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宇
我早就聽說,北京古觀象臺是世界最早的天文臺。今年暑假,我終于有幸跟著爸爸媽媽一起來到這里。
北京古觀象臺位于建國門外大街立交橋西側,它的城墻有15米左右的高度,全部由青磚砌成。它于明代建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它已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現(xiàn)代化建筑包圍,在這車水馬龍的街道邊,這棟古老的“城堡”特別引人注目,一眼望去,它如同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正舉目仰望著蒼穹,顯得格外莊嚴。
我們走進古觀象臺并不寬闊的門,沿著已磨得非常光滑的青磚臺階往上走去。登臨臺頂,??!平臺上擺放著一件件精巧的儀器,全部由青銅鑄成,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每個儀器都不一樣,形態(tài)萬千,有的像頭盔,有的像弓箭,有的像花環(huán)……這些形形色色的東西不僅是觀測儀器,還能稱得上藝術瑰寶!
其中一個巨大的儀器吸引了我,我走過去一看,這個儀器叫“璣衡撫辰儀”。只見六條造型逼真的青龍吞云吐霧,分別拱衛(wèi)在兩根銅柱上,栩栩如生,兩根銅柱上還各有一條巨龍盤繞著,昂首挺胸遙望天空,好像在探尋宇宙無窮的奧秘。兩根銅柱的中間,架著三組銅環(huán),每組有兩個,銅環(huán)就像我們玩的呼啦圈,組合在一起就像“原子核”。架子下面、銅柱中間,有一個祥云狀的銅墩,做工相當精細,穩(wěn)穩(wěn)地托起了整個儀器。我從旁邊的說明牌上看到,這臺儀器是用來測定天體的赤經(jīng)差和赤緯的,雖然我不太懂,但我還是為古人借助這么簡單的儀器能夠了解天象感到不可思議。
參觀過平臺儀器,我們又順著臺階來到了院子里,那里聳立著幾尊雕像,分別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張衡、僧一行、郭守敬、徐光啟等,他們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要洞穿這無盡的宇宙。在展廳里,我了解到,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等創(chuàng)立“渾天說”,他們認為地球是圓的,這比歐洲得出相同的結論早了幾個世紀;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測定一年是365. 2425天,這竟然比歐洲得出同樣結論早300多年……看到這些,我不得不對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產生了由衷的敬佩!
走出古觀象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古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這一代有這么好的條件,一定要努力學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指導教師:張斌
圖/嚴詩涵)
小寧姐姐講圖解:小作者在文中運用了移步換景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古觀象臺的諸多景物,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筆下的景物顯得更加生動形象。讓我們一起來圖解第3到5自然段,看看小作者的介紹吧!
寫作亮點:這是一篇游記,小作者按照游覽順序,敘述時井然有序,邊敘事邊抒情,對古觀象臺的古老物品的描寫細致,情景融合,比喻句和精妙詞語的使用,無形中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文章清逸婉麗、流暢連貫。
你還可以這樣寫:名言典故或歷史典故,內涵豐富,意旨深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小作者在文中若能恰當?shù)匾妹缘涔驶驓v史典故,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顯示出豐厚的文化底蘊。
(特約教師:李健兒)
好詞好句好段
這件瓷器是在高溫中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間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畫著一朵朵牡丹,優(yōu)雅可愛,栩栩如生,我好像透過玻璃櫥窗已經(jīng)聞到了朵朵花香,讓我如癡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叢中嬉戲。(好詞:栩栩如生 如癡如醉 嬉戲)
名家寫游記的好段
首先,它身在現(xiàn)代居然沒有車馬之喧。一切交通只靠船楫和步行,因此它的城市經(jīng)絡便是蛛網(wǎng)般的河道和小巷。這種水城別處也有,卻沒有它純粹。對世界各國的多數(shù)旅客來說,徜徉于威尼斯的河道小巷.就像來到童年時代的夢境。 (余秋雨<尋常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