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澳洲殖民地的歷史始于1770年英國庫克船長抵達澳洲東海岸,宣布英國對澳洲大陸享有主權(quán),隨后英國陸續(xù)在澳洲建立了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西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北領(lǐng)地及塔斯馬尼亞這六個殖民區(qū)域。華人與澳洲歷史亦有著漫長的淵源,據(jù)傳早在鄭和下西洋時期,中國船隊曾從帝汶島南下,抵達今澳洲西北部。19世紀早期開始,已有華工零星地由香港、新加坡等處抵達澳洲,從事農(nóng)牧業(yè)與墾殖。[注]王省吾:《十九世紀下半期華工在澳洲淘金謀生事略》,載《蔣慰堂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7年版,第198頁。注:其所引述的資料來源于《悉尼先驅(qū)晨報》1848年10月3日對“寧波號”進入悉尼港的報道。隨著鴉片戰(zhàn)爭以后英國勢力在中國的擴張,清王朝海禁政策日益廢弛,陸續(xù)有商船將華人勞工運送到澳洲。1847年,由英國駐中國的德記洋行安排,一艘名為“寧羅號”(Nimrod)的商船從廈門搭載120名中國人于1848年10月2日抵達悉尼港,這是有確切記載的第一批入澳華人。[注]黃昆章:《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頁。1852年,英國殖民當(dāng)局公布了在澳洲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等地發(fā)現(xiàn)金礦的消息,來自歐洲、美國、中國等地的淘金者開始蜂擁而至。據(jù)澳大利亞學(xué)者估計,在1855—1856年間到達澳洲的華人多達27272人。[注]Charles A. Price,The Great White Walls Are Buil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74, p.277.大多數(shù)華人淘金者來自香港和廣東。
隨著華人的大批到來,“華人問題”(Chinese Question)開始在澳洲殖民地浮現(xiàn)出來,其最直接動因是來澳華人性別的嚴重失衡。19世紀50年代的華人淘金工和鄉(xiāng)村雇工全是男性。據(jù)當(dāng)時的人口統(tǒng)計,1861年,在新南威爾士約有13000名華人男性和2名華人女性,在維多利亞大約有25000名華人男性和8名華人女性[注]Charles H. Wickens, Official Year Book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no. 18, Melbourne: Government Printer, 1925, pp. 952-953.,從而形成了一個奇特的“單身漢社會”(bachelor societies)。[注]Jennifer Ting, “Bachelor Society: Deviant Heterosexuality and Asian American Historiography”, in Privileging Positions: The Sites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Pullma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很難確切統(tǒng)計這些華人男性的婚姻狀況,據(jù)文獻中零星記載估計,約1/4至一半的華人男性已婚。[注]“Report from the Select Committee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n the Chinese Immigration Bill, 1858”, Journal of the New South Wales Legislative Council, Vol.3 (1858).1868年,牧師楊(J. W. Young)所做的一份報告稱,維多利亞殖民地18000名華人男性中,大約有8000名在中國有妻子,[注]Rev. J. W. Young, “Report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Victoria (1868)”, in Ian F. McLaren (eds.), the Chinese in Victoria: Official Reports and Documents, Ascot Vale, Victoria: Red Rooster Press, 1985, pp. 31-57.也即保羅·蘇(Paul C. P. Siu)所說的“已婚單身漢”(married bachelor)。[注]Paul C. P. Siu, The Chinese Laundryman: A Study of Social Isolatio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250-271.無論已婚還是未婚,淘金熱的確帶來了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華人男性入澳,加劇了澳洲殖民地本已嚴重的性別失衡。
在當(dāng)時澳洲白人的觀念中,大量單身男性聚集是危險的。傳統(tǒng)的基督教倫理認為,女性是促使男性“文明化”的力量,家庭則是保持社會正常秩序的穩(wěn)定器。由于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華人男性被認為與大量的道德失范以及違法犯罪行為相關(guān)聯(lián),包括強奸、同性戀、戀童癖、嫖娼、賭博、酗酒、抽鴉片等,嚴重影響到澳洲殖民地的安全和穩(wěn)定。[注]早期澳洲殖民者對中國人的態(tài)度以及對“中國問題”的闡釋,具體可參見一些學(xué)者的研究,包括:Ann Curthoys, Race and Ethnicity: A Study of the Response of British Colonists to Aborigines, Chinese and Non-British Europeans in New South Wales, 1856-1881, PhD thesis, Macquarie University, 1973; Alan Dwight, “The Chinese in New South Wales Lawcourts 1848-1854”, Journal of the Royal Australian Historical Society, Vol. 73, no. 2 (October 1987), pp. 75-93; J. M. Graham, “A Danger That No Language Could Magnify: The Newcastle Morning Herald and the Chinese Ques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Australian Historical Society, Vol. 69, no. 4 (March 1984), pp.239-250。同時期報紙上開始大量刊登針對華人的尖銳批評。從19世紀50到90年代,澳洲殖民地議會和媒體都在不斷討論如何解決華人性別嚴重失衡的問題。事實上,英國在全世界的許多殖民地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比如西印度群島(West Indies)曾出臺政策,以提供財政資助等方式鼓勵華人勞工攜帶妻子同行。[注]SMH, 31 March 1854; Argus (Melbourne), 26 January 1859; Empire (Sydney), 23 July 1861; “Chinese Immigration Act (Despatch)”, Journal of the New South Wales Legislative Council, Vol. IX, Part I (1862): 2.然而,鼓勵華人婦女入澳并沒有得到殖民地主流社會的認可,因為擔(dān)心會在澳洲迅速繁衍出龐大的中國人口,其數(shù)量足以壓倒歐洲白人。保羅·帕克斯(Paul Pax)在1852年提出引入其他非白人女性,比如馬來女性,作為華人男性的妻子。[注]SMH, 3 April 1852.而總體上看,基于澳洲殖民地白人社會普遍對華人的厭惡和偏見,因此不認可異族婚姻(intermarriage)是華人性別失衡問題的解決之道。到1901年澳大利亞聯(lián)邦正式成立,推行種族主義的“白澳政策”,出臺了《限制移民法案》(Immigration Restriction Act 1901),全面禁止華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種”進入澳大利亞,可以說是持續(xù)半個世紀的對“華人問題”所形成的既定觀念驅(qū)使的結(jié)果。
