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范
(焦作師專覃懷文化研究院,河南 焦作454000)
歷史深處焦作的榮光與文明,不僅僅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華夏文化卷帙浩繁中需要珍視的寶藏。為繼承和弘揚焦作歷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奮力鑄就懷川文化輝煌,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殷切的關懷下,在各縣(市、區(qū))及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我們對焦作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進行了全面挖掘和梳理,編纂出版了這部《焦作文化大典》。
焦作,古稱覃懷?!渡袝び碡暋烽_篇記載的就是這里?!队碡暋氛f,大禹治水開始于壺口、梁地與岐地,接下來就是“既修太原,至于岳陽,覃懷底績,至于衡漳”,“岳陽”和 “覃懷”,指的就是今日之焦作。這里是大禹治水中治理的第一個被洪水吞沒的平原川地,在這里,大禹與他的子民,積累了治理洪水與社會人心的寶貴經驗,并向漳河流域及天下九州推廣。因而,焦作遠在夏代就是全國各地學習的榜樣。
文化之根扎在民族歷史很深很深的地方,就可以說是最接近于民族文化的源頭,這里就是華夏文化的搖籃與故鄉(xiāng)。這是我們充滿自信地編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一。新時期焦作的發(fā)展是喜人的。得天獨厚的懷川大地,天象與物候的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地理環(huán)境的闿闔攸敘,引移陰陽;靠山山明,臨水水秀,出產豐厚,人勤地功;在全省乃至全國,是工農業(yè)發(fā)展、高科技落地生根以及文化旅游養(yǎng)生等領域的重鎮(zhèn)。這是我們充滿自信地編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二。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的記載,為我們提供了編纂《焦作文化大典》的脈絡:“惟此區(qū)域,號稱舊郡,舜、禹懷覃之地,殷、周畿甸之土。晉啟山陽,鄭錫河后,隸趙稱都,入魏為鎮(zhèn)。及秦吞六雄,跨有四海,罷侯置守,一統九服。項羽改名殷國,漢高復立為郡,自茲以還,為河內下邑。……北通燕趙,堂堂之風相洽;南引鞏洛,穆穆之化□清。西瞻軹塞,則連山萬疊;東望平皋,則廣野千里。長河帶其前,太行限其后,□□之□混□,舳艫之所湊集,頗是一都之要害,實為三魏之逵道。若其沇、湨雙吐,丹、絕并納,勢等周原,美齊陸海。袂散成帷,人縈若繡,禮樂尚繁,風儀未革。”這是我們溯流而上,找到的自然焦作,歷史焦作,文化焦作。也是我們充滿自信地編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三。古往今來的焦作,應該為當今焦作人所熟知,為中原人所深刻認識,為中國人以及全人類所了解。這是我們充滿自信地編纂《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之四。我們還可以歷數更多編纂與出版這部《焦作文化大典》的理由,總而括之,在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一個時代明媚而又歷史光榮的焦作夢,應該融合在偉大的中國夢之中!
《焦作文化大典》是一部多卷本叢書,其中文物考古、各種文獻資料之于焦作的歷史文化記憶,是支撐這部《焦作文化大典》的基礎性工程。叢書以自然而人文的邏輯,展示了古老又年輕的懷川,客觀地再現了一個自然地理的、歷史人文的、既有歷史縱深又充滿時代活力的焦作。
所謂“典”,一指文獻被尊為準則與規(guī)范的書籍;二指常道、法則、法令、制度;三指古樸的盛大禮儀;四指后人應該學習與繼承的經典歷史事件與故事等等。宗其意旨,溯其源因,所謂“典”,是一代代人應該學習的準則與規(guī)范,應該借鑒與繼承的人生規(guī)律與社會規(guī)律。
《焦作文化大典》是對焦作具有時代意義的歷史性闡釋,也是對一方水土具有時代眼光的歷史性理解。將古今融為一爐的時候,今日焦作,不僅僅會閃躍出時代光彩與盛世文明,同時也會彰顯出歷史厚度與文化自信。
中國歷史在焦作遺留下來的歷代遺址,與今人息息相關的眾多文物、遺存,自然而然會引導我們后人,去感受與理解曾經在這里生活過的焦作人,去感受與理解他們曾經行走人世的立足點、思維方式的出發(fā)點與行為方式的落腳點。數千年焦作人居住過的邑址、勞作的土地、做工的工坊、馳騁的疆場,以及祭祀場所、宗教寺觀等等,曾經被先人弄出的那些聲響和著繚繞的裊裊香煙,千古一脈地延續(xù)至今,是對一代代焦作人生于斯、當用于世的某種啟迪與慰藉,或者是某些激勵與警示。一件件出土的陶器、瓷器、漆器、兵器、祭祀器具,以及煮飯用的灶臺、灶具,陪葬的陶倉樓等等,大音希聲地告訴我們,一代代焦作人從遠古一路走來,潛移默化里形成的做人規(guī)則、規(guī)范與為人處世的方式。
