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曉
(河海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0)
起源于現(xiàn)象學的本土方法論為社會學的研究打開了日常生活的大門,將社會學從帕森斯及其追隨者建構起來的“秩序王國”拉回到了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為深具宏觀秩序的傳統(tǒng)社會學帶來了現(xiàn)代性日常生活的沖擊,使得人們意識到另一種認識社會的方式。那么,何為本土方法論?加芬克爾在《常人方法學研究》一書中試圖作出描述性的概括,他認為本土方法論的研究就是為了達致“社會成員用于產生和操縱有組織的日常事務的各種環(huán)境的種種活動,與他們用于使用這些環(huán)境變得‘可以敘述’的種種程序是一致的”[1]這樣一種目的。誠如加芬克爾所言,本土社會學一改傳統(tǒng)社會學的秩序信仰,試圖以經驗性的研究方式介入社會學的研究之中,將研究的注意力放到日常生活的各種最平凡的活動上,并將此類實際現(xiàn)象的研究納入到規(guī)定性的研究范疇之中。[2]346對本土方法論的考察是整體性的考察,而不是“人物—理論”的切片化考察。本土社會學的生發(fā)及其過程是循著一條核心理路,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不斷求索、增益的。筆者嘗試在檢視加芬克爾的本土社會學發(fā)展路徑的基礎上,抽析出本土方法論的發(fā)展的邏輯理路,并對本土方法論的現(xiàn)實困境作出一定回應。
亞歷山大(Jeffery C. Alexader)認為,“理論是在特定時空對個別事物的抽象”[3]1。理論所抽象的對象是來源于特定時空域限中的個別事物,可見,一定時空是理論出產的前提性條件,也是檢視理論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因素。筆者認為,時空是一個組合性的考察維度,尤其是對于理論的考察,不能僅僅注重時間或者空間的考察,而要綜合時空因素立體檢視理論的生發(fā)過程。
20世紀60年代,本土方法論興起于美國,并興盛于70年代,受到一批青年社會學家的追捧。這是由社會性的因素造就的。對于美國而言,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高度發(fā)展的經濟和科技帶來了豐裕的物質生活,卻形成了異化的人際關系,帶來了“見物不見人”的認同危機。[4]在精神生活中,二戰(zhàn)給人們帶來的精神創(chuàng)傷尚未愈合,新的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再次上演,而在國內,種族歧視廣布全社會,整個社會充斥著反叛的情緒。其中,作為新生代的大學生受此影響最大,以這些學生為首,整個美國社會興起了反主流文化運動,以種種形式表達對美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憤慨。在反主流文化運動的日漸興盛的大趨勢下,美國的人們開始反思自身與政府乃至與社會之間的關系。[5]在這種反思的催動下,人們對集體秩序的理論產生質疑,逐漸關注深刻影響日常生活的偶然性因素,開始朝著個體主義的發(fā)展方向邁進。
作為本土方法論的創(chuàng)始人加芬克爾,并不是一開始就走向了反叛帕森斯的路途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真正意義上的理論對峙則聚焦于加芬克爾的中后期思想之中。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社會學理論界的樂觀主義即將消散殆盡,傳統(tǒng)社會學理論家們所堅持的可以憑借理性解決世俗社會中社會問題受到現(xiàn)實戰(zhàn)爭、思想“動亂”等的沖擊,悲觀主義的情緒逐漸蔓延,并影響了一批美國青年學子。在反集體主義和對個體的關注影響下,美國一大批青年學生開始炮轟“秩序王國”的創(chuàng)建者——帕森斯。到了60年代中期,加芬克爾為這場反帕森斯運動提供了理論支持,并提出了本土方法論,受到了一大批青年學生的熱烈支持。當然,這些學生比加芬克爾本人更進一步,他們不滿足于借助催動本土方法論走上反集體主義的道路的觀點性呈現(xiàn),甚至打出了支持本土方法論就是拒絕社會學的旗號,并為了提高本土方法論的合法性,認為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中的人作為不自由的存在被框定在秩序框架之內,這是對人的自由本性的戕害。