二戰(zhàn)以前,澳大利亞史學(xué)界已有研究在澳華人的著述問世,主要以研究殖民地時期尤其是淘金熱中的華人為主。不過,早期的研究大多基于白人種族主義立場,圍繞“華人問題”展開,呈現(xiàn)出單向度、類型化以及西方中心主義的特點,對澳洲華人惡意中傷,竭力散布“黃禍論”,為“白澳政策”辯護。在史料運用上,主要局限于英文史料,包括殖民地時期的政府報告、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移民檔案、入籍記錄、法庭記錄、警察記錄,以及大都市報紙、雜志和排華集會(anti-Chinese meeting)記錄等其他出版物。這些文獻的作者絕大多數(shù)都是白人男性,受制于當(dāng)時的整體社會環(huán)境或者“19世紀思維”(nineteenth-century thinking),本身就充滿了殖民主義偏見。如果不加批判地使用這些材料以及進行表面化的解讀,對于“華人問題”的研究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偏見的引導(dǎo),形成關(guān)于華人家庭生活的刻板成見。
19世紀在澳洲的華人男性被認為沒有家庭生活,除非他們返回中國,或是極個別情況下妻子也移民過來。楊進發(fā)(C. F. Yong)認為,“缺少家庭生活是華人社區(qū)最突出的特征”;[注]C. F. Young, The New Gold Mountain: The Chinese in Australia 1901-1921,Richmond: Raphael Arts Pty Ltd, 1977, p. 171.凱瑟琳·克羅寧(Kathryn Cronin)稱華人男性“缺少女性和家庭的陪伴”;[注]Kathryn Cronin, Colonial Casualties: Chinese in Early Victoria, Melbourne: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28.維維恩·柏雷奇(Vivien Suit-cheng Burrage)將“缺少家庭生活”視為一個悲劇性的因素,導(dǎo)致華人社區(qū)無法健康、正常運轉(zhuǎn)。[注]Vivien Suit-Cheng Burrage, The Chinese Community, Sydney, 1870-1901, Masters thesis, Macquarie University, 1974, p. 26.這些研究基本上忽視了華人女性群體的存在——作為妻子、母親、女兒、女仆或者其他雇工,同時也忽視了那些與華人男性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非華人女性,包括歐洲白人女性和澳洲土著女性。此外,對于華人男性在中國國內(nèi)的家庭,即亞當(dāng)·麥基翁(Adam McKeown)提出的“跨國華僑華人家庭”(transnational oversea Chinese family),[注]Adam McKeown, Chinese Migrant Networks and Cultural Change: Peru, Chicago, Hawaii, 1900-1936,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早期的研究者也基本沒有關(guān)注過。來澳華人男性的家族關(guān)系,如父子、兄弟、表親等,都不在研究范疇之內(nèi)。在官方報告中“華人”往往是一個匿名的群體,很少提及個體,除了極少數(shù)富有、杰出的華人。這些研究缺失的結(jié)果就是形成了一個關(guān)于19世紀澳洲華人史的單向度的分析框架和巨大的信息真空,將19世紀澳洲華人史書寫為沒有家庭的男性的歷史,華人女性、非華人妻子以及她們生育的孩子,都被視為奇特的例外,而非華人社區(qū)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被排除在歷史研究的視野之外。如同1857年7月23日亨利·帕克斯在《帝國報》(Empire)上的評論所說:“(華人男性)這樣一伙人完全不能適當(dāng)?shù)厝谌氡镜厝丝冢瑢癯志昧]有任何意義。他們不能落地生根,他們無助于國家構(gòu)成,他們只是他們自己?!盵注]轉(zhuǎn)引自艾瑞克·羅斯:《澳大利亞華人史(1880—1888)》,張威譯,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第118頁。
華人男性與白人女性發(fā)生親密關(guān)系,被視為少見的、不符合自然天性的、不可接受的現(xiàn)象,因為華人和歐洲人之間存在著巨大而不可逾越的界限,不僅僅是基于種族、生理因素,更是由于文化、語言以及生活習(xí)性等的深刻差異。由于缺乏家庭生活,金礦地的中國男性經(jīng)常光顧妓院,也時常引誘白人女孩。1881年悉尼雜志《公告》(Bulletin)刊登了一則故事“A Celestial Lothario”,講述華人蔬菜小販約翰(John)引誘純潔、浪漫的白人女孩伊萬杰琳(Evangeline),后來被女孩的哥哥發(fā)現(xiàn)后打跑。[注]“A Celestial Lothario”, Bulletin, 29 January 1881.這類《公告》中的故事將華人男性類型化為挑著擔(dān)子走街串巷的小販“John”,因有機會光顧白人家庭的門廊,從而形成對上層白人女性的威脅。
而那些與華人交往的下層白人女性,則被塑造為墮落、丑陋、遭人嫌棄的形象,由于其本身也是“社會垃圾”,因此無助于華人男性的道德改善,最終自己也會陷入悲慘的命運。1861年,在悉尼郊外的“華人村”棚戶區(qū)(Bark Huts),21歲的白人女孩伊麗莎·戴維斯(Eliza Davis)的孩子出生就夭折了,這一事件引發(fā)了殖民當(dāng)局召開質(zhì)詢會,因為孩子的父親迪克(Dick)是一個中國勞工。包括《帝國報》在內(nèi)的多家悉尼報紙對此進行了追蹤報道,還去伊麗莎家做了實地調(diào)查,在報道中詳盡描繪了這個非婚同居家庭的赤貧,以及迪克“臉色蒼白,面容憔悴消瘦,衣服打滿補丁”——典型的華人男性形象——崇拜偶像的野蠻人、宗教和道德極度貧乏,整個華人村都充滿了污穢、邪惡。[注]參見Sydney Morning Herald (SMH), 27 May 1861; Empire (Sydney), 30 May 1861; Sydney Mail, 1 June 1861; Goulburn Herald, 1 June 1861; Maitland Mercury, 4 June 1861; Courier (Brisbane), 7 June 1861。伊麗莎的故事迅速被類型化為下層白人女性與華人男性交往會帶來貧窮與墮落的悲慘故事,建構(gòu)了關(guān)于這一類跨種族交往的不道德話語。19世紀七八十年代,《公告》等報刊上開始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激烈言論,警示華人男性和白人女性交往以及生育混血兒,會對英國種族純潔性造成污染,并衍生出一系列對于華人男性的道德指斥,包括頻頻光顧鴉片煙館、嫖妓、引誘白人婦女等,最終在政策層面觸發(fā)了限制華人移民的立法在殖民地各州先后出臺。而像迪克和伊麗莎這樣的底層男女個人的選擇和聲音,則被淹沒在甚囂塵上的關(guān)于異族婚姻的污名化觀念之中了。[注]Kathryn Cronin, Colonial Casualties: Chinese in Early Victoria,p. 128.
