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榮,馬巖,李旻輝
1.錫林郭勒職業(yè)學院,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2.內蒙古科技大學 包頭醫(yī)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60;3.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醫(yī)藥研究所,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藥用鼠尾草SalviaofficinalisLinn.,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屬Salvia的一種芳香性植物,又名撒爾維亞,多年生草本。原產于歐洲南部與地中海沿岸地區(qū),我國僅有栽培。藥用鼠尾草的屬名“Salvia”來自拉丁名“salvare”,意為“治療”,種名“officinalis”,意為“藥用的”,可見其藥用價值甚高[1]。由于其具有廣譜的藥用功效,被稱為萬能藥,經常被作為各種疾病治療的傳統(tǒng)中藥材,包括解痙、抗菌、抗炎和神經疾病治療,葉的浸液可作咽喉炎的嗽劑[2]。藥用鼠尾草全株含香精油或揮發(fā)油,藥用鼠尾草精油可用于食品工業(yè)、香料、香水和藥物制劑;作為食用調香劑,用于肉類食品燉鹵、煲湯或香腸、罐頭食品、奶制品的調味劑;藥用鼠尾草葉藥茶可用于緩解盜汗,治療神經過敏、震顫和抑郁[3]。國外對藥用鼠尾草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F(xiàn)將國外對藥用鼠尾草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相關研究結果進行總結,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開發(fā)和綜合利用提供參考。
自古以來,產地民間常將藥用鼠尾草葉和花奉為傳統(tǒng)的神圣良藥,不僅可以治療多種疾病,還可作為保健食品食用,將藥用鼠尾草葉加入三明治,或藥用鼠尾草精油可以幫助消化,起到健胃的作用[1,3]。藥用鼠尾草的最佳藥效之一是防止出汗過多。此外,用其煎劑漱口,可止牙痛[4-5]。藥用鼠尾草精油亦可用作食品調香劑,用于肉、香腸、魚、湯類、罐頭食品等的調味料,花可涼拌食用[6]。然而,由于地域性及民族文化的差異,使得藥用鼠尾草的功效以及應用在不同的地域有所不相同,因此我們對藥用鼠尾草的傳統(tǒng)應用進行文獻調研,為其進一步開發(fā)奠定基礎。
表1 藥用鼠尾草的傳統(tǒng)應用情況
截至目前,國內外已報道的藥用鼠尾草化學成分有200多個,主要為揮發(fā)油、黃酮類和酚類、酚酸及其衍生物;其他成分有糖和氨基酸等。
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類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結構的化合物。至今已從藥用鼠尾草中分離并檢測得到26個黃酮類化合物,包括24個具有二氫黃酮母核,2個具有黃酮烷母核,其母核結構見圖1,化合物見表2[10-17]。
圖1 藥用鼠尾草中黃酮類化合物母核結構
續(xù)表2
藥用鼠尾草全株揮發(fā)油含量較高,達1.2%左右。目前,主要利用氣相色譜技術及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18],從隔絕空氣干燥的藥用鼠尾草的地上部分、葉、種子、莖、花及精油中鑒定了150多種精油,其中1,8-Cineole,Borneol,β-Thujone,α-Humulene,β-Caryophyllene,β-Pinene,Caryophyllene oxide,α-Pinene,Camphene,Camphor的含量相對較高[2-9,19-42]。
Marie-Elisabeth Cuvelier等利用柱層析和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純化得到30多個酚類和酚酸類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兩類:一是咖啡酸及其衍生物,包括咖啡酸單體如:caffeic acid,3-(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safficinolide,3-O-caffeoylquinic acid,5-O-caffeoylquinic acid,chlorogenic acid,ferulic acid,cinnamic acid[11,43];咖啡酸二聚體如:rosmarinic