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玲
摘 要:幼兒的自我意識發(fā)展特別是自我評價,在上幼兒園的三年中是隨教師的評價逐漸形成的,這種自我意識對其一生的是非善惡的評判、道德標準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表現(xiàn)如何科學地、恰當?shù)亟o予評價,是一個值得思考探索的課題。教育是一門藝術課,而幼兒教育更是教育啟蒙的藝術。
關鍵詞: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教師評價;對策
自我意識是指對自己的心理意識和行為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使活動加強或削弱對此行為實行自我監(jiān)督和評價并計劃著進一步的行動,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等。幼兒的自我意識是逐漸形成的,在自我意識中,反映著幼兒評價自己實際行動的能力和對自己內(nèi)部狀態(tài)的注意,自我意識使幼兒形成具有獨特的個性。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幼兒由于受到年齡發(fā)展水平的影響,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較低,還不能對自己進行獨立、客觀的評價,幼兒園的孩子往往根據(jù)教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和別人,因此,教師的評價對幼兒自我意識特別是自我評價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一、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1.從信任教師的評價逐步過度到獨立的評價。三、四歲的幼兒對別人的評價往往只是教師評價的簡單再現(xiàn),對教師作出的評價,往往抱著一種信任態(tài)度,如問小班孩子你乖不乖,他回答你:“我乖,老師說我乖?!钡轿濉⒘鶜q的幼兒逐漸對評價持有了批評態(tài)度。大班選值日生,小朋友們選了張兵,可是劉宇說:“他今天罵過我,不能選他?!痹诤⒆拥男哪恐?,值日生應該選表現(xiàn)最好的小朋友。
2.從對外部表現(xiàn)的評價過渡到對內(nèi)部品質(zhì)的評價。三、四歲的幼兒只能評價一些外部的行為表現(xiàn),還不能評價內(nèi)部狀態(tài)和道德品質(zhì),小班幼兒說什么是好孩子時,會回答你好孩子不打人,而大班幼兒就可以說出一些品質(zhì)內(nèi)容,比如:好孩子就是愛勞動、有禮貌、守紀律、愛清潔、講衛(wèi)生、有愛心的孩子,并能用對這些品質(zhì)的評價來對照自我。在向災區(qū)小朋友捐款活動中,不少娃娃捐出了舍不得花得零用錢,愛心品質(zhì)的評價升華了孩子的自我評價。
3.從比較籠統(tǒng)的評價到比較具體的評價。三、四歲的幼兒對行為的評價是比較籠統(tǒng)的,比如:我會唱歌,我會畫畫,我就是乖孩子。而五、六歲的幼兒的評價就比較具體和全面些,他們能以老師提出的要求作為評價的依據(jù),如:我請小朋友單獨朗誦兒歌后,要求其他小朋友評價朗讀得如何,幼兒回答我,他朗誦得好,因為他吐字清楚,聲音自然,有表情等。
二、教師評價的對策
基于上述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評價在幼兒一生發(fā)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對幼兒的評價應該采取哪些對策呢?
1.對幼兒的評價應重客觀性。幼兒首先從老師對是非的評價中去判斷好與壞,凡老師贊成的事他們就認為是對的,凡老師禁止的批評的事他們就認為是錯的,久而久之,是非評價的標準就習慣于“師從性”,而缺乏客觀性,對未來的成長會帶來不利的因素。“5.12汶川大地震”時桌凳劇烈搖晃,大家還沒回過神來,大班的一個娃娃喊了一聲“房子要垮了”就沖了出去。事后,小朋友都認為他違反了紀律,應該給予批評。老師問他,為什么不等老師發(fā)話就開跑,他說,房子垮下來要打死人。在特殊情況下面對“紀律”和“生命”他選擇了后者,老師表揚了他。小朋友最終受到了一次“靈活性”教育,明白了“紀律”也不是教條死板的。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教育過程的深入,幼兒對行為的好壞標準會不斷加深認識,教師應著重引導幼兒懂得好與壞的原因,使好的行為得到彰顯,壞的行為逐漸丟掉。
2.對幼兒的評價應持區(qū)分性。教師要以不同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贊許,但由于幼兒間存在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教師用不同的標準去要求幼兒,對發(fā)展水平高的幼兒教師要鼓勵他們達到更高的要求,如在看圖講述《大象救兔子》中,我先讓幼兒看第一幅圖,老虎從樹林中竄出來了,三只兔子飛快得跑,要求幼兒想辦法救這三只兔子,當有幼兒想出讓黑熊來對付老虎時,我問他為什么,他告訴我:因為黑熊力氣比老虎大。我又問:你怎么知道黑熊力氣比老虎大?他告訴我:你以前講的故事《老虎和黑熊》中黑熊比老虎力氣大。這孩子能力比較強,他能把以前聽的故事內(nèi)容融會貫通,從而解決新問題,我告訴這孩子你想的辦法不錯,不過,我相信,如果你再動動小腦筋,一定會想出比這更好的辦法,這樣,又向這個孩子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而對于發(fā)展水平差的幼兒,我只要求他們在老師的暗示下回答老師的問題,還是就《大象救兔子》來說明,對水平差的幼兒只要求他們回答:大象是怎樣救了兔子的,并出示第二幅畫,因第二幅畫大象正在河中間,這部分幼兒受到了一定的暗示,思維就有了一定的啟發(fā),當他們想出讓大象用長鼻子卷起老虎并扔到河里去淹死時,我鼓勵他們說你們真聰明!想的辦法很好,大象伯伯都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就真的用長鼻子卷起老虎扔到河里去了。孩子們顯出一臉的燦爛。
3.對幼兒的評價應具贊賞性。教師要積極評價每個幼兒,處處尊重幼兒,時常鼓勵和肯定他們。他們回答問題正確時,我用點頭、微笑贊許他或摸摸他的頭以示鼓勵,當孩子回答錯誤時,千萬不能流露出責備的神情或不滿的情緒,我對他們說:哦,某某小朋友還沒有想好,沒關系,呆會兒你再回答吧。而對于把小手舉得矮矮的或戰(zhàn)戰(zhàn)兢兢舉起又放下的,我就鼓勵他們大膽些,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已經(jīng)想好了,對吧?你來回答老師吧!說錯了也沒關系,好不好?這樣在老師的關心、支持、鼓勵和幫助下,回答正確的有了成功的喜悅,即使回答錯了的也不感到自卑,不會認為自己笨,只是自己沒想好而已,再仔細想想就會回答正確了。這樣,幼兒的思維會更加活躍,積極性也會更高。
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是科學地、恰當?shù)卦u價,過高,容易使幼兒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而過低,又會使幼兒失去信心和上進心,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消極甚至逆反的心理,同時,教師還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待幼兒,不要只看到他們的不足,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說“我行”,“一定可以學會”,鼓勵孩子的奇思異想,相信自己將來會發(fā)展得比現(xiàn)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