關(guān)于當(dāng)時異族婚姻的數(shù)量很難精確統(tǒng)計,1868年的一份報告估計,在維多利亞大約有50—60名歐洲女性與華人男性結(jié)婚;而截至1877年,異族婚姻的數(shù)量大約為217。[注]J. W. Young, “Report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Victoria (1868)”, in Ian F. McLaren (eds.), The Chinese in Victoria: Official Reports and Documents, Ascot Vale, Victoria: Red Rooster Press, 1985,pp. 31-57; John F. Horsley, “The Chinese in Victoria”, The Melbourne Review 4 (January to October 1879), p. 422.1878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新南威爾士大約有350名歐洲女性與中國男性同居或結(jié)婚。[注]Edmund Fosbery, “Information Respecting Chinese Resident in the colony”, New South Wales Legislative Assembly Votes and Proceedings, 1878.根據(jù)殖民地政府的婚姻登記,19世紀下半葉,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的異族婚姻數(shù)量達到1000,而據(jù)估計華人男性與白人女性非婚同居的數(shù)量與此相當(dāng)或者更多。[注]Kate Bagnall, Golden Shadows on a White Land: An Exploration of the Lives of White Women Who Partnered Chinese Men and Their Children in Southern Australia, 1855-1915,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ydney, 2006, section 2 and Appendix 1.可以與上述統(tǒng)計相互對照的是關(guān)于混血兒的人口統(tǒng)計,1901年,新成立的澳大利亞聯(lián)邦總共有約3000個有中國血統(tǒng)的混血兒,主要居住在新南威爾士(1041)、維多利亞(1002)和昆士蘭(800)。[注]Charles H. Wickens, Official Year Book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no. 18.這些混血兒被貼上“雜種”(hybrid or half-caste)的標簽,代表著虛弱、危險和污染,破壞了純潔的歐洲血統(tǒng),是不同種族相遇的負面結(jié)果。鑒于當(dāng)時存在華人后裔因害怕被歧視而隱瞞血統(tǒng)的情況,上述數(shù)字可能被嚴重低估了。安·柯托伊斯(Ann Curthoys)、克羅寧、安得烈·馬庫斯(Andrew Markus)等學(xué)者的研究中注意到,對種族混合的恐懼使得殖民地時期的白人主流社會對華人以及跨種族交往持有非常負面的刻板成見,即認為華人男性由于缺乏家庭生活,導(dǎo)致普遍的道德墮落,而只有同樣貧窮、墮落的白人女性才會選擇與他們結(jié)合。[注]Ann Curthoys, Race and Ethnicity: A Study of the Response of British Colonists to Aborigines, Chinese and Non-British Europeans in New South Wales, 1856-1881; Kathryn Cronin, Colonial Casualties: Chinese in Early Victoria; Andrew Markus, Fear and Hatred: Purifying Australia and California 1850-1901, Sydney: Hale & Iremonger, 1979.
二戰(zhàn)以后,由于國際移民的增多,澳洲學(xué)者對于華人移民群體的興趣也與日俱增。1966年,澳大利亞政府正式宣布廢除“白澳政策”,推行種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1972年,中澳實現(xiàn)關(guān)系正常化。整體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促使澳洲學(xué)術(shù)界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一個研究華人移民史的熱潮,并開始有意識地反思以往研究中的種族歧視和對少數(shù)族裔的偏見。這樣一種研究立場的根本轉(zhuǎn)折形成了澳洲華人移民研究的鮮明特色。
首先是一些學(xué)者作為華人后裔,對華人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更深刻的了解,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比如吉恩·基廷斯(Jean Gittins)于1981年在墨爾本出版《從中國來的淘金者:金礦場上華人的故事》(TheStoriesoftheChineseonGoldfields),以寫實手法再現(xiàn)了澳洲金礦場的華人生活。[注]Jean Gittins, The Diggers from China: The Story of Chinese on the Goldfields, Melbourne: Quartet Books, 1981.基廷斯出生于香港,并在香港度過了前半生,父親是一個頗有名望的華人??谷諔?zhàn)爭期間,她曾被日本囚禁了4年,戰(zhàn)后移居澳大利亞墨爾本。由于從小就聽家族長輩講澳洲淘金華人的故事,她的這部介于傳記文學(xué)與歷史研究之間的作品,充滿了真實可感的細節(jié)。還有像馬來西亞華裔學(xué)者楊進發(fā),先在新加坡上學(xué),后去澳大利亞堪培拉國立大學(xué)攻讀博士學(xué)位,1970年移居澳大利亞,在南澳佛林德斯大學(xué)任教,主講東南亞華僑史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他在博士論文基礎(chǔ)上出版的社會史著作《新金山:澳大利亞華人1901—1921年》(TheNewGoldMountain:TheChineseinAustralia1901-1921),以比較開闊的視野考察了澳洲華人社會的政治組織、經(jīng)濟團體、文化生活等。[注]楊進發(fā):《新金山:澳大利亞華人1901—1921年》,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版。華裔學(xué)者亨利·陳(Henry Chan Min-his)出生于移民商人家庭,他大學(xué)畢業(yè)后輾轉(zhuǎn)于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等的大學(xué),從事歷史學(xué)的教育與研究,尤其致力于對華人移民史的研究,并參與推動了一些探索歷史遺跡的項目。1993年,他提出在澳大利亞中國社區(qū)研究中引入女性、婚姻、家庭等視角,并在2001年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僑鄉(xiāng)路徑”(Qiaoxiang/native place Approach),[注]H.D. Min-his Chan, “Becoming Australasian But Remaining Chinese: The Future of the Down Under Chinese Past”, in Henry Chan et al. (eds.),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Australasia: History, Settlement and Interactions, Taipei and Canberra: Interdisciplinary Group for Australian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1, p. 9.即對19世紀澳洲華人的研究不能僅局限在澳洲,還需要返回中國,追溯華人與其故鄉(xiāng)的關(guān)聯(lián),將中國家庭生活與文化傳統(tǒng)納入研究視域之內(nèi)。
