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澤華 周靜敏(通訊作者)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
同濟大學高密度人居環(huán)境生態(tài)與節(jié)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海市在2005年首次提出了發(fā)展“9073”養(yǎng)老服務體系的設想,構建以居家養(yǎng)老為主(90%)、社區(qū)(7%)和機構養(yǎng)老(3%)為輔的服務模式,這對既有住宅的適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既有住宅存量龐大的今天,住宅的適老化改造是實現(xiàn)居家養(yǎng)老的重要方式,在幫助老年人克服身體機能障礙的同時,使其能夠生活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而能夠將更多的資源提供給身體疾病較為嚴重、生活無法自理或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
我國目前對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的建設并不完善,有記錄的適老化改造研究從2000年后開始,內容涉及改造設計探討、改造需求調查[1,2]和國際經(jīng)驗總結。本文將在現(xiàn)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的需求,在普適調查了解既有住宅現(xiàn)有居住狀況的同時,探究在住戶性別、家庭結構等因素的影響下,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在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適老化改造建議。
本研究前后在上海進行了兩次調查。第一次通過抽樣調查了解城市中老年人對住宅無障礙設施的意見及使用偏好,在了解現(xiàn)狀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調查;第二次為更詳細的入戶實態(tài)調查,選取城市中家庭結構類型不同的老年人發(fā)放調查問卷及實地訪談,分析總結其個性化及多元化需求。
根據(jù)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年人的定義,60歲以上稱為老年人,45~59歲稱為中老年人。中年人在未來即將步入老年生活,對住宅的無障礙設施有一定需求,且該年齡段人群也是未來20年內使用適老化設施的主要用戶,所以將調查對象聚焦于45周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本次調研共發(fā)放問卷66份,對問卷有效性進行篩查后,得到有效樣本62份,具體情況如下:
(1)人員屬性
有效樣本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2,其中以45~59歲的中年人為主,占比90%,60~74歲的老年人占比5%,75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占比5%,其中年紀最大的為92歲。調查對象中房屋持有超過90%都是自購。這些中老年人的工作狀態(tài)中,全職在外工作的占比42%,兼職及在家工作的占比34%,全職在家及退休不外出工作的占比24%。
(2)身體及活動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shù)中老年人(圖1)生活自理有余,且還能為晚輩分擔家務,有一例高齡老年人需人攙扶下床活動,但生活尚可自理(圖2)。相對應的使用輪椅情況,該例高齡老年人外出時需要輪椅,但在戶內可以自理,其他中老年人均不使用。對于中老年人的居家及外出活動屬性(圖3),調查樣本顯示中老年人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較高,有82%的中老年人每天或多或少會進行鍛煉,如比較緩和的晨練、散步、室內運動等,也有外出進行運動,時間基本都在1~4h內;有18%的中老年人很少運動;更有6%的老年人幾乎不出門。
