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秀
2011年,我走訪洛陽,來到白云山,此山頗壯美,景致甚幽緲。第一個晚上,便吃農(nóng)家菜,菜有涼、熱之分,皆為山產(chǎn)野蔬,其中的涼菜分別為石芥菜及涼拌黃精。前者以芥末略腌,嚼之會沖鼻;后者則微辣帶苦,均足以提神。
黃精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仙家以之為芝草之精萃,得坤土之精華,故稱它為黃精。別名甚多,如仙人余糧、白芨、葳蕤、鹿竹、救窮草或救荒草等。藥用部分為塊根,其正宗者味道純甜,纖維質(zhì)略多;有的味略辛,甚至帶點苦,質(zhì)地稍粗糙。
其葉片脆綠如竹,可成擔挑回,用清水略煮,其富含淀粉,食來帶甜味,不僅能充饑,且可健筋骨,但不好消化。
關(guān)于黃精的補益,見之于西晉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云:“又聞道士遺言,餌術(shù)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痹娛ザ鸥λ囝H推崇,在《丈人山》一詩,即有“掃除白發(fā)黃精在,君看他時冰雪容”之句。中醫(yī)認為它具有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等功效,只要適當服用,有延緩衰老、改善頭暈、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等早衰現(xiàn)象的功效。是以,民間亦有“要想不衰老,黃精最可靠”的諺語。
黃精如何食用?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一書內(nèi),提出三種吃法,分別是吃菜苗與食其根。菜苗要如何吃?說得語焉不詳,僅指出:“采苗,可為菜茹”,即充菜蔬食用。而要吃黃精根,倒有兩種方式,做起來很費工,但為達養(yǎng)生目的,不妨依式制作。
第一種方法是在仲春時,也就是陽歷三月天,來到深山野外,入土深掘其根,經(jīng)過九蒸九曬,接著將它搗爛,其狀黏稠,有如飴糖,可當點心享用。
第二種方法則難多了,手法也繁復。取一石左右的黃精,逐個細切成絲,接著用二石五升的水,煮去其苦味后,隨即裝入絹袋。先將它濾汁,澄清其雜質(zhì),再煎成膏狀。最后與黑豆、黃米一起炒,制作成兩寸大的餅。
現(xiàn)代人嫌麻煩,想要速收成效,可用黃精的根或燉湯、或泡酒。如果鮮品難得,也可去中藥鋪,買曬干的黃精,先洗去泥土,用水泡軟,加葷料(如雞肉、排骨)燉湯或直接泡酒,若論其療效,或許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