其次,也有一些與華人并無血緣關(guān)聯(lián)的澳洲學(xué)者,純粹基于個人經(jīng)歷或?qū)W術(shù)志趣,介入了這一領(lǐng)域研究,比如沃倫崗大學(xué)歷史學(xué)者凱特·巴格納爾(Kate Bagnall),1997年從悉尼大學(xué)畢業(yè)后,曾到中國珠海做了一年英文教師,由此對中國語言、文化和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珠海是近代華人移民的重要來源地,于是,當(dāng)她返回澳大利亞攻讀博士學(xué)位時,便選擇了新南威爾士的華人移民家庭作為研究方向,進行了持續(xù)20多年的研究,并多次訪問珠江三角洲,尋找華人移民與其故鄉(xiāng)的歷史關(guān)聯(lián)。此外像克羅寧這樣對華人持同情態(tài)度的學(xué)者,1982年出版《殖民地的受害者:早期維多利亞州的華人》(ColonialCasualties:ChineseinEarlyVictoria),深入探討維多利亞歐籍白人與華人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呈現(xiàn)了華人移民在殖民地遭受壓迫和剝削的歷史。歷史學(xué)者約翰·菲茨杰拉德(John Fitzgerald)在他的《白色的大謊言》(BigWhiteLie)一書中,亦對華人的歷史貢獻持肯定態(tài)度,認為華人移民是澳洲歷史的組成部分,反對澳洲歷史學(xué)界長期以白人為中心的歷史論斷。
這些研究致力于反思和抨擊早期華人史研究中的種族歧視和男權(quán)主義傾向,或者稱之為單一的“盎格魯-撒克遜”精英主義框架,力圖建構(gòu)多元文化的歷史敘事。他們總體上理解華人移民的困境,肯定華人對澳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貢獻,認為長期以來對19世紀澳洲華人生活的解讀并不是基于華人自身的生命體驗,存在著大量的缺失和誤讀,因此試圖通過對華人生活史資料的深入挖掘,呈現(xiàn)真實的華人生活,改變以往研究中將華人群體邊緣化、污名化的狀況。新一輪研究中,除了對已有的英文文獻進行再審視與再利用之外,大量民間史料開始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包括中文資料。比如澳洲華人廟宇記錄、商業(yè)信息、家族文獻等;在澳商會、領(lǐng)事館、同鄉(xiāng)會等華人機構(gòu)記錄;華人社區(qū)、華人后裔訪談、調(diào)查等構(gòu)成的口述史資料;照片、圖繪、信件、日記、自傳、私人文件等中英文個人資料;以及考古、物質(zhì)文化、歷史景觀資料等,比如,鄉(xiāng)村墓地是19世紀華人生命史最直接的證明,每一個墓碑都昭示著一個曾經(jīng)在澳洲土地上存在的鮮活個體,而不是作為一個被概念化的、模糊的群像的一部分。此外,1992年開始啟動的澳大利亞報紙計劃(Australian Newspaper Plan),搜集、整理大量的老報紙進行數(shù)字化處理后,放到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網(wǎng)站上,供公眾免費檢索和使用,其中包括曾經(jīng)散落各地的鄉(xiāng)村報紙、社區(qū)報紙、家族報紙等。[注]王敏:《國家架構(gòu)下澳大利亞報紙的“眾籌”運作》,《編輯之友》2017年第8期。19世紀50年代開始的淘金熱中,由于大量華人移民的到來,金礦地開始出現(xiàn)了中文報紙。1856 年,英國人羅伯特·貝爾(Robert Bell)在墨爾本附近的金礦區(qū)巴拉臘特(Ballarat)創(chuàng)辦《唐人新文紙》(TheChineseAdvertiser),是澳大利亞最早的英漢雙語報紙,后改稱《番唐人新文紙》,之后又更名為《英唐招貼》,這也是“澳大利亞報紙計劃”中已經(jīng)數(shù)字化上網(wǎng)的三份中文報紙之一,其余兩份是《廣益華報》(ChineseAustralianHerald,1894—1923)和《愛國報》(ChineseTimes,1902—1922)。[注]Kate Bagnall,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Trove Presents a New Perspective on Australian History”, 19 February 2015, http://www.nla.gov.au/blogs/trove/2015/02/19/early-chinese-newspapers.這些報紙盡管刊載的信息量有限,且多以廣告、商品信息為主,但也成為研究19世紀華人社會的一個重要信息來源。同時,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也數(shù)字化處理了大量殖民地時期和“白澳”時期的檔案文獻。這些史料的拓展改變了以往白人男性中心主義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視角,開始形成自下而上的、將中國社區(qū)和華人個體置于研究中心地位的更具包容性的視角,力圖展現(xiàn)歷史的多元性和復(fù)雜性,呈現(xiàn)出明顯的社會生活史轉(zhuǎn)向,并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研究路徑。
對悉尼、墨爾本等大都市唐人街和其他華人聚居區(qū),以及澳洲腹地許多小鎮(zhèn)地方史資料的發(fā)掘,填補了以往史料的一大空白。尤其是那些在19世紀50到80年代淘金熱中興起的著名小鎮(zhèn),如比奇沃思(Beechworth)、桑德赫斯特(Sandhurst)、巴拉臘特(Ballarat)、英迪戈(Indigo)等,是華人最集中的地方,留存了許多歷史資料和遺跡。大量地方性報紙、社區(qū)報紙等,也提供了豐富的19世紀華人生活史資料。
在南澳土生土長的作家、曾經(jīng)做過鄉(xiāng)村報紙記者的莉茲·哈弗里(Liz Harfull),多年來致力于搜集和整理自己家鄉(xiāng)的史料,其中之一便是對南澳小鎮(zhèn)羅布(Robe)的研究。羅布是淘金時代一個非常特殊的華人中轉(zhuǎn)樞紐。1855年6月,維多利亞當(dāng)局通過了限制華人移民法案,規(guī)定來澳船只每10噸位準載華人1人,入境華人每人須交人頭稅10英鎊,這是澳洲歷史上第一部排華法案。[注]David Hill, Gold: The Fever that Forever Changed Australia, North Sydney, New South Wales: William Heinemann, 2010, pp. 194-238.但由于當(dāng)時澳洲還未建立獨立的國家,幾塊殖民地各自為政,華人為了避開維多利亞的入境限制,轉(zhuǎn)而從最靠近維多利亞的羅布登陸,然后再經(jīng)過400多公里的叢林小道步行到維多利亞的金礦場。從1856年3月到19世紀60年代早期,總計約16000名華人在羅布登岸。羅布原本只是一個經(jīng)營羊毛出口的小港,鎮(zhèn)上沒有銀行,剛剛建好了電報站,有兩家旅館,常住居民只有200人。大量華人涌入對寧靜的羅布小鎮(zhèn)造成了劇烈的震蕩和沖擊。華人在這里生活狀況如何?他們在漫長而艱難的徒步旅程中又遭遇了什么?哈弗里尚未進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提出了很多值得進一步挖掘的線索。[注]Liz Harfull, “Guichen Bay and the Chinese Landings”,in Almost an Island: the Story of Robe, Adelaide: Wakefield Press, 2013.