1 老年人身體狀況
2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3 老年人鍛煉情況
4 老年人居住狀況
(3)家庭結構
從家庭結構(圖4)來看,與配偶共同居住的中老年人家庭所占比例最高(73%);其次是與子女合住,占比21%。有39%的家庭孩子在外地讀書,只在節(jié)假日回家;在家與父母同住或就近居住的家庭占比47%,他們每天或至少每周看望一次父母,其中同住的占34%,就近居住保持生活獨立性的占比13%。
對戶內功能空間的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對既有住宅的玄關、衛(wèi)生間和廚房意見較大。調查樣本中有約10%的家庭無玄關,有玄關的家庭中有31%無換鞋坐凳、21%無扶手、13%沒有物品暫放平臺、還有14%的家庭表示現(xiàn)有戶門寬度不夠,輪椅難以通過。對于臥室的評價結果顯示,27%的老年人認為現(xiàn)有住宅臥室隔聲較差;20%認為臥室缺少安全警報裝置;17%認為臥室缺少起床扶手,并表示衰老會導致起身困難,若有相應設施會增加一層保障。
對于廚衛(wèi)空間的評價,無扶手、無坐凳和地材較滑是住戶評價最低的選項。關于衛(wèi)生間的適老化布置(圖5),有30位住戶表示缺少扶手,24位表示洗浴時缺少坐凳,還有13位表示衛(wèi)生間地材較滑、容易摔倒。廚房的評價相對較好(圖6),約1/3的住戶表示比較滿意,意見較大的幾項分別為吊柜高度不合適、無扶手和地材較滑。對于老年人來說,摔倒是在家中最常出現(xiàn)的問題,特別是在容易積水的衛(wèi)生間,老年人會因地面濕滑而摔倒,因此將浴室進行干濕分離極為必要,在實際生活中也可鋪設防滑墊、更換地材、選擇防滑拖鞋等措施來預防摔倒。對于衛(wèi)生間內是否需要設置浴缸,各有38%的住戶持“需要”和“不需要”意見,其余24%的住戶認為無所謂。
就戶內的適老化改動情況,有23戶家庭表示曾經(jīng)做過適老化改動,其中13戶在易發(fā)生危險的地方增設了安全扶手,12戶在玄關處布置穿鞋凳,10戶添加了智能產(chǎn)品如呼叫器、監(jiān)控器等。關于是否有適老化改造的需求調查中,51戶希望改造,占調查樣本的82.2%,超過50%的住戶希望將來在住宅中安裝緊急呼叫設備,其次是設置安全扶手、穿鞋凳和更換防滑地材。
關于住宅的物理性能,老年人最為關注的前三項排序中(圖7),利用平均綜合得分(Σ頻數(shù)×權值)/選擇總數(shù))計算,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中老年人對房間的通風、采光性能最為重視,得分最高為4.94;其次是合理的房間布局,得分為3.48;第三是戶內有適老化設施的選項得分為2.95。在最重要的戶內空間排序(圖8)中,統(tǒng)計結果顯示選擇臥室、衛(wèi)生間、起居室和廚房的人數(shù)最多。經(jīng)計算平均綜合得分發(fā)現(xiàn),臥室得分最高(6.45),其次為衛(wèi)生間(5.13),起居室和廚房緊隨其后,后兩者在得分上相差不大;選擇人數(shù)最少的是玄關空間,得分只有0.1,剩下的房間分數(shù)位于中間。
問卷對未來老年人希望和子女的居住方式(圖9)進行了調查。40人希望和子女就近居??;14人希望和子女在同一個小區(qū)或單元內相鄰居??;還有5人希望與子女合住。同時,對于老年人希望選擇今后在哪養(yǎng)老(圖10)的調查中,有32人希望居家養(yǎng)老,由家人提供生活照料,如有社區(qū)中心的話可由服務人員提供日間輔助照料;有27人希望住在老年公寓,享受更全面的家政、餐飲、活動、醫(yī)療等多項服務,舒適度高,費用也相對較高;還有2人希望住在收費較低、舒適度一般的養(yǎng)老院。
5 住戶對衛(wèi)生間的意見
6 住戶對廚房的意見
7 老年人生活最應滿足的前三項
8 對老年人生活比較重要的空間排列
9 希望未來和子女的的居住方式
10 希望今后選擇在哪養(yǎng)老
11 老年人對住宅樓棟設施的意見
12 所在住宅樓棟是否經(jīng)過無障礙改動及何種改動的情況
