飛
[摘 要]思維導圖借助各種顏色和線條對相關知識點進行發(fā)散,知識點之間關聯(lián)性強,邏輯清晰,十分契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散學生思維,使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語篇教學、語音教學、詞匯教學等方面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使知識的串聯(lián)更緊密,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關鍵詞]英語教學;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06-0062-02
小學生無論是求知欲還是好奇心均較強烈,因此,英語教學須確保教學內容契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認知規(guī)律,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但有些教師仍舊沿用“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導致英語教學效果不佳。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英語教學,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擴展思維,為英語學習夯實基礎。
一、思維導圖概述
1.內涵及優(yōu)勢分析
思維導圖(Mind Map)以層級或者分類性質的信息組織為基礎,圍繞中心并依靠特點關聯(lián)來擴展分支,一般由圖形及關鍵詞等構成分支,同時借助色彩或者文字變化使思維呈現(xiàn)放射性,使結果可視化。此類導圖推動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融合,并借助圖畫及線條等呈現(xiàn)思維痕跡。繪制導圖時需借助各種顏色、線條,激活學生的思維。除了主要分支,二級分支及三級分支也連接到中心圖像,導圖層次極為清晰。大腦依靠聯(lián)想進行思維,所以此類導圖較易理解,有利于擴充知識量。
2. 借助思維導圖實施英語教學的意義
借助思維導圖教學,可使學生的理解及記憶得到強化,增強學習效率。思維導圖以邏輯能力為基礎設計,可確保左、右腦高效、協(xié)調運轉。傳統(tǒng)的筆記主要借助直線模式及邏輯模式進行思維,僅運用部分腦功能。思維導圖可將文中關鍵知識點等進行延伸,激活學生的視覺等感官,引導學生將注意力置于關鍵知識上,并對次要知識進行適當忽略,確保教師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二、借助思維導圖實施英語教學的應用策略
1. 從學生興趣出發(fā),借助思維導圖吸引注意力
圖像、顏色等相較于文字更有吸引力,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導圖依靠圖畫來吸引學生,引導學生思考。英語學習對學生而言相對枯燥,思維導圖能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促使學生通過思考及動手操作,對語言留下深刻印象。如教授單詞時,教師可在黑板上板書相應的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改善學生對語言的感知。
此外,教師還可借助思維導圖設計比賽或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由枯燥向輕松愉悅發(fā)展。如教學“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時,教師可列出“play”“drive”“eat”等動詞,組織學生結合語態(tài)利用這些動詞造句,并根據(jù)造句數(shù)量及準確率來確定冠軍。這類游戲可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2. 優(yōu)化學習策略,增強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英語教學以掌握學習策略和形成語言能力為宗旨,而思維導圖本質上是學習策略,可使英語學習更富意義,有利于建構系統(tǒng)的知識認知體系使教材內容更生動有趣,并確保課堂內容更為連貫與完整。如,教學《My classroom》單元時,教師可用思維導圖對班級人員、班級活動進行呈現(xiàn)。學完該單元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導圖對課文相應知識展開復述,加深對單元內容的理解,強化語言能力,同時培養(yǎng)借助思維導圖展開學習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借助樹形圖指導語法,如講解“Its time”的用法時,教師可預先繪制樹形圖,然后引導學生就“time”后應加“to”還是“for”進行討論,使學生形成整體概念,為語法學習夯實基礎。下圖為相應的樹形圖:
3. 借助思維導圖強化寫作能力
英語作文是增強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依靠思維導圖來強化寫作能力極為關鍵。學生寫作時常不知從何下筆,作文思路模糊。教師依靠思維導圖實施寫作教學時,除了可以引導學生明確行文思路外,還可以借助思維分支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思維導圖不僅能解決學生的寫作難題,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夯實寫作基礎。如教學《Dinners ready》單元時,教師可以“dinner”為關鍵詞拓展思維分支。一級思維分支是飲料與主食。在此基礎上,一級思維分支還可以繼續(xù)分支,分成二級思維分支。二級思維分支中,飲料可涵蓋可樂、果汁、牛奶等,而主食可分成面食、肉食等。以此類推,思維導圖繼續(xù)延伸分支,引導學生對晚餐展開聯(lián)想。思維導圖繪制完成后,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聽取學生的合理化建議和意見,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使思維導圖更具指導功能。
