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楚人 楚國 楚文化

2019-03-02 18:38:46魏強魏錦珺
武漢廣播影視 2019年10期
關鍵詞:楚文化楚國湖北

魏強 魏錦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的首要前提是:要有文化自知。對自己國家,自己民族的文化不知不懂,或知之甚少,懂之很淺,那就根本談不上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而孕育湖北、武漢文化精神的就是博大精深的荊楚文化。那么,什么是荊楚文化呢?盡管學術界成果斐然,但大眾卻知之甚少,懂之不多。為此,本文以“楚人楚國楚文化”為題,簡略地說說“什么是楚文化”。

楚人從哪來

樹有根,水有源。我們說楚國就要從楚國人的祖先說起。楚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他的長詩《離騷》中開頭就宣稱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我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高陽氏是五帝之一,叫做顓頊。這樣說來,楚人的始祖也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黃帝。高陽氏的后代重黎在帝嚳時擔任火官,能夠光融天下,所以,被賜為祝融氏。重黎死后,他的弟弟吳回繼續(xù)擔任火官,仍就稱為祝融氏。吳回的兒子叫陸終,娶了北方強大部族鬼方氏首領的妹妹為妻,生了六個兒子,獲得了八個姓,歷史上稱為祝融八姓,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姓羋,從此楚人的后代都以羋為姓。祝融擔任火官時,居住在鄭(今河南新鄭)。他的許多宗族則居住在以鄭為中心的附近地區(qū),到季連時范圍更大了,祝融八姓意味著這時的祝融氏已經(jīng)形成了八個部落分別獨立活動。他們分布在黃河中游和湖北北部地區(qū),中心還是鄭。季連這一部族活動的范圍則在鄢,離鄭很近。當時的中原地區(qū)宗族林立,爭斗慘烈。羋姓的楚族大約在夏代末或是商代前期被迫從北向南遷移,輾轉(zhuǎn)遷徙到今河南西南部和湖北北部的一帶“楚蠻”居住的南鄉(xiāng)。“楚蠻”是當時中原民族對南方民族的泛稱(也是貶稱),地域大致在長江與淮河之間,“楚”本指一種多刺的灌木,別名“牡荊”,轉(zhuǎn)義則為地名和族名。又可以與“荊”字連用。這就是所謂“荊楚”或者是“楚荊”的來歷。楚人的先民與楚蠻為鄰,日子長了,也被中原民族當作楚蠻看待了。楚人南遷之后,仍然受到商王朝的不斷進攻,日子艱難維系。一直到了商朝末年或西周初年,楚族出了一個很有作為的首領鬻熊,這才使楚族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舞臺上嶄露頭角。鬻熊領導下的楚國,臣服于商朝,但和周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那時候的商朝國君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紂王,面臨的是日益嚴重的政治危機。而原居住在渭河平原的周族,正在蓬勃興起。周族首領西伯姬昌,即后來的周文王,成為商王朝一個強大的對手。在這種混亂的形勢下,為了求得楚族的生存與發(fā)展,已是九十高齡的鬻熊決定率部投靠周族,并親自謁見西伯姬昌。經(jīng)過一番交談,西伯姬昌對鬻熊大加贊賞,用作謀臣,像對待老師一樣尊重他。后來,他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許多功勞,大大提高了楚族的聲威,也就成為楚國歷史上又一位德高望重的首領。從此,楚人便以熊為姓了。周朝推翻商朝之后,為了賞賜開國功臣的后代,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孫熊繹為楚君,號子爵,所屬的部族為楚國。其實周王的分封并沒有另外賞賜給楚國什么,只不過是承認楚國存在的既成事實,給了一個封號而已。但這卻是楚國第一次獲得中原天子的封號。有了國號,有了國土,楚國就這樣正式誕生了!