巴里·麥高文(Barry McGowan)長期致力于研究新南威爾士著名淘金地布雷德伍德(Braidwood)的華人淘金史,[注]Barry McGowan, “Reconsidering Race: The Chinese Experience on the Goldfields of Southern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n Historical Studies, no. 124 (October 2004), pp. 312-322; “The Chinese on the Braidwood Goldfields: Historical and Archaeological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Australian Colonial History, Vol. 6 (2004), pp. 35-58; “The Economics and Organisation of Chinese Mining in Colonial Australia”,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 45, no. 2 (July 2005), pp. 119-138.后來由于參與新南威爾士一個大型的歷史遺跡考察項目——“追尋龍”(Tracking the Dragon),開始接觸到大量新南威爾士華人的歷史遺跡,包括散布于新南威爾士鄉(xiāng)村的華人市場、種植園、店鋪、墓地、老宅、礦場以及各種手工制品等,開始尋求以經(jīng)濟因素與社會文化因素相結(jié)合的視角來解析金礦地的華人生活。麥高文觀察到華人和歐洲人在經(jīng)濟、生活等各方面相互依賴,通過聯(lián)姻、信仰基督教、共同參與慈善活動等,形成當(dāng)時澳洲殖民地少有的種族融合的良好狀態(tài)。[注]Barry McGowan, “From Fraternities to Famili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Life in the Braidwood District of New South Wales, 1850s-1890s”, 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Studies, no. 2 (2008), pp. 4-33.另一位歷史學(xué)者凱文·雷恩斯(Kevin Rains)的研究與此相類。雷恩斯運用社會能動性和網(wǎng)絡(luò)理論(social agency and network theory),對庫克城(Cooktown)的華人社區(qū)進行解析。[注]Kevin Rains, “Webs of Association: Examin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Social Landscape of Early Cooktown”, 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Studies, Vol. 6 (2013), pp. 25-44.1873年北昆士蘭約克角發(fā)現(xiàn)金礦,大量人口開始涌入,庫克城作為金礦區(qū)的商業(yè)中心迅速繁榮起來。淘金熱之初,金礦區(qū)只有30個華人,是從昆士蘭中部內(nèi)陸長途跋涉過來的,到1875年,華人人口猛增至9000人,遠遠超過了歐洲人口(5000人),以二三十歲的青年男子為主。傳統(tǒng)研究將華人總體上視為外來者或旅居者,對當(dāng)?shù)亟?jīng)濟、社會毫無貢獻,華人社區(qū)是同質(zhì)化的、保守的、封閉的,與當(dāng)?shù)厣鐣慕煌突酉喈?dāng)有限,擁有少得可憐的社會權(quán)利,行為方式主要由種族決定,這些結(jié)論在社會能動性和網(wǎng)絡(luò)理論研究下受到挑戰(zhàn)。雷恩斯具象地考察了庫克城的華人社區(qū)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發(fā)現(xiàn)同鄉(xiāng)、親屬(包括擬制親屬關(guān)系)、商業(yè)伙伴等關(guān)系盤根錯節(jié),事實上形成了具有能動性的、積極參與的社區(qū)形態(tài)。盡管與歐洲人占據(jù)著裝備業(yè)、酒業(yè)、畜牧養(yǎng)殖業(yè)等不同,華人主要從事店鋪經(jīng)營、蔬菜食品貿(mào)易等,但兩個社區(qū)之間的確存在著緊密關(guān)聯(lián)和相互依賴。同時,華人與歐洲人不僅存在經(jīng)濟驅(qū)動下的暫時友好關(guān)系,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發(fā)生交往,包括婚喪嫁娶、孩子出生慶典、打官司、入籍申請等,形成長期的合作和友誼。雷恩斯還通過解析華商杰米·阿福(Jimmy Ah Foo)的個人生涯,揭示出華人與歐洲女性結(jié)婚,既通過“同化策略”(strategy of assimilation)融入歐洲社區(qū),也在某種程度上繼續(xù)保持了自己的華人認同以及同華人社會的關(guān)系紐帶,最終擺脫了“旅居者”的身份而成為定居者。同時,這樣的異族婚姻生育的子女,可以進入當(dāng)?shù)匦W(xué)接受教育,與當(dāng)?shù)睾⒆咏⒂H密的交往,這些兒童也因此成為種族溝通的重要紐帶??偟膩砜矗锥魉购望湼呶牡葘W(xué)者的研究打破了以往關(guān)于華人社區(qū)的刻板成見,呈現(xiàn)出一個具有能動性、復(fù)雜性、多維度的19世紀澳洲華人社區(qū)形象。
由于長期的“白澳政策”,華人移民后裔為避免被歧視,往往有意識地毀掉自己的家族印記,包括放棄中文姓氏,改為英文姓氏,燒掉有華人祖先的家族照片等,造成了許多家族史資料散佚,這是學(xué)術(shù)界長期以來研究華人家族面臨的一大困境。而隨著人口的流動遷移,許多華人家族的老宅、店鋪、廟宇、墓碑等都不復(fù)存在。不過,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大量地方史、口述史資料的發(fā)掘,華人家族史資料也一點點被搜集和整理出來,許多不為人知的家族故事浮出水面,澳洲華人的家族史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
20世紀80年代中期,莫拉格·洛赫(Morag Loh)和克里斯蒂娜·拉姆齊(Christine Ramsay)開創(chuàng)性地訪談了33個歷史悠久的澳洲華人家族,推出“生存和慶典”(Survival and Celebration)攝影展覽及相關(guān)論著,回顧了華人在澳洲定居最初100年的歷程,尤其突出了對華人女性的關(guān)注。[注]Morag Loh, “Celebrating Survival-An Overview, 1856-1986”, Christine Ramsey, “Mostly Celebration-A Student Who Stayed”,in M. Loh and C. Ramsey (eds.), Survival and Celebration: An Insight into the Lives of Chinese Immigrant Women, European Women Married to Chinese and their Female Children in Australia from 1856 to 1986, Melbourne: Self-Published, 1986.幾乎同時,華人后裔莫妮卡·坦基(Monica Tankey)發(fā)表了一系列關(guān)于自己家族故事的文章,她的祖先1851年從中國來到新南威爾士。[注]Monica E. Tankey, “A Blueprint for Ac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6 (July 1981), p. 189.隨后,波琳·魯爾(Pauline Rule)、黛娜·黑爾斯(Dinah Hales)、桑迪·羅布(Sandi Robb)等學(xué)者也開始從家族史視角切入了對澳洲華人的研究。[注]Pauline Rule, “A Tale of Three Sisters: Australian-Chinese Marriages in Colonial Victoria”, in Kee Pookong et al. (eds.), Chinese in Oceania, Melbourn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Their Descendants in Australasia and the Pacific Islands, Chinese Museum and Victor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entre for Asia-Pacific Studies, 2002; Dinah Hales, “Local Histories: Chinese-European Families of Central Western New South Wales, 1850-1880”, Journal of Australian Colonial History, no. 6 (2004), pp. 93-112; Sandi Robb, “Myths, Lies and Invisible Lives: European Women and Chinese Men in North Queensland”, Lilith, no. 12, pp. 95-109.麥高文對布雷德伍德金礦地四個華人家族發(fā)展史的解析認為,華人男性與歐洲女性的婚姻并非以往研究中所說的“不道德的稀有之事”,而是更加常見、穩(wěn)定,并使華人得以成功地融入歐洲白人主流社會,成為種族之間溝通的橋梁。[注]Barry McGowan, “From Fraternities to Famili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Life in the Braidwood District of New South Wales, 1850s—1890s”, pp. 4-33.這些建立在家族成員自身感受基礎(chǔ)上的研究,打破了以往關(guān)于華人家族的單一維度解讀,呈現(xiàn)出更鮮活、生動、復(fù)雜的面相。
巴格納爾對華人盛氏家族(Shing)的研究,主要結(jié)合了訪談家族后裔威爾瑪·康羅伊(Wilma Conroy)的口述史資料,以及家族早期居住地、維多利亞淘金熱中興起的小鎮(zhèn)英迪戈的地方史資料,包括郵局目錄中的英迪戈店鋪記載,官方記錄中的家族成員出生、死亡、結(jié)婚等信息以及地方報紙中的零散報道??盗_伊是華人查爾斯·盛(Charles chin Shing)和“盎格魯-華人”混血兒杰茜(Jessie Shing)的孫女,她詳盡地回憶和描述了這個家族在英迪戈經(jīng)營店鋪和廟宇的生活場景。中國式廟宇是當(dāng)時澳洲鄉(xiāng)村和金礦區(qū)常見的風(fēng)景,19世紀中葉開始建造了幾百座。1925年查爾斯·盛去世,廟宇終因無人打理而關(guān)閉,家族成員遷往悉尼定居。[注]Kate Bagnall, “Landscapes of Memory and Forgetting: Indigo and Shek Quey Lee”,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Studies, Vol. 6 (2013), pp. 7-24.饒有趣味的是,1898年有幾份地區(qū)報紙都刊登了關(guān)于19歲的杰茜打傷丈夫查爾斯的報道,杰茜被告上法庭時稱自己當(dāng)時喝醉了。[注]“Intercolonial Telegrams: From Melbourne Papers”, Mercury (Hobart), 2 April 1898; “General News”, Camperdown Chronicle (Launceston), 2 April 1898.這生動呈現(xiàn)出了華人男性與白人女性交往的另一重面相,即可憐而非威脅性的形象。同時期悉尼雜志《公告》和《帝國報》上亦有過類似故事,華人男性由于孤獨、缺少朋友、不太會說英語,以至于無法控制他們那些孔武有力、缺少教養(yǎng)的白人勞工女性伴侶。[注]“Pin Lung’s Missus”, Bulletin, 21 December 1889; Empire (Sydney), 30 May 1861.