4. 語音教學適當引入思維導圖
語音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部分。課堂除了借助板書、朗誦等形式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以知識體系為導向指導學生。語言學習以語音教學為基礎,學生若能掌握單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便可以為單詞記憶夯實基礎。開展語音教學時,教師可以從語音知識出發(fā)繪制思維導圖,學生依據(jù)思維導圖展開語音操練,識記語音。如學習“er”的發(fā)音時,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便可以明確“er”組成的單詞的發(fā)音。
5. 借助思維導圖推進詞匯教學
對學生來說,詞匯學習較難,因此思維導圖要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效引導。首先,課前預習必須找準難點。課前,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預先勾畫關鍵知識點,明確課程難點及問題。《My Home》單元有較多的房間名詞,教師可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將“room”作為核心詞匯,拓展有關“room”的詞匯。如,“bedroom”“bathroom”“l(fā)iving room”等均含有“room”,都可以代表“房間”。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繪制預習導圖,讓學生預習后填寫相關信息。其次,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借助思維導圖恰當引入新知。思維導圖具有聯(lián)系密切、重點突出的特征。舊知的復習是推動新知學習的契機,將舊知與新知結合起來,借舊引新,順利進入新詞匯的學習。如,教學詞匯“schoolbag”時,教師先讓學生解析“school”及“bag”的含義,再借助思維導圖來理解“schoolbag”的含義。
將思維導圖融入課堂學習,有助于英語思維的發(fā)展。英語教學依靠思維導圖拓展思維,使事物間實現(xiàn)深度連接,構建起相匹配的知識網(wǎng)絡,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知識。如教學《Dinners ready》單元時,教師可圍繞“dinner”創(chuàng)設晚餐情境,教學“spoon”“soup”“noodles”等詞匯,使學生思維呈現(xiàn)發(fā)散性,從生活中學習相關詞匯。
借助思維導圖還可以復習單詞。課前預習以及課堂學習為知識的牢固掌握夯實了基礎,若后期不復習,就會逐漸遺忘學過的知識。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整理知識,使課后復習更有趣味。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需要復習的詞匯較多,缺乏系統(tǒng)性,整理時極為麻煩,但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串聯(lián)相關詞匯,使詞匯復習簡單化、系統(tǒng)化,提高復習效率。
6. 借助思維導圖推進語篇教學
詞匯、語法等均需依托語篇集中呈現(xiàn)。語篇一般依托對話呈現(xiàn),如關于出游的語篇,學生可以借助虛擬環(huán)境來了解英美文化,掌握相知識。在“Lets talk”中,教師可以故事發(fā)展為導向繪制導圖,引導學生理清對話思路。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B部分的語篇時,學生發(fā)現(xiàn)鑰匙被插在門上,后來通過對話發(fā)現(xiàn)原來是John開了門卻忘記拔出鑰匙。學生通過教師繪制的思維導圖理解故事,展開復述。“Read and write”中Liming對自家客廳物品的方位進行介紹,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聽介紹確定客廳的方位,指出物品存放的位置,然后按照學生的指示繪制思維導圖,以鞏固學生對方位詞匯的學習。
總之,思維導圖可促使隱性的言語知識向顯性的圖像轉變,將信息分割為組塊,為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打下基礎。小學英語借助思維導圖展開教學,必須將思維導圖融入詞匯、語音、寫作以及語篇教學之中,確保思維導圖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的思考更富系統(tǒng)性,記得牢且易于理解,為英語學習夯實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王思佳.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6.
[2] 馬麗.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6.
[3] 景嫣.以“圖”為媒:從模仿到創(chuàng)作——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2):42-46.
[4] 郭志鑫.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高效學習英語的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18(3):19.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