楚國在哪里

說到楚國,楚國到底在哪里呢?當年,楚國雖然有了國號,但也就是個部落集團,國都設在丹陽(今天河南西南的淅川縣下寺)。隨著族人的不斷繁衍與增長,國君熊繹只好親自帶領楚人在荊山北和東麓一帶搞開發(fā)。這里山勢起伏,土質(zhì)貧瘠。左傳記載他們“蓽路藍縷以啟山林”。所謂蓽路,是說就地取竹木做成木車;所謂藍縷,就是用麻布條做衣服。盡管日子過成這樣,但他們還是樂觀進取,堅持與天斗,跟地斗,披荊斬棘,辟地開疆,努力地建設著自己的美好家園。慢慢地,楚國人口增多了,疆域擴大了,經(jīng)濟也發(fā)展了。到熊渠為王時,他憑借已經(jīng)強大起來的軍事實力,首先打敗庸國,又乘勝打到鄂國,占領鄂地,獲得了大冶銅綠山豐富的銅礦資源。這一下,楚國制造兵器不愁了。后來熊通繼位,三次攻打強大的隨國,將其臣服,然后自封為楚武王,威震江漢。楚文王執(zhí)政的時候,他毅然決定:遷都!把國都從丹陽遷到郢(今天湖北荊州)。這里南有長江天險,上控巫、巴,下連吳越,直通中原,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郢便成了楚國歷史上長達400年之久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在楚成王繼位以后,他和他的后入帶兵到中原,跟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三個大國的霸主,打了三場大戰(zhàn),拉開了楚國爭霸中原的序幕。最厲害的要數(shù)楚莊王,他揮師北上,飲馬黃河,在周天子的南郊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同時大膽地問周王室的九個鼎有多重?這一問,嚇得周天子直發(fā)抖:鼎是歷代王朝政權的象征,敢問鼎重,分明是要取他的王位而代之啊……當然,楚莊王只是嚇唬嚇唬了他,卻移師奮力擊敗了強大的晉國,第一次成為了中原的霸主。再后來,楚國又出了楚昭王、楚惠王、楚宣王、楚威王等等有作為的君主…… 楚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八百余年間,先后吞并和臣服了50多個諸侯國和附庸國,國土以湖北的全部和湖南、安徽大部、江西與河南小部為中心,最大時,占有今天的湖北、湖南全境,安徽、江蘇、浙江、上海(春申君屬地)大部和陜西、四川、重慶、江西、山東的部分地區(qū),政治影響更是遠播廣西、廣東、云南、貴州,成為疆域最為遼闊的諸侯國,雄居“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之中!盡管最后被秦國滅亡,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最后,楚人陳勝、吳廣帶領農(nóng)民起義軍推翻了短命的秦王朝,楚人劉邦建立了立國四百余年的大漢王朝。