通過對盛氏家族的研究,巴格納爾還發(fā)掘出了另一些華人家族的故事。查爾斯·盛的店鋪合伙人象明(Chong Ming)娶了愛爾蘭妻子威妮弗蕾德·米納漢(Winifred Minahan),1882年象明帶了5歲的兒子詹姆斯·米納漢(James Minahan)回到中國家鄉(xiāng)廣東新會的小村莊石渠里(Shek Quey Lee)。詹姆斯在那里生活了25年,1908年返回墨爾本,想做一名語言教師,然而政府已不承認他的澳大利亞身份,他作為非法移民被告上法庭。巴格納爾在2009年兩次訪問了石渠里,尋找當(dāng)年從“新金山”(即墨爾本)流回來的財富對這個遠隔7000公里的中國村莊產(chǎn)生影響的痕跡,并且在石渠里陳氏家譜中查詢關(guān)于象明的記載。[注]“Brith registration for Winifred Chong Meng”, Indigo, Victoria, 1881/6963.此外,杰茜的妹妹路易莎(Louisa)也嫁給了中國人威利(Willie Ah Poy),他在奇爾特恩(Chiltern)經(jīng)營一家蔬菜水果店。路易莎生育了9個孩子,她的后代散居于澳大利亞各地以及加拿大,其中一位是加拿大首任華裔總督伍冰枝(Adrienne Clarkson)。[注]Barry McGowan, Tracking the Dragon: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he Riverina , Wagga Wagga: Museum of the Riverina, 2011.威利死后,路易莎改嫁給愛德華·馬哈維(Edward Mahlook),他來自墨爾本的申氏家族(Shin),其祖父潘·阿申(Pan Ah Shin)于1857年與愛爾蘭女孩凱瑟琳·馬丁(Catherine Martin)在墨爾本結(jié)婚,他們生育了8個孩子。就這樣通過聯(lián)姻、合伙經(jīng)營生意等方式,許多碎片化的家族故事被勾連起來,形成紛繁復(fù)雜、盤根錯節(jié)的華裔“家族樹”,同時,家族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對于華人融入當(dāng)?shù)刂髁魃鐣闹匾砸驳玫搅烁钊氲慕沂尽?/p>
巴格納爾的研究承繼了2001年歷史學(xué)者亨利·陳所倡導(dǎo)的“僑鄉(xiāng)路徑”(Qiaoxiang/native place Approach),[注]H.D. Min-his Chan, “Becoming Australasian But Remaining Chinese: The Future of the Down Under Chinese Past”, in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Australasia: History, Settlement and Interactions.即對19世紀澳洲華人的研究不能僅局限在澳洲,還需要返回中國,追溯華人與其故鄉(xiāng)的關(guān)聯(lián),將中國家庭生活與文化傳統(tǒng)納入研究視域之內(nèi)。這里的僑鄉(xiāng),指19世紀澳洲華人的主要來源地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以及廣東開平、新會、臺山、恩平“四邑”(See Yap)及南海、番禺、順德“三邑”(Sam Yap)等??肆_寧統(tǒng)計維多利亞80%的華人都來自新會和臺山,而一半的華人人口僅來自9個姓氏。[注]Kathryn Cronin, Colonial Casualties: Chinese in Early Victoria, Melbourne: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82.通過大量的社會史資料的發(fā)掘,研究者們關(guān)注到,19世紀華人移民在中國的家族和家庭一直作為他們生活的中心,借由信件、匯款和返鄉(xiāng)探親等方式,這些華人移民依然保持著原有的地緣、血緣關(guān)系。尤其是那些以“信用票”(Credit Ticket System)方式籌借旅費出國的華人,其在海外的成敗直接關(guān)系著他們在國內(nèi)的家庭、親人的命運和家族的聲譽,而他們的家庭、家族也強有力地控制著他們來去澳洲的自由。[注]王孝洵:《歷史上的澳洲華人社會》,《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4年第3期。如趙昌所說,中國傳統(tǒng)宗族結(jié)構(gòu)并沒有隨著近代中國地方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破產(chǎn)而崩解,其對海外移民運動起到了特殊的推動作用。[注]趙昌:《華工出國與近代中國歷史場域的拓展——以澳洲淘金華工史為例》,《歷史教學(xué)問題》2017年第5期。在某些情況下,華人所娶的白人妻子以及她們生育的孩子會返回中國村莊短暫停留,甚至永遠居住下來。麥克·威廉斯(Michael Williams)認為,由于中國家譜遵循的是父系宗族譜系,許多嫁給華人的白人女性從家譜上往往查不到她們的名字,或者只有輕描淡寫的幾句簡單描述。[注]Michael William,Destination Qiaoxiang: Pearl River Delta Villages and Pacific Ports, 1849-1949,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2, p. 78.因此,通過“僑鄉(xiāng)路徑”,將澳大利亞和中國的史料結(jié)合起來,相互印證,相互補充,可以大大地豐富和拓展澳洲華人家族史研究。
傳統(tǒng)研究主要聚焦于華人性別不平衡對殖民地的影響,華人女性群體長期被忽視,只是偶爾作為妓女、被拋棄的妻子等提及,或作為一個稀奇的現(xiàn)象而被媒體報道,比如,1869年《悉尼先驅(qū)晨報》等以獵奇的口吻,報道了新南威爾士布雷德伍德金礦區(qū)一個華人新娘到來的消息。[注]“The Progress of Mongolian Colonisation”, Sydney Morning Herald, 8 January 1896.艾瑞克·羅斯在《澳大利亞華人史(1800—1888)》中也好奇地提及1875年5月一個華人貴婦從布里斯班來到庫克城的事件,“她的到來吸引了大量歐洲人的注視,他們都渴望看到她的小腳、涂彩的嘴唇、眼睫毛、佩戴的高貴頭飾以及身邊的丫環(huán)”。[注]艾瑞克·羅斯:《澳大利亞華人史(1880—1888)》,第162頁。然而關(guān)于這個華人貴婦的身份、家庭、生活狀態(tài)等卻沒有任何具體信息。麥克·威廉斯認為以往研究中存在著對華人女性巨大的認知鴻溝,不過在他自己對移民、社會機構(gòu)、商業(yè)、法律、農(nóng)業(yè)、采礦業(yè)等的專門史研究中,依然是由男性占據(jù)絕對的主導(dǎo)地位,未能成功地將女性納入。[注]Michael Williams, “Chinese Settlement in NSW: A Thematic History”, Report for the NSW Heritage Office, Parramatta: NSW Heritage Office, 1999.洛赫、亨利·陳、巴格納爾等都注意到了傳統(tǒng)研究中的父權(quán)制視角(patriarchal perspectives)導(dǎo)致華人女性長期被忽視。當(dāng)然,華人女性數(shù)量的稀少以及史料難以尋覓,也是研究缺失的重要因素。