加芬克爾的本土方法論是存在眾多的理論淵源的,包括美國社會學家米德(Mead George Herbert)的角色理論和德國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的現(xiàn)象學,并大量吸收了舒茨(Alfred Schutz)的現(xiàn)象學社會學和英國日常語言哲學的思想觀點。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加芬克爾曾師從帕森斯、舒茨,他從舒茨那里繼承了現(xiàn)象學社會學的觀點,繼續(xù)了舒茨對行動者(個體)的關注,并嘗試用一個真正綜合的方法來解決個體主義陷入的困境,他希望在現(xiàn)象學中創(chuàng)建一個社會的、超越個體的依據(jù),從而使之擺脫偶然性和不確定性。[3]187同時,加芬克爾面對帕森斯是復雜的,一方面是恩師,另一方面是理論反叛的對象,兩個身份聚焦在同一個人的身上,處理起來也是復雜的。但是,有一個判斷是可以作出的,即是只可超越不可逾越。
加芬克爾創(chuàng)立本土方法論的過程是實現(xiàn)對恩師的超越的過程,不論是反叛也好,還是背離也好,他沒有繞過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這座理論大廈,而是進入到里面,并在里面“參觀”,也曾認可、也曾贊同、也曾批判。這從帕森斯并沒有直面加芬克爾的反叛就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一位理論大家還是比較樂意看到學生對自己的合理超越?;诖?,加芬克爾經歷了早期、中期與晚期的一次根本性的思想轉向,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完成了超越。
理論建構的源泉一方面在于理論工作者的“籌謀”,另一方面在于理論的繼承。理論的繼承是通過理論要素的自上而下的傳遞完成的。自上而下的理論傳遞不是依靠觀察就可以獲取的,主要是通過一定領域內理論傳統(tǒng)的繼承,也即是上一個理論家傳遞給下一個理論家的遺產。對于本土方法論而言,其最基本的預先假設是個體主義。個體主義的發(fā)展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加芬克爾的獨創(chuàng),而是有著理論生發(fā)的源頭。當然,在這里,對個體主義不作整體性的考據(jù),只限定于本土方法論之中。從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到舒茨的現(xiàn)象學社會學再到加芬克爾的本土方法論,這便是本土方法論的基本傳統(tǒng)。
胡塞爾被公認為現(xiàn)象學的開創(chuàng)者,對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性的懷疑是他的理論的主要特色。胡塞爾的懷疑精神在其矛盾性的理論主張中得到了最大體現(xiàn)。在《笛卡爾的沉思》一書中,胡塞爾提出“這個客觀世界,這個為我們而存在的世界,這個一直為我而且還將繼續(xù)為我而存在的世界,永遠為我而存在的唯一世界——這個世界,連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從我本人這里……獲得它的全部意義和存在的狀況?!盵6]26在這里,胡塞爾將個體與客觀世界聯(lián)系起來,堅持外在的客觀世界的“全部意義和存在的狀況”來源于人,整個世界的有序性的維持的合法性依據(jù)來源于個體。從中可以看出,個體主義是胡塞爾的基本立場,同時,又將個體與客觀世界的聯(lián)系起來,將個體看作是客觀世界的有序聯(lián)系的基礎。在這里構成了一組矛盾性的存在,即個體主義的基本立場與個體是集體社會的有序模式的基礎相互矛盾。其中,胡塞爾所堅持的個體主義的立場正是本土方法論的預先假設,前者為后者提供了第一個理論傳統(tǒng)。
舒茨對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作出了修正,將個體主義的討論聚焦于意識與文化之中,提出了現(xiàn)象學社會學。他提出,從個體意識出發(fā),聯(lián)系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得出只有將個體意識活動放置到一定的文化秩序的背景中才能進行討論。舒茨寫道, “我們日常經驗世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存在于主觀之中的文化世界……來自先天遺傳的和學習獲得的東西,來自傳統(tǒng)、習慣的各種沉淀,以及他本人以前對意義的構造,這些都能被記住和再度復活,由此而建立的他生活世界的經驗貯備是一個封閉的有意義的情結?!盵7]134-137在這里,舒茨明確指出了,個體行動者在行動之前就已經存在對自己的行動產生影響的“有意義的情結”,也即是集體文化情結。由此可知,舒茨的現(xiàn)象學社會學將意識作為一個對象進行了討論,將之引入到了個體與社會的關系之中,拓展了胡塞爾現(xiàn)象學的個體主義的討論空間,為本土方法論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方法的討論提供了基礎。