什么是楚文化

楚文化,也稱荊楚文化,是我國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理解:楚文化是楚人在楚地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作為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態(tài),從斷代的靜態(tài)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以當今湖北地區(qū)為主體的古代荊楚歷史文化;從發(fā)展的動態(tài)角度看,它不僅包括古代的歷史文化,還包括從古到今乃至未來湖北地區(qū)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因此,“荊楚文化”也可以理解為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有專家將其內(nèi)涵概括為十大系列:一是炎帝神農(nóng)文化 楚人由中原往南遷,中原楚人的先祖是黃帝,而南方土著楚人的先祖則是炎帝,所以說楚人是標準的炎黃子孫。湖北隨州、谷城和神農(nóng)架是炎帝神農(nóng)的主要活動區(qū)域,在這里,炎帝神農(nóng)遍嘗百草,為民治病,發(fā)明農(nóng)業(yè),教民耕種,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標志著中華文明從漁獵時代向農(nóng)耕時代過渡。二是楚國歷史文化 楚國作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國和強國之一,在8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成果。楚國獨步一時的青銅鑄造工藝、領袖群倫的絲織刺繡工藝、八音齊全的音樂、偃蹇連蜷的舞蹈、巧奪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藝、義理精深的哲學、汪洋恣肆的散文、驚采絕艷的辭賦、恢詭譎怪的美術,都是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代表同期的最高水平。三是秦漢三國文化 秦漢時期的湖北地區(qū)是當時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夢古澤、睡虎地和龍崗秦簡、張家山漢簡、漢明妃王昭君、漢光武帝劉秀、文學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資源。湖北境內(nèi)還是魏、蜀、吳三國犬牙交錯、激烈爭奪的“四戰(zhàn)之地”,古隆中、赤壁、烏林、長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區(qū)是三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四是清江巴土文化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熱情、質(zhì)樸、勤勞、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優(yōu)良的民族素質(zhì)。其婚喪習俗、歌舞曲藝、飲食服飾、建筑交通等構(gòu)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鮮明特色。五是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眾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資源。武當山、荊山、大別山、大洪山、齊岳山、九宮山和黃梅五祖寺、當陽玉泉寺、來鳳仙佛寺、漢陽歸元寺、武昌寶通寺以及荊州天星觀、武昌長春觀等眾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鐘祥明顯陵等名勝古跡,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六是長江三峽文化 長江三峽是中國最壯觀的峽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峽谷之一,還是舉世聞名的水電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其舉世雄奇的自然風光、色彩斑斕的人文景觀、神秘浪漫的神話傳說和峽江兩岸奇特的風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濃厚峽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構(gòu)成了三峽文化的鮮明特色。七是地方戲曲文化 漢劇角色齊全,長于抒情;楚劇語言質(zhì)樸,鄉(xiāng)土氣息濃厚;黃梅采茶戲唱腔豐富,感染力強;荊州花鼓戲,聲腔優(yōu)美雅俗共賞。說唱藝術有湖北大鼓、湖北評書、漢灘小曲、漢川善書等,豐富多彩。八是民間藝術文化 宜昌夷陵區(qū)的民間版畫、安陸的民間漫畫、丹江口伍家溝村的民間故事、黃梅縣的桃花和木版年畫、陽新的布貼、通山的木雕等,在省內(nèi)外具有廣泛影響,這些地方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九是江城武漢文化 武漢地處兩江交匯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早在商周時期就是南方連接中原的戰(zhàn)略據(jù)點。以商代盤龍城為標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漢積淀了底蘊豐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漢逐步發(fā)展成為中南地區(qū)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近現(xiàn)代以來更成為中國的制造業(yè)中心和重要工業(yè)基地之一。在現(xiàn)代史上,武漢曾一度成為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作為華中地區(qū)的特大城市和區(qū)域經(jīng)濟中心,江城武漢文化具有鮮明的區(qū)域特色。十是現(xiàn)代革命文化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在清王朝的統(tǒng)治腹心打響第一槍,一舉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以此為標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漢近現(xiàn)代史上波瀾壯闊的革命文化內(nèi)涵。董必武、陳潭秋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武漢創(chuàng)立了共產(chǎn)主義小組,武漢曾經(jīng)是大革命的中心?!岸摺贝罅T工、武昌農(nóng)講所、“八七”會議、黃麻起義、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八路軍辦事處、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新四軍司令部、中原突圍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動、革命事跡、革命遺址等,構(gòu)成了湖北近現(xiàn)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是極其寶貴的革命文化資源。荊楚文化這十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時空的強大穿透力和影響力,是我們建設先進文化、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從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角度審視荊楚文化的發(fā)展軌跡,還可以進一步發(fā)現(xiàn)它在以下五個方面具有創(chuàng)新特質(zhì),是當今發(fā)展先進文化的重要精神遺產(chǎn)。一是“篳路藍縷”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二是“撫夷屬夏”的開放精神;三是“一鳴驚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四是“深固難徙”的愛國精神;五是“止戈為武”的和合精神。確實,文化絕不僅僅是小說、詩歌、散文、歌舞、戲曲、相聲、小品……,它是幾千年來先民們在社會各個方面所取得和傳世的輝煌成就。荊楚文化也和當下生活息息相關,并無處不在。比如說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民風民俗……武漢人的口頭禪“不服周”,就是源于楚莊王不服周天子的故事;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舟就是為了紀念屈原愛國不成悲憤投江的壯舉;紅白喜事哭嫁、跳喪習俗土家人還在延續(xù);戶部巷的煨藕湯、熱干面引游人駐足;跳廣場舞的大媽、大嬸喜穿紅色衣裙;惟楚有材、一鳴驚人、葉公好龍、刻舟求劍等眾多楚國成語仍在廣泛應用……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湖北省博物館接見印度總理莫迪時指出的:“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p>

猜你喜歡
楚文化楚國湖北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刻舟求劍
The rise of China-Chic
湘楚文化之楊家將與太極起源
民族文匯(2022年19期)2022-05-25 14:58:31
荊楚文化 漆器之美——項目式美術課程設計的探究學習
秦楚文化交融的結(jié)晶:商洛花鼓
恣意浪漫的楚國器物
藝術品鑒(2020年7期)2020-09-11 08:04:56
馳援湖北
海峽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28
湖北武漢卷
學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0
論楚國樂律的自成體系及其樂學實踐
汝南县| 新河县| 大同县| 夏河县| 正阳县| 佳木斯市| 天祝| 平度市| 阿尔山市| 墨竹工卡县| 东乡县| 太保市| 牙克石市| 襄樊市| 赤水市| 岐山县| 雅安市| 高要市| 恩平市| 会东县| 蓬溪县| 山阳县| 乾安县| 金阳县| 左贡县| 化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石河子市| 洪泽县| 囊谦县| 揭西县| 建湖县| 芒康县| 辽阳市| 吴忠市| 古交市| 儋州市| 贵定县| 宁乡县| 大田县| 田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