隨著新史料的發(fā)掘和運用,華人女性這一“不可見”(invisible)的群體開始逐漸浮現(xiàn)出來。歷史學(xué)家麥高文和人類學(xué)家林德西·史密斯(Lindsay Smith)通過對布雷德伍德博物館以及當(dāng)?shù)厣鐓^(qū)資料的深入挖掘,揭示19世紀金礦區(qū)華人家庭以及女性的日常生活。[注]Barry McGowan & Clare Wright, “Braidwood’s Enduring Chinese Heritage” ,Historic Environment, Vol. 23, no. 3 (2011), pp. 34-39. See also Lindsay Smith, Hidden Dragons: The Archaeology of Mid to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ern New South Wales’, PhD thesi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6.拉姆齊、K.H.廖、莫斯等學(xué)者在研究中大量運用了自傳性質(zhì)的文獻,生動再現(xiàn)了華人的家庭生活、婚姻狀況、旅行及悉尼唐人街生存狀況等。[注]Christine Ramsey, “Mostly Celebration-A Student Who Stayed”, K.Liow,“Ten Years of Adaptation in Melbourne, 1976-1986”, I.Moss,“Chinese or Australian? Growing Up Chinese in a Bicultural Twilight Zone from the 1950s on”, in Survival and Celebration.庫奇曼追溯了墨爾本唐人街少數(shù)有史料記錄的女性生活。[注]Sophie Couchman, “‘Oh I Would Like to See Maggie Moore Again!’: Selected Women of Melbourne’s Chinatown”, in S. Couchman, J. Fitzgerald and P. Macgregor (eds.), After the Rush: Regulation, Participation and Chinese Communities in Australia 1860-1940, Melbourne: Otherland Press, 2004.克萊爾·賴特(Clare Wright)描寫了金礦區(qū)的女性生活,認為金礦區(qū)盡管由男性主導(dǎo),但女性也并非完全缺席。[注]Clare Wright, The Forgotten Rebels of Eureka, Melbourne: Text Publishing, 2013.巴格納爾通過對一個華人女性金·林恩(Kim Linn)命運史的細致梳理,具象地呈現(xiàn)出金礦區(qū)的女性日常生活與社會交往等,金是1871年在新南威爾士登記在冊的12個華人女性之一,丈夫阿豪(Ah How)于1857年來到澳洲,19世紀60年代在新南威爾士潔白可林(Jembaicumbene)金礦開商店、酒館,逐漸成為當(dāng)?shù)厝A人社區(qū)的領(lǐng)袖人物。金與阿豪的社交圈同時包含了華人和歐洲人,生育、醫(yī)療、慶典、工作、經(jīng)商等自然而然地帶來了各種社會交往和社會關(guān)系。[注]Kate Bagnall, “‘To his home at Jembaicumbene’: Women’s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on a colonial goldfield’”, in Migrant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New York: Rouledge, 2017, pp.56-75.如同歷史學(xué)者艾倫·邁恩(Alan Mayne)所說:“華人是金礦區(qū)活躍的參與者,與歐洲人之間同時存在著合作、共識與爭吵、排斥,他們既是競爭者,也是能分享牛奶和愉快閑聊的鄰居?!盵注]Alan Mayne, “‘What about you John?’ Chinese-European Interactions on the Lower Turon Goldfields”, Journal of Australian Colonial History, no. 6 (2004), pp. 4, 7-8.這些研究脫離了男性中心主義視角,更近距離地將華人女性這一被遺忘的群體呈現(xiàn)出來,特別強調(diào)對華人女性個體體驗即她們作為妻子、母親、女工等的個人感受關(guān)注,以及她們對于19世紀澳洲華人社區(qū)的重要性。盡管澳洲華人女性人數(shù)遠遠少于華人男性,但并不能因此將她們的歷史一筆抹掉,她們同樣構(gòu)成了歷史復(fù)雜性的一部分。
此外,與華人男性結(jié)合的白人女性的生命體驗也被研究者關(guān)注。大部分與華人男性結(jié)成夫妻的白人女子都出身平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以往可能與白人男性有過失敗的婚姻。她們和華人男性一起生活,一方面是解決生計溫飽,另一方面也是尋求男性的保護。喬斯林·格魯姆(Jocelyn Groom)在研究墨爾本的申氏家族如何定居下來的歷程中,特別關(guān)注了家族成員潘·阿申(Pan Ah Shin)所娶的愛爾蘭妻子凱瑟琳·馬丁,她生育了8個孩子,由于居住環(huán)境差、營養(yǎng)不良,加之生育太多、太頻繁,36歲就去世了。[注]Jocelyn Groom, “How the Family of Pan Ah Shin Became Settlers Rather than Sojourn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inese in Australia and the Pacific: Old and New Migr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Otago, 20-21 November 1998.當(dāng)然也有一部分出身中產(chǎn)以上家庭的白人女子,比如瑪格麗特·斯加利特與華人梅光達(Mei Quong Tart)一見鐘情,后來梅光達功成名就,成為著名的富商和華人領(lǐng)袖?,敻覃愄卦?1911 年丈夫去世后出版了傳記《梅光達的一生》,稱 “他是一位出色的父親、丈夫,堪比任何一個白皮膚的人,他甚至做得更好”。[注]Margaret Tart. The Life of Quong Tart, Sydney: University of Sydney Library,1911, p.167.對白人女性和華人男性結(jié)合這樣一種婚姻形態(tài)的研究,豐富和補充了以往對于華人移民如何融入澳洲殖民地社會的解讀。
