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洪芬
最近一段時間,網(wǎng)絡上瘋傳著各種父母陪孩子寫作業(yè)的段子,其中不乏搞笑幽默,卻又不失一份無奈和辛酸,而我家前一幢樓房里真的就有這樣一位嘶吼型“陪讀媽”,每天準時響起的嘶吼聲伴隨著孩子偶爾的尖叫聲,能響徹整個小區(qū)。
因為看多了網(wǎng)絡上這樣的段子,我對這位陪讀媽的行為還是很能理解和包容的,只是突然想起我的女兒,想起從她上小學,然后一路陪她走來,現(xiàn)在她已在讀初三,我居然一直如此淡定,少有嘶吼,幾乎沒有打罵過她,以至很多人問我:“你女兒一定很聰明吧?同樣是在上學念書,可從來沒見你朝她吼過,要是她不聰明,能做到如此淡定?”
不謙虛地說,女兒的確很聰明,成績也不錯,但她的每一份收獲其實都來源于她自己的努力,我雖然偶爾也會陪她寫作業(yè),可她的每一份成績和收獲,我都不敢居功。理由很簡單,我真的沒有做到像段子里的那些父母一樣嘔心瀝血,相比監(jiān)督和打罵,我一直更崇尚放手。
她自己的作業(yè)自己完成,哪怕我下班在家,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哪能時時刻刻陪伴左右監(jiān)督進程?當然,她偶爾有不會的題目來問我,我也會淡定地解答,但一次兩次可以,同樣的類型我不會為她解答多次。很多父母從孩子讀小學開始,就習慣了每天為孩子檢查作業(yè),我卻不,除了女兒特別要求了我會看一眼外,其余的都由她自己檢查。我不會擔心孩子老是作業(yè)做不好,是否會在學校挨老師的罵?如果她有畏懼之心,她自己自然會重視,否則,后果必須她自己承擔。
可是,即便假裝對女兒的學習“漠不關(guān)心”,有一些必要的工作我還是會做的,譬如了解孩子每門功課的教學進度,唯有如此,孩子來問難題的時候,我才能清楚明白地用她已經(jīng)學到的方法,簡單扼要地講解給她,這樣做遠比嘶吼什么“這道題你也不會做?”或者“難道你們老師沒教過嗎?”來得實際。
我也更注意平時對孩子的思想開導。會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讀書,書讀得好有什么用處,不讀書又會怎么樣……關(guān)于這一點,別和孩子講什么大道理,其實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更好一點。想要讓孩子有上進心,自己就更要有上進心,父母做好表率,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巨大財富。
為了讓女兒輕松高效地面對學習,為了親子關(guān)系的輕松和睦,我愿意一直堅持做這樣一個淡定的“陪讀媽”。
(摘自《江南保健報》)(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