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南安毓元中學(362300)
托物言志類散文的作者要借助一定的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閱讀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更要引導學生挖掘出“物”的內在的“神”。 “形 得 而 神 自 來 焉 ”,這樣才能深 入 體 會 文 章 內 容 。教學中,我設計這樣的問題:課文中多次描寫小桃樹“沒出息”,請結合具體的選段仔細分析;“沒出息”的小桃樹身上有著怎樣的可貴精神?
學生閱讀后交流:
“它長得很委屈,是彎了頭,緊抱著身子的。第二天才舒開身來,瘦瘦的,黃黃的,似乎一碰,便立即會斷了去。”“委屈”寫出了小桃樹長得瘦弱、長得丑;“彎了頭”“緊抱”把小桃樹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桃樹的委屈、可憐、瘦弱的情態(tài);“瘦瘦的”“黃黃的”分別從形體和色彩角度寫出了小桃樹的瘦弱。
“它長得很慢,一個春天,才長上二尺來高,樣子也極其猥瑣?!睂懶√覙涞纳L狀態(tài)猥瑣。
“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兒單薄得似紙做的,沒有肉的感覺,沒有粉的感覺,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蒼白白的臉,又偏苦澀澀地笑著?!睂懶√覙涞幕▋翰幻?,花瓣單薄瘦弱。
以上是從形態(tài)、色彩寫出了小桃樹的“沒出息”(小桃樹長得丑、長得瘦弱)。
它長在角落里卻能“拱出嫩綠兒”,一個“拱”字寫出了小桃樹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頑強生長。
綜合閱讀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綜合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擺在重要位置,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閱讀機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使學生閱讀能力得以提升。
小桃樹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掙扎起來,一樹的桃花,一片,一片,濕得深重,高高的一枝兒上,竟還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嫩黃的,嫩紅的,在風中搖著,卻沒有掉下去,在風雨中,它勇敢地與風雨搏斗。
所以,這是一株外形瘦弱,卻能與艱難困苦頑強斗爭的小桃樹。
通過這三個問題,學生自主學習,由形而神充分感悟文本中關于物象的描寫,把握所托之物的特點,為理解作者情感作了良好的鋪墊。
托物言志散文善于通過對景物的極盡描述來抒發(fā)作者的主觀感受和生活情懷。根據托物言志散文的這種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探尋作者情感抒發(fā)和深化的過程。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文章哪些地方表現出“我”對小桃樹的深情?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我”的態(tài)度和情感的句子,品味交流。
學生討論交流:
“是我太愛憐它嗎?是我愛憐得無所謂嗎?”文章一開頭就飽含著對小桃樹的深情。
“可憐它年紀太小了,可憐它才開了第一次花!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萬般地無奈何?!笨吹叫√覙湓陲L雨中掙扎,痛苦而又無可奈何。
“我卻不大相信,執(zhí)著地偏要它將來開花結果?!薄拔艺f,我的夢是綠色的,將來開了花,我會幸福呢?!碑敵跏菓阎芙o“我”帶來幸福的深情,讓它蓄著我的夢種下了它,所以偏愛它。
“我忍不住幾分憂傷,淚珠兒又要下來了?!币姷剿L得孱弱,開得慘淡,“我”心里難過。
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株 “沒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樹與作者特殊的情感關系,由物及情,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是理解散文托物言志的第二步。
托物言志類的文章中的物是作者的情思感悟與某種外物自身特性的自然契合與溝通。我們要認真品讀語言文字,結合作者的寫作意圖,找出所托之物與所贊美的對象之間的相似點,領會作者所要寄托的情懷?!兑豢眯√覙洹返恼n后閱讀提示寫道:“文章敘述了小桃樹的身世,同時暗寫了作者自己的經歷,小桃樹是他二十便懷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夢的化身—我的小桃樹就是另一個我?!币赃@個提示為切入點,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思考:小桃樹的生長過程和作者的人生經歷有哪些相似之處?(提示:可從成長環(huán)境、成長經歷來思考。)
二者的成長環(huán)境惡劣:小桃樹生長在院子的角落里,見不到多少陽光。作者則生長在農村,到城里后才發(fā)現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測作者最初在城里的成長環(huán)境不盡人意。
二者的成長經歷類似,充滿磨難:小桃樹出土后被人嘲笑,被豬拱折過,還險些被砍掉。小桃樹開花時,即遭受了風雨的摧殘,枝條被搖撼,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顏褪盡。而作者同樣也遭受生活坎坷:作者要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yè)時,卻發(fā)現太幼稚天真了,經受著人生挫折。
經過交流,學生由花及人,由小桃樹到“我”去思考,明白了“小桃樹”就是另一個“我”,小桃樹的坎坷命運,與作者個人奮斗歷程的艱辛,是有著相同的運行軌跡的。作者是將自己掙扎迂回力求超越平凡、擁抱幸福的奮斗歷程隱藏到了小桃樹的生命圖景中,化身成為“夢”的精靈。這樣理解,課文明暗雙線交織、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就更加明晰了。
散文中的抒情和議論是對摹寫事物的認識評價和感情升華,是畫龍點睛之筆。它們增強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強化了文章的主題,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深入分析散文中的抒情、議論,有助于通過形式理解文章的內容、主旨。所以,我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僅僅在寫小桃樹嗎?作者想通過小桃樹來表達什么情懷?結合文中議論抒情語句來體會。以此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小桃樹的深刻內涵,把握主旨。
學生們討論、交流:作者不僅僅是在寫小桃樹。
“將桃核埋在角落的圖里,想讓它在那兒蓄著我的夢”、“我說,我的夢是綠色的,將來開了花,我會幸福呢”、“這花兒莫不就是我當年要做的夢的精靈嗎?”從這些句子可見小桃樹寄托著作者的幸福和希望。作者種下他時,蓄著自己的夢”,寫小桃樹及小桃樹開花,表現的是作者在執(zhí)著地追求夢想。
“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我的小桃樹?。∥以撛趺锤屑つ?,你到底還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會開嗎?你會開嗎?你開的是灼灼的嗎?香香的嗎?我親愛的,你那花是會開得美的;而且會孕育出一個桃兒來的;我還叫你是我夢的精靈,對嗎?”小桃樹使作者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看到了希望,使作者明白不屈不撓的奮斗會戰(zhàn)勝磨難,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未來。
找出這些議論抒情的句子,學生們總結:本文托物言志,通過描述一棵小桃樹曲折艱難的生長過程,贊頌了與生命抗爭的頑強精神,并借小桃樹抒寫作者的情志、理想,面對生活的困苦和磨難,要頑強地斗爭、不懈地追求。這樣,文章飽含的深刻內涵和主旨也就水到渠成的理解了。
通過《一棵小桃樹》這堂課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明白了所托是何物,為何要在所托之物上傾注飽滿的筆墨和感情,“所托之物”與所言之志間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言的是何志。進一步建構起“托物言志”的知識樹,加強學生對托物言志手法的掌握,提高學生對“托物言志”類散文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