微歷史路徑強調(diào)對某些歷史場景、社區(qū)、家庭和個體的深入研究,試圖還原殖民地時期華人真實的家庭、社會和文化生活,揭示跨種族交往作為常態(tài)化的存在,更多是出于華人男性和白人女性的個人選擇,包括經(jīng)濟因素、個體安全、尋求陪伴、愛情、相互安慰以及性需求等,其中包含著大量復(fù)雜、微妙、相互矛盾的人性故事,這樣的研究路徑打破了以往對于跨種族交往的刻板成見,拓寬了對于華人婚姻形態(tài)和家族文化的研究,同時也揭示了以往在澳洲華人家庭生活研究中被忽略掉的部分,比如多妻(同時在中國和澳洲擁有妻子)、華人移民家庭返回中國以及他們在澳洲出生的子女的命運等。
巴格納爾通過對華人男性中的一個典型群體“蔬菜小販”的研究,展現(xiàn)19世紀澳洲華人男性與白人女性交往的復(fù)雜面相。在殖民地時期,白人女性被劃定為需要遠離中國男性,而白人家庭的門廊則成了走街串巷的華人蔬菜小販與白人女性唯一的接觸區(qū)域(contact zone)。盡管華人小販會時常遭遇羞辱和攻擊,比如1881年《圖繪悉尼新聞》(IllustratedSydneyNews)展示了一個白人女性吼著“滾蛋吧約翰,帶著你的天花”,用長柄掃帚驅(qū)趕華人小販的場景,但通過巴格納爾所稱的“跨越門檻的交往”(across the threshold)[注]Kate Bagnall,“Across the Threshold: White Women and Chinese Hawkers in the White Colonial Imaginary”,Hecate, Vol.28, no. 2 (2002), pp. 9-32.,部分白人女性卻產(chǎn)生了和主流男性社會完全不同的對于華人的認知。她們看到了中國小販的誠實、耐心、可信、干凈,同時能夠記住顧客的喜好等;而相比于歐洲蔬菜商,中國小販的蔬菜更價廉物美,這會讓白人家庭主婦逐漸對中國小販產(chǎn)生信任和好感。這樣的情感完全是從實際生活中自然產(chǎn)生出來的,而非《公告》故事中所說的被華人“誘騙”的結(jié)果。1888年,一封寫給《公告》的信展示了一個普通的勞工階層家庭主婦對“華人問題”的態(tài)度。她的丈夫是一個反華聯(lián)盟的成員,正在參與推進一個抵制華人蔬菜的運動,然而她發(fā)現(xiàn)白人賣的蔬菜要比華人貴三倍,而這些蔬菜其實也是從華人那里買來的,所以她認為這種抵制毫無意義。[注]“The Chinese Hawker”, Bulletin, 16 June 1888.巴格納爾的研究在一些非學(xué)術(shù)性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印證,比如1896年,瑪格麗特·艾格頓(Margaret Egerton)在《宇宙雜志》(CosmosMagazine)上發(fā)表的半自傳連載小說,講述了白人醫(yī)生妻子安妮(Annie)由于對語言有濃厚興趣,參加教堂的語言班,學(xué)習(xí)廣東話,同時也教授一群中國人學(xué)英語,其中有個60歲的中國蔬菜小販,八年來安妮一直從他那里買蔬菜,兩人會互贈禮物,相互關(guān)心,形成了一段超越種族、文化和語言的純潔溫暖的友誼,顯示出白人女性和中國男性的交往并非一定與性有關(guān)以及會帶來危險。[注]Margaret Egerton, “My Chinese”,Cosmos Magazine, Vol. 3, no.3, 19 September 1896, pp. 124-128; Vol. 3, no. 4, 19 October 1896, pp. 138-141; Vol. 3, no. 5, 19 November 1896, pp. 192-196.正是這些個人故事的大量發(fā)掘,呈現(xiàn)了一個雖不全面但真實可感的華人生活史面相。
19世紀50年代開始的澳洲淘金熱是近代國際移民運動的關(guān)鍵推動力之一,也深深影響和重塑了澳洲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人口結(jié)構(gòu)。華人作為淘金熱中一個數(shù)量龐大的族群,在澳洲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對19世紀澳洲華人史的研究,在相當(dāng)長的時期內(nèi)受制于史料的單一匱乏和研究視角的殖民主義偏見,存在著很多的缺失和誤讀。社會生活史視角的引入和多學(xué)科研究方法的融會,對于推進這一領(lǐng)域研究具有極大的意義,同時也為中國學(xué)者介入這一領(lǐng)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啟發(fā)和借鑒。
二戰(zhàn)以來,港臺地區(qū)學(xué)者首先開始關(guān)注澳洲華人華僑群體,出現(xiàn)了一些介紹性的作品,包括臺北中華書局1953年出版的雷鎮(zhèn)宇的《澳洲華僑概況》和司徒澤波、陳本健的《斐濟國、所羅門群島、西薩摩亞群島華僑概況》,以及劉渭平的《澳洲華僑史話》和劉達人的《澳洲與中國》,成為研究澳洲早期華人華僑狀況的重要參考書。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陸學(xué)界開始出現(xiàn)了一些縱向梳理澳洲華人史的作品,如張秋生的《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以及黃昆章出版的同名著作。他們都是主要從政治和經(jīng)濟的脈絡(luò)呈現(xiàn)澳洲華人的發(fā)展歷程。此外,鄭寅達與費佩君的《澳大利亞史》、張?zhí)斓摹栋闹奘贰?、侯敏躍的《中澳關(guān)系史》以及阮西湖的《澳大利亞民族志》等著作中,也散見有關(guān)于澳洲華僑華人的概述。而從橫向剖析華人社會方面,也出現(xiàn)了一些關(guān)于華人社團、華人經(jīng)濟等的專門研究。近年來,一些嘗試從政治、經(jīng)濟框架之外對澳洲華人史進行專門研究的成果開始出現(xiàn),比如費晟從環(huán)境史的視角研究澳洲淘金熱中的“華人破壞環(huán)境”問題,[注]費晟:《論澳洲淘金熱中的“華人破壞環(huán)境”問題》,《學(xué)術(shù)研究》2014年第6期。喬瑜從白人女性的視角解讀19世紀澳大利亞華人男性形象。[注]喬瑜:《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初澳大利亞女性眼中的華人男性形象》,《歷史教學(xué)》2012年第2期。不過總的來看,目前中國學(xué)界對澳洲華人史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未來,可以嘗試將中國已有深厚研究基礎(chǔ)的宗族史研究以及豐富的家譜資源,與“僑鄉(xiāng)路徑”結(jié)合,建立起華人移民家族的跨國研究框架;廣泛吸納人類學(xué)田野調(diào)查、訪談、視覺文化研究等,融會多學(xué)科研究方法;進一步開拓更豐富、多元的研究視角,除了家庭史、女性史、地區(qū)史等之外,醫(yī)療史、疾病史、健康史、傳播史等也可以納入進來,目前,這一類型的研究還處在相對空白階段。而基于語言因素,大多數(shù)海外學(xué)者直接閱讀中文文獻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面對19世紀以廣東話書寫的中文報紙、文件檔案、墓志碑刻等時,這恰恰為中國學(xué)者介入這一領(lǐng)域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