對戶內的無障礙設施現(xiàn)狀調查來說,超過80%的住戶希望可以進行戶內適老化改造,但目前只有約1/3家庭實施了改造,還有很多家庭有改造意向但尚未付出行動。戶內空間中,衛(wèi)生間和臥室是中老年人最常使用的地方,其安全性和舒適性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影響,調查中顯示中老年人表示出對緊急呼叫裝置、扶手、防滑地材等無障礙設施極大的興趣,這是未來既有住宅的適老化改造設計中應最先改善的點。在老人與子女的居住方式選擇上,大多數(shù)老人希望和子女就近居住,但各自保持生活獨立,這對今后老年公寓的選址和戶型設計也具有一定啟發(fā),戶型面積不需太大,供獨居或老年人夫妻居住即可,呈散狀分布在城市中會更方便老人與子女的接觸。
在對住宅樓棟無障礙設施評價(圖11)的統(tǒng)計中,調查結果顯示住戶評價住宅缺少電梯的有23戶;評價公共空間無扶手、墻體轉角無圓滑處理的各有18戶;評價沒有入口坡道的有17戶;地面有高差不方便輪椅通過、門寬不夠輪椅通過的各有8戶。選擇其他選項的住戶有提出無障礙設施的設計也要考慮室外空間,目前室外座椅扶手使用不便,若能為不銹鋼材質扶手增加保暖措施會更好。
對于住宅樓棟的無障礙改動(圖12),結果顯示62個樣本中有一半并沒有改動過。在改動過的另一半中,最多的是增設住棟入口坡道(16戶);13個樓棟地面做過防滑處理;9個住宅樓棟增設電梯;8個在危險處增設了公共空間扶手。在細節(jié)方面,6棟住宅抹平了地面高差;4棟拓寬了門框以方便輪椅通過;4棟在墻體轉角處做圓滑處理;還有6棟住宅原有無障礙設施就可以滿足現(xiàn)有使用,無需再進行改造。
對于住宅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施,住戶最關心的是電梯問題,而既有住宅是否能夠加裝電梯還需要現(xiàn)場進行評估后才能確定,且加裝電梯的方式也需要因地制宜。另外對于增設入口坡道、扶手等措施,住戶也較為關心。這些都對今后既有住宅的適老化改造設計有一定的啟發(fā),問題雖小,但若能解決也會為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帶來不少便利。
在了解中老年人居住生活狀況的基礎上,我們選取了老年人獨居、夫妻合住、三代同堂這三種不同的家庭類型進行入戶詳細調查,對戶內各功能空間、管線設備、安全情況等進行了更詳細的問卷調查與訪談,在了解居家特征的基礎上,探討中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需求的差異性。
(1)老年獨居
該案例是一位82歲的獨居老年人,其住宅為建筑面積92m2的兩室兩廳一衛(wèi)(圖13)。老年人的主要活動范圍集中在戶內,平時會出門前往附近的證券交易所。老年人的兩位子女均在上海,日常會前來探望,但很少留宿。該房屋在2007年入住時為夫妻二人,老先生生病后為保證主臥通風,在主臥與衛(wèi)生間的墻體上開了一個新的窗洞,現(xiàn)老先生已去世。
戶內現(xiàn)存的主要問題有:衛(wèi)生間開向樓道的窗對室內環(huán)境的私密性有一定影響,老先生去世后,原先在主臥墻上開的窗洞現(xiàn)在需要使用紙張進行遮擋;客廳與餐廳的進深很長,將陽臺進行封閉改造后,導致餐廳采光變差,白天需要開燈。
由于是個人使用,老年人對房間面積的需求較小,對安全設施的需求則較大,希望戶內能有防滑地材、安全扶手等適老化設施,并迫切地希望能增設智能化安全設備如緊急呼叫裝置,有特殊情況時方便與外界進行聯(lián)系。目前主臥、次臥都有使用,次臥朝北,夏季比較涼快,老年人夏季居住在此;主臥朝南,冬季陽光比較充沛,老年人冬季居住在此。
(2)老年夫妻家庭
該案例的住戶為兩位70多歲的老年人夫婦,2015年入住,住宅建筑面積82m2,實際使用面積64.4m2,套型為兩室一廳一衛(wèi)(圖14)。平時只有老夫婦兩人居住,周末及節(jié)假日會有子女探訪,但子女一般都不留宿。本戶在裝修時做過兩處改造,一處是將廚房原來的平開門改為推拉門,釋放門后空間放置冰箱;二是將衛(wèi)生間原有盥洗室改作儲藏間,并把洗手臺盆移入衛(wèi)生間內。
13 獨居案例平面圖及實景
14 夫妻家庭戶型改造后現(xiàn)狀平面圖及實景
