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田甜 黃雄英 肖家清 李雅倩
摘要:本文闡述了“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我們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背景下高校網絡育人工作的策略:一是高校要堅持創(chuàng)新思路,與時俱進;二是堅持健全制度,規(guī)范科學管理與切實可行的措施;三是大學要堅持加大投入,重視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 網絡育人 湘潭大學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研究高校服務教育的創(chuàng)新路徑,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新的載體和平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高校要創(chuàng)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ヂ摼W的新特點給高校服務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湘潭大學近幾年來,勵精圖治、奮發(fā)圖強,在2018年的《泰晤士報》亞洲大學排行榜上,該校位居中國大陸大學排行榜第51位,成為同時進入《美國新聞》和《華爾街日報》等國際權威大學排行榜的中國少數幾所大學之一。學校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轉變傳統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思想,提升服務水平,積極探索“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的網絡育人模式。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我國歷來重視大學生的教育工作。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對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逐漸與大學生的學習、社會和文化生活相整合,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價值觀、道德觀等方面,提出了對高校育人工作現狀的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一)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帶來挑戰(zhàn)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大學生在網上沉溺于血腥、暴力、殺人、淫穢、淫穢等色情內容,會對身心造成傷害。它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正常的人際交往,甚至會導致犯罪的沉重意志。例如,一些學生被銀行卡和信用卡偷竊和欺騙,一些學生在互聯網上發(fā)表激進的評論,散布謠言,誹謗他人,這應該引起輔導員的注意。近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網絡貸款活動持續(xù)發(fā)酵。有些學校開展了防范和打擊“非法校園貸”系列活動,第一時間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新聞網刊發(fā)布消息,同學們反響熱烈,紛紛表示,“不相互攀比過度消費”“不惡意拖欠借款不還”“不盲目相信虛假宣傳”“不與網貸平臺線下簽約”“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不參與詐騙、傳銷、非法集資等違法活動”“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二)對傳統育人模式的挑戰(zhàn)
傳統的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單向灌輸和積極灌輸。輔導員根據大學生成長的需要,有計劃地灌輸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規(guī)范、價值觀等教育內容。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主要運用集中式學習、召集會議、交流文獻、宣傳先進模式、與學生交談等方式指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ヂ摼W誕生了,信息是開放的,學生和輔導員獲得信息的同步,甚至有些信息學生比輔導員更早知道。網絡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網絡上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在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輔導員應順應潮流,積極探索新模式,使高校教育家工作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不斷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號召力和號召力。
(三)對輔導員的職業(yè)能力提出挑戰(zhàn)
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并存,很難區(qū)分真假。輔導員是學生的政治引導者。一方面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思考,另一方面要與時俱進,掌握和使用網絡技術,不斷拓展知識,迎接挑戰(zhàn)。有輔導員反映,有些大學生沉迷于網絡,學生中的“空心病”現象也不少。“空心病”指的就是因為在價值觀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使部分大學生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對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常感到疲憊、孤獨、情緒差,感覺學習和生活沒有什么意義,對未來沒有任何希望,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二、“互聯網+”背景下背景下高校網絡育人工作的策略
湘潭大學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走中國新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新之路。湘潭大學的網絡教育工作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把握主旋律,完善教育觀念,豐富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引導大學生正確思維和正確態(tài)度,踐行勤奮學習、實用為主,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湘潭大學要通過互聯網的教育模式,教育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增強思想意識和思想覺悟,努力為國家、人民和社會服務。湘潭大學要始終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思想,把握網絡教育的方向,培養(yǎng)大學生學會承擔責任,樹立為人民服務、奉獻的思想意識。
(一)堅持創(chuàng)新思路,與時俱進
改革時代的創(chuàng)新始終是發(fā)展的主旋律。湘潭大學的網絡教育工作依托網絡信息化建設,繼承優(yōu)良傳統給予管理基礎,改進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使網絡信息優(yōu)勢向最大展示,更好地服從和服務于高校網絡教育工作。實施網絡辦公、網絡課堂、網絡培訓,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打破傳統模式,擺脫時間和空間的約束,有效解決信息溝通的障礙問題。此外,通過建立網絡信函論壇和網絡討論小組,可以加強黨員和群眾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總之,思想和方法在創(chuàng)新中是寶貴的,只有不斷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網絡教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不斷穩(wěn)步有效地發(fā)展。各高校應該創(chuàng)新思路,比如舉辦互聯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將優(yōu)質的教育活動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健全“四輪驅動”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體系,激發(fā)廣大師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熱情。學校要扎實推進籌備工作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精心做好會議評審的各項保障工作。舉全校之力,以一流的理念和要求貫穿始終互聯網教育的始終。
(二)堅持健全制度,規(guī)范科學管理與切實可行的措施
湘潭大學要規(guī)范網絡教育的管理體制、學習制度、團體聯誼制度,引入網絡管理機制,建立獎懲機制,加強網絡安全突發(fā)事件的監(jiān)督預警機制,加強網絡安全防范。在平臺上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要加強網絡教育工作者、黨員和群眾之間的交流與聯系,采取管理辦法;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嚴格執(zhí)行網絡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同時獎勵思想品德、黨性強的黨員,對不服從管理的教職工,據情節(jié)給予相應的處分。比如,應對校園網絡貸款,學要深入推進實施“教育、打擊、服務三管齊下”的治理機制,“黨政領導主管、職能部門統籌、相關部門配合、教學學院層層壓實”的工作機制,“學校、學院、班級、寢室”四級管理模式,筑牢全校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為同學們健康成長、順利成才打造平安校園。
(三)大學要堅持加大投入,重視應用
網絡信息建設也應在技術發(fā)展的前提下進行。要想趕上和超越先進的網絡信息化建設,真正實現高效快速的教育效果,就必須在技術上努力。網絡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高端的科學建設,單靠理論是不能實現的,需要硬件設施和工程輔助來完成,因此湘潭大學的網絡工程建設高校應該承擔投資成本。加強科研建設,引進設備、設施,培養(yǎng)技術人才。高校應支持、培養(yǎng)和考核,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自主開發(fā)新的網絡技術,培養(yǎng)網絡應用型人才,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善于引進先進技術以及國內成功經驗。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他強調要堅持以德為本的原則,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高校要全面開展教育工作,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局面。作為湘潭大學的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推動育人工作新發(fā)展,使教育工作者貫穿學生的課堂和校外,實現全方位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高芳放.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58-59.
[2]曹文澤.“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對高校“易班”網絡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社會科學家,2016,(12):8-10.
[3]白海霞.“網絡育人”價值生成機制建構[J].人民論壇,2016,(23):130-132.
[4]張俊.高校網絡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以南昌高校為例[D].江西財經大學,2017.
[5]胡雅,孫玉華,丁小苜等.大類招生背景下的高校育人路徑探討 ——以上海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04):151-152.
[6]史冬輝.基于“比德”思想的竹子精神探析及高校育人價值[J].竹子學報,2017,(03):25-28.
[7]田野.初探新型聯合運營模式下的高校育人工作應如何開展[J].科技風,2017,(32):240.
[8]張佳景,李靜,劉小利,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競賽與高校育人的思考與實踐——基于河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7,(06):92-95.
[9]付婕.基于高校育人優(yōu)勢的大學生精準資助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02):117-118.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作者簡介:李鑫,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檔案管理與檔案信息化,電子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