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
說來慚愧,作為一名黑龍江人,我一直不知,新中國第一個(gè)完整的省級紅色政權(quán)在北安。
倒也不全然如是。說來,年輕的時(shí)候我是來過北安的。只是歲月的風(fēng)蝕,舊旅之痕和種種的記憶已經(jīng)模糊了。諒是“不求甚解”的緣故,我單知道這里有一家兵工廠,還知道小城中的那家“俱樂部”三個(gè)字是由朱德同志題寫的。僅此而已矣。不過,雖言草率的年輕人行色匆匆不免浮光掠影,但卻恍然記得當(dāng)時(shí)對“北安”這個(gè)名字是頗感興趣的。也曾放懷漫想:在偌大的中國,歷朝歷代,大凡邊陲之地的地名大多都帶一個(gè)“安”字(或者“靖”字)。從這命名的本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們中國人在骨子里是那樣的希望和平,希望安寧,希望生活靖好。這無疑是中國人的民族秉性。如今再推想下來,是啊,這也是中國人民鬧革命,鬧翻身,搞改革開放,追求安寧富庶的幸福生活的源泉與動力啊,更是華夏子子孫孫生生不息的夢想。
八月金秋,驅(qū)車四百里,遙隔數(shù)十載,到享譽(yù)“塞北江南”之美名的北安來,吃的第一頓飯,便是心儀已久的、純粹的、“土得掉渣兒”的“東北飯”。其中有赫赫有名的“三烀一炸”。 所謂“三烀”就是指烀土豆、烀南瓜、烀茄子。所謂“一炸”,就是當(dāng)?shù)厝思蚁碌拇筢u。此醬或用雞蛋和小尖椒炸成,或上鐵鍋蒸制。這樣的醬辣辣的、香香的,在干豆腐上抹上大醬,卷大蔥、生菜、香菜吃,真是香死個(gè)人喲。這是黑龍江邊陲尋常百姓家招待貴客之必備。此外,應(yīng)了時(shí)令,或有從野河撈來的寸把長的炸小河魚,香噴噴的開花饅頭,膨化的大發(fā)糕,黏稠的蕓豆大 子粥,胖乎乎的野菜大包子。吃的時(shí)候我就在想啊,當(dāng)年那些從延安來到北安的195名的干部們,到這里吃的第一頓飯,一定也是這兒的地方名菜“三烀一炸”吧?我不計(jì)瑣碎,詢問了北安博物館的邊館長,“當(dāng)年延安來的干部們一定吃得很香吧?”他說,“何止是很香,當(dāng)年,這些延安的干部到了這里以后,哇,看到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驚訝得不得了呢。”的確,是延安精神鑄就了他們革命的靈魂,是北安的大豆高粱和烏裕爾河的水讓他們有更高的工作熱情,更大的革命干勁兒,為紅色基因的傳承,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和當(dāng)?shù)氐母咐相l(xiāng)親一道,做出了共和國之革命史、開拓史、奮斗史上最偉大的貢獻(xiàn),使得北安人民因此成為了最早沐浴新中國第一縷絢麗曙光的幸運(yùn)兒。
人在北安,所見兼所聞總有諸多感慨,正所謂人生易老,而天難老?。〗裰卑?,名副其實(shí),果然呈一派祥和安泰的氛圍。如此之風(fēng)度,嘗說是天賜,莫如說是延河與烏裕爾河兩河流域的交匯與潤養(yǎng),是紅色血脈與中國夢的傳承與求索,才成就了這一代代北安人開拓之精神,奮發(fā)之勇氣,創(chuàng)造之氣質(zhì),圓夢之追求,才使得這座美麗的“塞北延安”,成為了一座豪放不失娟秀,純樸不失時(shí)尚,秉承不失進(jìn)取之風(fēng)的城廓。
踐躋此境,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觀樓宇,賞噴泉,處處煥然可觀。一路上,榆柳參差掩映,楚楚媚人的花海相簇,既至欣然也。望之迷人的小城有如此格局,又如此的謙然不動聲色,儼然春風(fēng)拂面,讓人放松,讓心愉悅,自然知道這背后的工作是怎樣的艱難,要付出怎樣的智慧與心血。只是,“延安精神”還在此流傳么?想到此,心中不免掠過一絲擔(dān)憂來了。不料想,竟是一樁芝麻大的小小俗事,打開了我的心鎖。同行的老友腰間的皮帶松不上勁兒了,便行百步,就迎躉進(jìn)路邊的一家商店,請售貨員為“工作”不佳的皮帶再打三個(gè)孔。售貨員說:“還是多打幾個(gè)吧,現(xiàn)在的人呀都在減肥,有備無患?!崩嫌训共辉诤醵嗷◣讉€(gè)打孔錢,何況人家又是好意,人在他鄉(xiāng),和氣為上,便爽快應(yīng)允。售貨員給他的腰帶打了四個(gè)孔,預(yù)留了一個(gè),且不收費(fèi)。有道是“一斑窺全豹”,如此看來,北安的延安精神還在呀,還是那樣的深入人心,北安人仍在自覺、自信、自豪地代代相傳著……
殷勤昨夜三更雨,秋煙漠漠雨蒙蒙?;赝麑庫o豐饒的小城,總有萬千的感慨橫亙在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