調查時只有兩位老年人在家,經(jīng)訪談住戶覺得現(xiàn)有住宅的主要問題是空間較擁擠。首先是廚房,目前采用L形布局,進深2.1m,裝修時為增大使用面積改造了廚房門,但仍難以滿足兩人并列使用,并排操作尚可。平時老夫婦兩人使用還好,但周末子女一來廚房就人滿為患,局促不堪。其次是入戶玄關,在設計上本來沒有玄關空間,兩位老人用矮柜隔出一塊區(qū)域用作玄關,鞋子、物品就隨意堆在矮柜上,且沒有放置換鞋凳的地方,老年人出入家中會有不便。
在現(xiàn)場走訪時發(fā)現(xiàn),住宅內部的儲藏空間不足,戶內雜物堆放混亂。由于沒有足夠的收納空間來放置物品,客廳內常備一張八仙桌專門用來堆放雜物,而餐桌會在人多時被搬到一旁。另外,陽臺還放置了洗衣機和已經(jīng)不用的老式家具,旁邊種有綠植,顯得擁擠、混亂。由于住戶是兩位老年人,行為活動緩慢,體力和生活習慣難以保證物品居家的干凈整潔。另外,在物理性能方面,兩位老年人對客廳的采光意見較大,同時由于客廳朝北且無法南北通風,冬季陰冷的情況下也沒法曬太陽,所以冬季老年人對客廳的利用率不高。
(3)三代同堂
住房套型是兩室一廳一衛(wèi),建筑面積僅60m2,因男住戶父母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一家5口都居住在此(圖15)?,F(xiàn)在的住房分配是兩位老年人住在次臥、核心兩代住主臥,主臥在入住時進行了改造——將陽臺封入室內,才使得主臥“名副其實”比次臥大。雖然學區(qū)房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但家中目前尚沒有孩子獨立的私人空間?,F(xiàn)在孩子年齡小和父母同住,在主臥與陽臺之間安裝門簾,隔成了兩個空間,陽臺布置可折疊床和書桌供孩子休息、學習。然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一措施必將面臨問題。
該住宅目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戶內人口多但住宅面積有限,使用起來空間局促,同時住戶對空間布局的意見最多。除了缺少孩子獨立的房間外,住戶對現(xiàn)有格局最不滿意的就是衛(wèi)生間面積很小,因為洗面臺位置占用而無法設淋浴房,導致干、濕區(qū)混在一起。而且衛(wèi)生間門材質不防水,自2016年使用到現(xiàn)在底部已有開裂滲水現(xiàn)象。除此之外,由于衛(wèi)生間和陽臺都沒有多余空間,洗衣機被放在本就擁擠的廚房內,空間狹小而不得不垂直置物,所以住戶在廚房墻面內嵌了一個置物柜,以增加收納空間。另外戶內的客廳因面積太小而名存實亡,實際作為餐廳使用,兼具待客作用。
物理性能方面,客廳的自然光照不足,采光只有一扇朝西的小窗,而且由于通風能力不足使得夏天尤其是午后客廳會比較悶熱。另外戶內的隔聲效果也不好,可以聽到上層住戶的腳步聲,在使用情況評分的選項中隔聲的評分最低。
(4)調查及分析總結
通過對3個不同老年人家庭結構的調查,對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如下。
首先,在空間格局方面,老年住戶傾向于大廚房。老年人一般在家時間較長,一日三餐喜歡自己動手,自理有余的還會為晚輩做飯。但調研案例中,狹小的廚房難以滿足老年人使用需求,特別是當有子女來幫忙時,在廚房內難以轉身,所以如果能對戶內隔墻進行改造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利舉措。
其次,老年人家庭的衛(wèi)生間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盥洗、如廁、沐浴在一起雖節(jié)省面積,但干、濕區(qū)混合使得地面容易積水,存在滑倒的隱患。同時,混在一起也難以供多人同時使用,家庭人口多時會產(chǎn)生不便。建議淋浴區(qū)與盥洗、如廁分開,增加衛(wèi)生間的安全使用性能。同時,鋪設防滑地材、增設換鞋凳,并在容易發(fā)生危險的地方設置扶手,適老化設施的布置將有利于老年人的居家養(yǎng)老。
再者,既有住宅的物理性能也極大地影響到老年人的居住體驗,對身體狀況不好的老年人影響更大。在適老化改造中,如果可以加鋪保溫、隔聲材料,采用更好的采暖設備,就能夠在現(xiàn)有基礎上改善隔聲差、保溫差的問題。
最后,老年人家庭物品收納混亂。收納問題是各類家庭的通病,可以通過更換家具、更新設計來解決。
在對中老年人住戶適老化需求進行統(tǒng)計分析的基礎上,介于性別屬性、年齡差異和家庭結構的不同,運用交叉分析比較各自在適老化需求方面的差異,對今后既有住宅改造設計中側重點的把握有一定幫助。