acid,7,8-dihydroxy-2-(3,4-dihydroxyphenyl)-1,2-dihydronaphthalene-1,3-dicarboxylic acid[11,44];咖啡酸三聚體如:salvianolic acid K,salvianolic acid I,sagecoumarin,3-monoester[45];咖啡酸四聚體如:salvianolic acid L,sagerinic acid[45];以及咖啡酸糖苷如:6-O-caffeoyl-β-D-fructofuranosyl-(2→1)-α-D-glucopyranoside,1-O-caffeoyl-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trans-p-coumaric acid 4-O-(2′-O-β-D-apiofu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cis-p-coumaric acid 4-O-(2′-O-β-D-apiofu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6-O-(E)-Feruloyl-(αandβ)-glucopyranoside[10,46-47]。二是一些其他小分子酚酸類化合物如Gallic acid,1-O-p-hydroxybenzoyl-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hydroxyacetophenone 4-O-(6′-β-D-apiofu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carnosol,12-O-methyl carnosol,isorosmanol,methyl carnosate,12-O-methyl carnosic acid,rosmadial,carnosic acid,rosmanol,epirosmanol,epirosmanol methyl ether,epiisorosmanol ethyl ether,galdosol,columbaridione,atuntzensin A等[10-12,16,46,48-50]。
Peter Capek[51]用離子交換色譜法和斐林試劑沉淀法,從藥用鼠尾草地上部分的水提液檢出一葡甘露聚糖,它是由D-葡萄糖∶D-甘露糖(1.0∶1.3)組成。除以上成分外,藥用鼠尾草葉子中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主要有天冬氨酸、谷氨酸、絲氨酸、甘氨酸和蘇氨酸等15種氨基酸[52-53]。
鼠尾草屬植物被稱為天然的抗氧化劑。Lakhal H等[27]通過硫氰酸鐵法驗證巴特納地區(qū)藥用鼠尾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結果顯示,其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并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其中,4 mg·mL-1精油的抑制率最高(55.46%)。Mingfu Wang 等[46]利用DPPH和ABTS+法對日本東京地區(qū)藥用鼠尾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進行了檢測,發(fā)現(xiàn)抗氧化活性最好的化合物是rosmarinic acid和luteolin 7-O-β-D-glucoside。
I.Grzegorczyk等[54]對羅茲地區(qū)藥用鼠尾草的芽、毛狀根、未分化細胞和愈傷組織和體外再生植株的幼苗和根進行抗氧化作用研究。再生植株毛狀根和根的甲醇提取物具有較強抗氧化活性,而未分化細胞和愈傷組織抗氧化活性相對較低。Khakpour Shahrzad等[55]檢測伊朗卡拉季地區(qū)藥用鼠尾草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腹腔注射28 d,異煙肼所致肝毒性大鼠的天冬氨酸轉氨酶、丙氨酸轉移酶和堿性磷酸鹽活力增加,而醇提取物給藥組的肝毒性大鼠的酶活性減低。這證實了該提取物對異煙肼所致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而且濃度為250 mg·kg-1的效果最佳。巴西圣馬利亞藥用鼠尾草葉子水溶性成分也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56]。