加芬克爾的知識傳統(tǒng)經歷過兩次轉折或者說是一次根本性的立場轉向,形成了以個體主義為根本立場的本土方法論的知識傳統(tǒng)。在早期思想中,加芬克爾從帕森斯那里繼承了規(guī)范的秩序,堅持了對集體秩序預先假設的信仰。尤其,《“信任”作為協(xié)調穩(wěn)定行動的條件的概念和實驗》一文,融合了帕森斯、胡塞爾、舒茨的理論,借助游戲來說明內化規(guī)則的重要性,將規(guī)范納入到了個體意識的分析之中。[8]加芬克爾非常清楚,“只有用內化了的規(guī)則,調節(jié)活動才能發(fā)生;只有內化文化相關聯(lián),構造的期望才得以存在,意識活動才能進行?!盵3]190到了60年代,加芬克爾開始了關注偶然性因素對個體行動的影響,試圖作出一些突破,不過還未越過秩序的范疇,繼續(xù)把個體性的技巧與集體規(guī)范文化相聯(lián)系的嘗試,并提出一些具體的方法,諸如解釋、文件法、社會分裂方法等。到了后期,加芬克爾拋棄了文化意義的理論,完成了根本性的轉向,即極端個體主義立場轉向。
在《本土方法論研究》一書中,加芬克爾表示他的研究努力“對實際的活動、實際的環(huán)境以及實際的社會學思維進行探討”,他“承認一個人所說話的意思,不只包括承認他所說話的方法,而且包括承認他是怎樣說的?!盵9]29加芬克爾的本土方法論認為個體的行動是個體自發(fā)的產物,個體意識中充斥著偶然性的因素,偶然性的行動不能預先規(guī)定在一定的秩序之中,這是對人的發(fā)展與理論發(fā)展的限制。它切斷了個體行動和集體秩序之間的聯(lián)系,認為經驗和行動(尤其是個體意識的技巧等)是它關注的對象,而所謂的秩序和由以建構的文化意義不在它關注的范圍之內。由此,加芬克爾建構了以極端個體主義為基本立場的本土方法論,并為其后繼者們的研究提供了本體意義上的知識傳統(tǒng)。
到目前為止,對本土方法論的探討都被打上了加芬克爾的烙印,這正印證了一個理論只可被超越而不能被逾越的預判。加芬克爾作為本土方法論的創(chuàng)立者,其理論主張成為本土方法論的基本立場,不管后繼者們如何闡發(fā),都繞不過加芬克爾所作出的基本判斷。那么,在這里,筆者同樣要返回到加芬克爾的本土方法論。加芬克爾的本土方法論與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存在明顯的理論差異,以本土方法論為原本,便是相對于結構功能主義的轉向,主要表現(xiàn)在預先假設、行動性質、基本論域等方面。
本土方法論與結構功能主義共同爭論的焦點之一就在于預先假設的選擇上,即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或者個體意識與集體秩序之爭。被亞歷山大稱之為“成功現(xiàn)代性的理論”的結構功能主義建構了一套嚴密的社會系統(tǒng)理論,將復雜的社會簡化為可以理論直觀的系統(tǒng)圖式,主張通過規(guī)范的、集體主義的方式描述個性化的社會現(xiàn)象,形成高度抽象的理論范疇。不過,這正是本土方法論所抨擊的對象,本土方法論堅持個體主義的根本立場,批判結構功能主義脫離現(xiàn)實性的社會經驗,主張將目光轉向日常生活的世界,關注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以明確的方式維護了個體意識的自由空間。籍此,本土方法論完成了對結構功能主義的個體性批判,實現(xiàn)了朝向個體主義的理論轉向。
圖1預先假設的轉向
理性和非理性是一組對立性的行動性質,而理性和非理性都存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其中科學理性與日常生活態(tài)度便是之一。波洛瑪(Margaret Polomar)區(qū)分了科學理性和日常生活態(tài)度,“作為穩(wěn)定的行為特征的科學理性是由理論化的科學態(tài)度支配的。相反,由日常生活態(tài)度支配的行動的明顯特點是缺少這種或是作為穩(wěn)定的特點或是作為能得到認可的理想的理性?!盵10]223在秉持科學理性的結構功能主義者看來,行動者對自己的行為、外在的客觀世界有著自覺的認知,能夠依據(jù)科學的原則進行秩序編織以建構社會秩序。在本土方法論者看來這是脫離了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現(xiàn)實,是不符合人的發(fā)展的,他們堅持日常生活態(tài)度,認為社會學的研究“不應強使人們日常行為符合科學理性的范式,而應如實反映人們習以為常的行為方式,描述我們熟悉的共同知識,并彰顯我們 ‘日用而不知、習焉而不察’的那些溝通的方法,將一個至今還鮮有人提及的我們共同知識的更深沉的領域展示出來?!盵2]348-349最大限度地呈現(xiàn)出日常生活中的技巧與方法便是本土方法論的理論目的。由此,本土方法論完成了從集體主義到個體主義乃至極端的個體主義的理論轉向。
