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瀾教授好課五實論(扎實、充實、豐實、平實和真實)認為,一堂好課應是一堂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態(tài)下的、有待完善的課?!镀胀ǜ咧姓Z文新課程標準(2018年版)》亦強調(diào)核心素養(yǎng)和文化傳承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實施建議上還提出“探究信息化背景下教與學方式的轉(zhuǎn)變”。在此視閾下的教學設計,筆者總結(jié)出巧與實的策略,下面以《燭之武退秦師》教學為例具體闡述。
作家賈平凹推崇:“話有三說,巧說為佳?!毙抡n標指出:“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以往的文言文教學往往會割裂“文”與“言”之間的關系。
所謂巧“言”實“文”,“言”在“文”中游。如有些學生不能理解為何燭之武只身赴險,他是如何去的?夜縋而出!“縋”,左邊一個絞絲旁,右邊一個追字,意指他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往下吊著去的,且孤身一人深入虎狼之秦,義勇精神溢于言表。引人入勝,懸念過渡,架橋搭梯,行云流水。如過渡到探究問題“揣摩燭之武鄭伯等人對話”時,教師可預設師生對話如下。師:“如今兵臨城下,間不容發(fā),鄭國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何以見得?”生:“晉軍涵陵,秦軍氾南?!睅煟骸班崌撛趺崔k,戰(zhàn)?”生:“實力懸殊,打不過?!睅煟骸疤樱俊鄙骸芭艿昧撕蜕信懿涣藦R。”師:“降?”生:“尊嚴何在?”師:“《孫子兵法》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帽淖罡呔辰缡鞘褂弥\略勝敵人,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其次是挫敗敵人的外交;再次是擊敗敵人的軍隊;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于是定下計策,瓦解秦晉聯(lián)軍。誰能擔此重任?佚之狐推薦了燭之武?!比绱藢W生方可進一步理解鄭國之難、燭之武之智,為探究人物個性做鋪墊。
言文并重,重“言”更重“文”。教師可利用信息平臺讓學生自主完成字詞檢測與答案核對以及拓展閱讀,在明確個性、共性問題后根據(jù)新獲學情進行二次備課,于課堂集中答疑,留下充足時間讓學生提升“文”的認知深度和廣度。如將課外閱讀材料《春秋打仗講“禮”,不以陰謀狡詐取勝》上傳至信息平臺,讓學生限時閱讀,課堂上教師再總結(jié):貴族精神——多指物質(zhì)富有且精神高尚偉大的族群,它的內(nèi)涵——誠實守信、知恥自尊、忠于職守、堅守道義、不恃強凌弱、不乘人之危、不貪戀權(quán)財、不忘恩負義。①有的依然恪守道德準則,維持貴族精神,如晉文公;②有的漸漸背離貴族身份,拋棄規(guī)則精神,如晉獻公、鄭靈公、楚靈王、齊莊公等;③有的搖擺不定,與貴族精神忽離忽即,如秦穆公。還可開設相關校本課程——“道聽‘圖’說”時評微課程,如聯(lián)系2018年8月21日高鐵“霸座”事件與貴族精神對比進行微作文訓練,讓學生明了貴族精神這一中華民族特有的國魂,弄潮當代之時亦不忘先輩丹心,更能引導學生關注時事,與古今中外人士進行靈魂對話,有助于滋養(yǎng)學生的寫作土壤,開啟那汩汩的語言和思想之泉。
思維導圖顯神通。所謂“思維的發(fā)展”,指的是直覺、形象、邏輯、辨證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課堂問題探究應有一主旋律。如讓學生圍繞標題《燭之武退秦師》,分層概括內(nèi)容,完成思維導圖。示范如下:
退秦之因①無禮于晉②貳于楚
③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退秦之中①以退為進——化解敵意(動之以情)
②闡明利害——動搖秦伯(許之以利)
③分析歷史——挑撥秦晉(引史為例)
④推測未來——勸秦謹慎(曉之以理)
退秦之果①與鄭人盟②使戍之
此舉不僅可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讓思維可視化,還可激起更多的語文智慧火花,讓課堂更“豐實”。
模擬情境,激發(fā)表演,隨文入境,巧設任務。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下獲得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巧設任務群情境,即將探究人物個性、情節(jié)把控與文言運用相結(jié)合,輔以課本劇表演和情境圖片。
情境任務(1):分角色朗讀,請揣摩對話,品味潛臺詞,在橫線處填上表示人物情態(tài)或心理的詞(限文言),并說明理由。
例如:“(燭之武)(欣然/慨然)許之”,理由:燭之武臨危受命,顧全大局;勇赴國難,深明大義?!柏羁钊?誠然言于鄭伯曰”,理由:慧眼識才、誠懇薦才?!盃T之武婉辭曰”,理由:懷才不遇、英雄末路?!班嵨墓?汲汲然曰”,理由:屈尊自責、急切求才。配以人物場景圖文,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深刻理解人物性格、心情和命運,并讓學生嘗試運用文言展示人物情態(tài)或心理,一舉多得。
情境任務(2):如果你是秦伯,燭之武用哪些事實和事理就能說服你退兵?你認為哪一步最關鍵?
第一步:“鄭既知亡矣”,人性是有弱點的。他一上來就示弱,秦伯勢必會想,“你既然知道要滅亡了,還找我說什么呢”,會讓他把話說下去??芍^“以退為進,化解敵意”。
第二步:“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君亦無所害?!鼻夭隙ㄋ较孪耄澳阏f沒好處就沒好處,誰信你呢”。他繼續(xù)說,如果你把鄭國滅亡,就會增強你對手的實力,你的力量也就相對削弱了。而后以利相誘,可讓鄭國作秦國補給站??蛇@時“秦伯”還有可能想,“你說的也沒錯,但是我跟晉文公是有盟約的,這樣做恐怕不好吧”。
到了第三步:“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之所知也?!薄皣L”字表示曾經(jīng)的意思,可見燭之武這時開始分析歷史了,他說那個晉文公早上借助你回家晚上就準備來防備你。挑撥秦晉關系,毀掉秦晉聯(lián)盟。第四步:“夫晉……唯君圖之。”最后,燭之武預測了鄭國滅亡后各國的政治格局。鄭國一旦滅亡,晉國就會向西擴張自己的領土,勢必要侵犯秦國,這對秦國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勸秦謹慎。依此類推,總結(jié)假想為秦伯的體驗,燭之武最關鍵的一步——點明利害,抓住秦伯趨利避害的心理特點,一害一利之間說明亡鄭是有害處的,存鄭是有好處的。他就是這樣動之以情、許之以利、以史為例、曉之以理,最終成就了這名傳千古的傳說。學生假想自己為秦伯,才能設身處地與燭之武進行時空對話,理解燭之武的高明,在此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情境任務(3):讓學生穿越歷史的塵濤煙霧,回到當年之鄭國,替鄭國仿寫一段授予燭之武之“感動鄭國”頒獎詞。學生在語言實踐中自覺用簡潔、凝練、高雅的文言表達內(nèi)心感受,暗合學習文言的旨歸。
綜上所述,新課標視閾下的教學設計之巧與實策略——巧言實文、巧用小導圖、巧設任務群情境,三者相互滲透,讓學生敢說會說巧說,使真語文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