巴西地區(qū)藥用鼠尾草精油對蠟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嗜水氣單胞菌、嗜水氣單胞菌和產酸克雷伯菌均有顯著的抑菌和殺菌活性[7]。Eugenia Pinto等[57]對葡萄牙地區(qū)藥用鼠尾草精油對抗念珠菌、皮膚癬菌和其他絲狀真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和最低致死濃度(MLC)進行評價。此精油含有20.5% Camphor和10.4%cis-Thujone,對皮膚癬菌株具有較強殺菌活性,而且MLC值為0.63 μL·mL-1。伊朗地區(qū)藥用鼠尾草精油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較高的抗菌活性[25]。而阿爾及利亞地區(qū)藥用鼠尾草提取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夠清除真菌菌株的自由基,具有抗真菌作用[27]。
Ileana C.Farcasanu等[58]研究羅馬尼亞地區(qū)藥用鼠尾草葉子不同濃度乙醇提取物對酵母細胞的抗菌作用,發(fā)現(xiàn)9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強抗菌作用,酵母細胞的代謝和結構更容易損傷,并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日本岡山地區(qū)藥用鼠尾草提取液降低了耐萬古霉素腸球菌氨基糖苷的最低抑菌濃度,具有明顯的抗菌活性,其有效活性成分為carnosol和carnosic acid[59]??ν聊绿K丹藥用鼠尾草花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尤其是對耐抗生素的銅綠假單胞菌。同時,也可以殺死鰓足蟲,其LC50分別為55.1 ppm和55.6 ppm,而且70%甲醇提取物比水提物抗菌活性更強[60]。
Dragana Stanojevic等[61]研究塞爾維亞地區(qū)藥用鼠尾草水提物與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和亞硝酸鈉的協(xié)同作用,主要是通過棋盤法進行評估,結果證實,水提物與上述3種防腐劑均表現(xiàn)出協(xié)同作用,表明它可作為食品天然防腐劑使用。Tularat Sookto等[62]采用同樣的方法,證實了泰國藥用鼠尾草精油對白色念珠菌具有較高的抗菌活性。約旦地區(qū)藥用鼠尾草精油對皮膚癬菌具有抗菌活性,還能夠明顯抑制巨噬細胞內NO的產生,而且不影響細胞活力,MIC值為0.64 μL·mL-1。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它適用于護膚的化妝品和藥品[63]。
阿爾巴尼亞南部和北部的藥用鼠尾草精油對小鼠巨噬細胞抗炎實驗表明,兩者均可顯著(P<0.05)減少RAW 264.7細胞產生一氧化氮(NO)和核因子kappa B(NF-κB)[29]。de Melo等[64]采用急性炎癥和白細胞遷移實驗模型探討巴西地區(qū)藥用鼠尾草醇提取物和精油的炎癥應答的干預效應。在角叉菜膠誘導的胸膜炎實驗中,醇提取物不能減少胸膜滲出物的體積和白細胞轉移,但是對巴豆油誘導小鼠耳腫脹產生了顯著的局部抗炎效果。精油能夠明顯抑制由酪蛋白誘導的白細胞趨化,也可以減少精索筋膜的旋轉、粘連和白細胞轉移。數(shù)據表明,精油具有抗炎活性。巴西地區(qū)藥用鼠尾草醇提取物具有顯著的鎮(zhèn)痛、抗炎活性,其鎮(zhèn)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包含carnosol、ursolic acid和oleanolic acid[65]。Ali Namvaran Abbas Abad等[66]以嗎啡作為對照,研究維也納地區(qū)藥用鼠尾草提取物對長春新堿誘導的小鼠周圍神經病變的影響,結果表明藥用鼠尾草提取物可能用于長春新堿誘導外周神經性疼痛的治療。Valeria Dal Pra等[67]研究埃雷欣藥用鼠尾草的葉子甲醇提取物的抗炎活性,數(shù)據表明,25 μg·kg-1甲醇提取物能夠抑制血液循環(huán)中的白細胞轉移到病變部位,具有顯著抗炎活性。
Andrej Jedina’k等[13]發(fā)現(xiàn)從烏克蘭地區(qū)藥用鼠尾草中分離得到的β-ursolic acid能夠抑制尿激酶活性(IC50=12 μM)和組織蛋白酶B活性(IC50=10 μM),表明存在潛在的抗癌活性。Cristovao F.Lima等[68]評價葡萄牙地區(qū)藥用鼠尾草的水和甲醇提取物對HepG2細胞生長具有抑制作用。Draganamidling等[69]利用人羊膜上皮細胞-水泡性口炎病毒體外模型,研究貝爾格萊德地區(qū)野生和栽培藥用鼠尾草中萜類化合物的細胞毒性和細胞內、細胞外抗毒活性。結果顯示,萜類化合物的細胞毒性與其提取方法有關,CO2壓力為300 bars,溫度為60 ℃(149/3)時,蒸餾得到的栽培藥用鼠尾草提取物,毒性最強;而在CO2壓力為500 bars,溫度為100 ℃(144/5)時,其毒性最低,并且在細胞內水平具有抗病毒活性。