在不同性別屬性的需求層面,“希望戶內采用的采暖設施”(圖16)一題中,中老年男性和女性存在一定差異。54.76%的女性偏重于設置地暖,遠遠超過其他選項;而男性對地暖的偏重程度相對不太明顯,地暖和分體式空調的占比人數(shù)分別為35%和30%,其次是水暖式暖氣片,女性對中央空調的偏重程度大于分體和水暖。在“是否需要浴缸”(圖17)的選項中,男性更傾向于設置浴缸(45%),而女性選擇不設浴缸比例(38.1%)比設浴缸(35.7%)的稍多。對于兩位老年人如何休息(圖18),男性更偏向于分房睡(50%),部分選擇同一臥室、分床睡(35%);女性選擇同一臥室分床、分房以及不分開的程度比較接近,分別為35.3%、35.7%、31%。對于未來養(yǎng)老方式的選擇(圖19),男性中老年人多選擇居家養(yǎng)老(65%)、部分選擇老年公寓(25%);女性選擇老年公寓(50%)的比例稍高于居家養(yǎng)老(47.6%),即使養(yǎng)老公寓的價格稍高,但舒適度上更有優(yōu)勢。性別差異的結果對今后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的設計也有一定幫助,對獨居的老年人和家庭話語權較大的性別群體在改造前應進行相應意愿的收集。
15 三代同堂案例平面圖及實景
16 采暖設施交叉分析
17 是否需要浴缸交叉分析
18 如何休息交叉分析
19 養(yǎng)老方式選擇交叉分析
不同年齡屬性的需求差異性并不算明顯,而扶手、地材是住戶最關心的選項。另外,有關家庭結構的屬性方面,在前述的實地案例調查顯示家庭成員不同會帶來差異,但在戶內無障礙設施方面需求程度存在共性。
對于前文所述的三個案例,可以通過對戶內進行局部小范圍的改造和增設適老化設施來改善現(xiàn)有居住條件:1)空間擴展,既有住宅的臥室、廚房、衛(wèi)生間和局部過道可進行適當擴展,在為輪椅回轉留有足夠空間的同時,也可為未來護理人員的輔助預留一定空間;2)在適當?shù)牡胤桨惭b扶手,如門廳換鞋處、衛(wèi)生間洗浴、座便器周邊等位置,在老年人需要起坐或者下蹲的空間安裝輔助性扶手,供老年人支撐及抓扶;3)戶內選擇防滑材料,特別是廚衛(wèi)空間易積水,盡可能采用干濕分離的方式,安裝的扶手最好也選擇防滑、舒適的材料;4)安裝呼救裝置,衛(wèi)生間和臥室是老年人使用最頻繁的空間,也是事故多發(fā)地,所以安裝緊急呼救裝置極為必要;5)住宅戶外需要注意消除高差,通過設置無障礙坡道、抹平高差等方式方便輪椅通過。
具體到每個案例的細節(jié)中,獨居老年人可在戶內增加防滑地材、設置安全扶手、增加智能化安全設備如緊急呼叫裝置等適老化設施,方便其與外界聯(lián)系。老年夫婦住宅在現(xiàn)有戶內格局下可以進行微調,通過合理規(guī)劃空間和家具設計來解決戶內儲藏空間不足問題;關于住戶對大廚房的需求,由于住宅承重墻的限制,且戶內的隔墻90%以上都不能移動,所以該問題難以解決;至于玄關,可以去掉八仙桌、把餐桌后移,以布置鞋柜和換鞋凳;另外衛(wèi)生間和臥室可適當添加扶手和防滑地材。三代同堂家庭可以增加一些適老化設施如穿鞋凳、智能呼叫裝置等;采用簡約、集成化的家具來盡可能多地收納物品,臥室布置直立式分層的格子架或立柜;衛(wèi)生間將盥洗區(qū)移到現(xiàn)在書架位置,實現(xiàn)干濕分離,滿足多人同時使用;物理性能方面在天花添加吸音材料,減少噪聲影響。
住宅事關民生,有關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我國的老齡化建設才剛剛開始,對既有住宅的適老化改造將是實現(xiàn)居家養(yǎng)老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住宅的適老化改造需要從人的角度來研究,要以居民的生活習慣、居住需求、改造意愿等為基礎,做到“改有所依”。
本研究從普適性和個體性方面進行調查,探討不同性別、年齡、家庭結構的老年人需求,真正從使用者的角度歸納和總結不同家庭結構居住問題的相似性和改造需求的差異性。希望通過本次研究,為城市既有住宅的適老化改造提供資料支持,也為今后的老年住宅設計提供有針對性的設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