圖2行動性質的轉向
社會秩序的建構是結構功能主義的基本論域之一。對于結構功能主義者而言,社會秩序是外在性的、規(guī)范性的、現(xiàn)實性的存在,個體是通過對社會秩序所蘊生的文化價值于人有意義而內化為個體的內在價值,換言之,就是社會秩序對人與社會關系的維系有重要作用而內化為人的內在的秩序需求。結構功能主義者希望借助高度抽象的理論范疇,將現(xiàn)實社會籌措起來,編織進社會秩序網絡之中。而本土方法論者懸置了秩序問題,轉而關注如何產生“秩序感”的問題。由此,如何定義和規(guī)范不是本土方法論關注的中心問題,而他們最感興趣的問題是“行動者如何才會對定義、規(guī)范之類的東西取得一致的印象?通過什么方法人們可以看到、描述和證明定義和規(guī)范的存在?人們如何利用其相信定義、規(guī)律的存在這一點來維持社會秩序的現(xiàn)實感?”[2]347-348可見,形成秩序感的方法、技巧才是本土方法論者關注的中心問題?;诖耍就练椒ㄕ撜咄瓿闪嘶菊撚虻睦碚撧D向。
圖3基本論域的轉向
六七十年代的絕大部分理論都是從反叛帕森斯理論起步的,本土方法論也不例外。但特別的是,本土方法論在個體主義的基礎上,引進了大量的偶然性成分,企圖通過個體意識的構造能力解釋社會。個體傾向是加芬克爾學術生涯的底色,一開始他的個體主義還限定在承認集體規(guī)范具有獨立力量的框架之內,但是經過60年代的論戰(zhàn)之后,個體主義傾向得到了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認可之后,極端的個體主義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文化意義的理論、集體秩序的理論被徹底拋棄。
從時空背景、基本傳統(tǒng)、理論轉向三個維度考察了本土方法論之后,本土方法論也許可以解釋當理論研究與日常生活相遭遇的時候的尷尬問題。作為學習和從事社會學專業(yè)的人,甚至是擴展到更廣的理論研究中,或許都曾遇到過這樣令人尷尬的情形:當針對某一群體、某種生活方式及生活歷程的研究報告呈現(xiàn)在被研究者面前時,對方可能會用十分疑惑的神態(tài)打量這些文本。因為文本上呈現(xiàn)出來的“生活”與他們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或者與他們的自我認知是如此的不同,或是被描述得極為陌生,他們認不出這就是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甚至會以為研究者根本不懂得他們以及他們的生活。排除必要的研究技術問題等可能性原因,筆者認為,由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立場、視角、知識背景等差異,以理論研究的方式所展示出來的生活圖景,在置身于其中的人看來,必然是“陌生的”。因而,被理解為已經不是對生活本來面目的描述的觀點的提出實屬正常。在本土方法論者看來,在此基礎上所做的解釋,尤其是“對變動不居的人的行動及社會秩序所做的解釋也必然是蒼白無力的”[11],或者說這種理論和方法給出的不是to be(是什么)而是ought to be(應該是什么),這在很多人那里是不能夠忍受的。不過,雖然本土方法論對傳統(tǒng)社會學的進行了種種顛覆,但其本身卻未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超越。根據(jù)本土方法論的思想精義,其與后現(xiàn)代的話語體系或者基本思想相契合,這讓理論本身的悲觀主義色彩愈加濃厚。而在前現(xiàn)代、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相互交織的時代,一個充分復雜的客觀社會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復雜的現(xiàn)象、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迷惑了一大批人,而本土方法論對方法技巧的關注,在某種程度上,在思想上停留于表面,在現(xiàn)實中使人變得更為迷惑。這對于本土方法論的理論發(fā)展而言,是一個挑戰(zhàn),更是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