一方水土有據可考的遠古先人,縱橫捭闔的歷代焦作名人,在各個歷史時期,曾經有血有肉地活著,是今天焦作人生生不息的呼吸與體溫,是新時代焦作人不竭的生命活力與創(chuàng)世精神的底色與靈魂。從神話人物、傳說人物到文獻記載人物,如卜商、竹林七賢、司馬家族、韓愈、李商隱、許衡、何瑭、朱載堉、曹謹、宋學義等,我們能夠感受到焦作人自古迄今依然挺立的人格與積極用世、為國家與民族建功立業(yè)的深刻內涵。在堅持弘揚主流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我們客觀選擇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臧否歷史人物,保持歷史面貌,以供后人記取與再認識。
一方水土與一方人的相依相存,相互認識,相互理解,進而相親相諧,在歷史的焦作與當代的焦作,最大化地實現了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一代代懷川人的勒石留青,穿越時空地講述著后續(xù)子孫應該記住的焦作故事,在追求精神文明的同時,對物質文明的追求,是一代代焦作人形成的價值體系。山水環(huán)抱的焦作,陳陳相因著一方人的約定俗成,既是具有歷史性的焦作表達,又是焦作人的目光成長與智慧積累的生命活力?!榜麘训卓儭崩锏囊粋€“績”字,是焦作人重視教育文明與科技進步的源頭,熱愛生活,追求進步,善作善成,久久為功,是一方古老熱土彌足珍貴的優(yōu)秀傳統。
這里是河洛文化的故鄉(xiāng)。太極易理的濫觴,不僅僅使這里誕生了享譽海內外的太極拳,更是因了歷史的焦作,在人類文明的童年,就洞悉陰陽,深諳辯證,漸漸形成了看待世界的哲學體系。
“盛世修典”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督棺魑幕蟮洹返木幾肱c出版,恰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新時代焦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譜寫建設“四個焦作”、躋身全省“第一方陣”,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關鍵時期。好事遇上了好時代,才是把好事辦好的先決條件。正是時代賦予的這種機遇,才使我們得以完成編纂出版這部《焦作文化大典》的光榮使命。
《焦作文化大典》的編纂與出版,是各種資源整合的結果。首先是對中國古籍文獻出版部門的遴選,進而是對古籍文獻的遴選。所選文獻首選影印線裝文獻,找不到線裝影印版的時候,才選擇當今高規(guī)格出版部門出版的鉛印版文獻。其次是組織高規(guī)格的編輯委員會。再次是遴選有責任心、有深厚文化積累的當地學人和專家,直接參與各卷的編撰。四是為編纂人員提供學術條件、組織條件和物質條件,確?!督棺魑幕蟮洹返捻樌蓵统霭妗?/p>
作為一部地級市的文化大典,《焦作文化大典》沒有成例可以參照與遵循,在如此廣泛的領域和眾多的學科中,對焦作文化資源進行空前規(guī)模的調查總結和挖掘整理,一定會留下許多不足與遺憾。敬請廣大專家學者與讀者匡扶與指教。我們會在舛訛與不足之處定睛虛懷,在日后可持續(xù)的研究空間和修訂再版時一一訂正與完善。
為了多角度展現《焦作文化大典》的內容,我們在圖書中加載了相關人物的視頻二維碼。這樣,不僅增加了這套書的內容含量,也積極地融入新媒體發(fā)展,為圖書增值添彩。通過紙質與電子圖書融合發(fā)展優(yōu)勢,更好地弘揚和傳播焦作歷史文化。
《焦作文化大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全市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的重點項目。由于市委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編委會的精心組織與實施,辦公室的具體指導與安排,省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與書稿評審,全市數十位各學科專家學者參加編纂,全市宣傳、文化、藝術、新聞、科研、高校、圖書、博物、文物考古、旅游等部門鼎力支持,《焦作文化大典》才得以面世。在《焦作文化大典》與廣大讀者見面之際,我們向所有付出心血汗水、來自方方面面關心支持它的同志、朋友,部門與單位,致以誠摯的謝意!
(注:本文為作者于 2018年1月 19日為《焦作文化大典》撰寫的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