有研究[70]采用燃料排斥試驗和MTT法檢測藥用鼠尾草的細胞毒性和對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50~800 μg·mL-1甲醇提取物能夠抑制KG-1A,U937和Raji細胞的增殖,并呈現(xiàn)劑量和時間依賴性,細胞增殖率>80%(P<0.01),IC50值分別為214.377、229.312、239.692 μg·mL-1。但是甲醇提取物對正常細胞株沒有明顯的細胞毒作用。
Valiyari S等[71]給正常大鼠和鏈脲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口服藥用鼠尾草提取物和格列本脲,以血糖、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尿素、尿酸、肌酐、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谷丙轉氨酶(ALT)水平作為評價指標??诜?.2 g·kg-1和 0.4 g·kg-1藥用鼠尾草提取物14天,糖尿病大鼠的上述指標均顯著降低,其血漿胰島素增加,而正常大鼠沒有變化。
Maryam Eidi等[72]給由鏈脲霉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藥用鼠尾草甲醇提取物(100,250,400和500 mg·kg-1)和精油(0.042,0.125,0.2和 0.4 mL·kg-1),分別用水和葵花油作為空白對照。結果顯示,藥用鼠尾草精油沒有改變大鼠的血糖,注射3 h甲醇提取物能顯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而對胰島素釋放沒有影響。甲醇提取物LD50值為4000 mg·kg-1。同時,對正常大鼠的血糖和胰島素都沒有影響。研究表明[73],藥用鼠尾草葉的提取物能夠預防高脂飲食大鼠的胰島素升高和炎癥反應。但是,藥用鼠尾草水和醇提取物對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不具有降糖作用[74]。
Upendra Bhadoriya等[75]以氫氯噻嗪(10 mg·kg-1)為陽性對照,研究藥用鼠尾草葉子甲醇提取物(50和 100 mg·kg-1)的利尿作用,通過測定尿量和鈉鉀排泄量進行分析。數(shù)據表明,和對照組相比,甲醇提取物具有顯著利尿作用,為民間將其作為利尿劑提供定量依據。
Bárbara Mayer等[76]利用酒精性胃損傷模型評價藥用鼠尾草水醇提取物的胃腸活動,表現(xiàn)出良好的活性,ID508.40(54.8~128.9)mg·kg-1。水醇提取物能夠減少醋酸潰瘍和胃分泌的總酸度,而且在體外實驗中,能抑制H+,K+-ATP酶活性。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carnosol可能是保護胃黏膜的主要活性成分。而且,藥用鼠尾草乙醇提取物可以抑制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毛細管形成和大鼠三維膠原基質主動脈血管再生,而其正己烷餾分的抑制效應最強,并且均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因此,可以治療或預防與血管生成相關的疾病[77]。藥用鼠尾草精油也能夠抑制膽堿酯酶,改善健康青年人的情緒和認識性能[78],提高成年雄性大鼠的記憶效應[79-80]。
藥用鼠尾草具有廣譜藥用功效,且活性很高,在醫(yī)藥及香料上有重要用途,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其揮發(fā)油尚可用作化妝品的香料。目前,國內對藥用鼠尾草的研究甚少,而國外對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較多。從現(xiàn)有的文獻調研中發(fā)現(xiàn),藥用鼠尾草中化學成分豐富。其中,主要集中在藥用鼠尾草地上部分揮發(fā)油成分的分離鑒定。大多數(shù)產地藥用鼠尾草揮發(fā)油組成和含量較為相似,尤其是葡萄牙、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伊朗地區(qū)。而且揮發(fā)油成分具有較好的藥理活性,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抗菌等活性。另外,藥用鼠尾草自然資源豐富,在地中海、利比亞、巴西、日本以及葡萄牙等地都有分布,發(fā)掘利用的潛力很大。但是,其他成分的藥理活性研究較少,藥用鼠尾草的毒理研究也比較缺乏,同時,也沒有對藥用鼠尾草進行質量控制研究,值得深入研究。這將有利于發(fā)掘新藥資源,并且對藥用鼠尾草的開發(fā)和綜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