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世界各國人口年齡結構發(fā)展趨勢。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告顯示:預計2050年世界65歲以上人口將達150億[1],且根據(jù)我國1980年—2010年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4.7%增長為8.2%這一增長速度推算,截至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將達23.3%[2],其中,澳門由于人口老齡化出現(xiàn)時間較早且程度較我國總體水平更重(當前澳門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已為澳門總人口的9.1%),其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預計2036年將增至23.7%[3]。針對這一現(xiàn)狀,澳門護理本科教育將《老年護理學》納入護生必修科目,旨在培養(yǎng)護生的老年人健康維護知識和技能,提高社會養(yǎng)老水平。傳統(tǒng)《老年護理學》課堂教授、技術練習過程中教師多側重對老年人群身心疾病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護生對老年人身心親身體驗存在不足,護理教學效果不佳,護生學習積極性較差。而體驗式教學法以情感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原理、認識直觀原理、思維科學相似原理等為理論基礎,通過引導護生親身經歷病患感受,鼓勵護生將經歷上升為批判性反思[4],有利于護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本研究通過在《老年護理學》教學過程中運用高齡者體驗輔具幫助護生親身體會老年人日常生活情境,以期激發(fā)護生情感體驗,幫助護生在體驗中學習有關知識,實現(xiàn)“自我教育”,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采用目的抽樣法,將我校2016年9月—2016年11月參加《老年護理學》課程學習的58名三年級本科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1名(18.97%),女生47名(81.03%);年齡20~27(21.93±1.22)歲。
①準備階段:2名或3名護生為一組,每組發(fā)放1套高齡者體驗輔具(aged simulation sets),包括耳塞1對、眼罩1個、背板1個、手肘及手腕體驗輔具各1對、手套及手指負重輔具1對、可折疊拐杖1支、膝蓋及腳踝體驗輔具各1對;向每名護生發(fā)放1份高齡者體驗輔具說明書及安全注意事項;教師講解并示范高齡者體驗輔具穿脫方法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項;出于安全問題考慮,要求護生穿戴高齡者體驗輔具活動時,至少有1名同組未穿戴輔具的護生同行。②實施階段:各組護生自行制訂體驗時間及計劃,體驗計劃須包含行走、坐或臥、上下樓梯、視覺及聽覺感受、穿脫衣物及進食等日常生活活動;2016年9月—2016年11月,各小組在教師輔導下穿戴高齡者體驗輔具實施體驗計劃。③反思及評價階段:2016年11月,護生對體驗式教學進行書面反思和評價,內容包括體驗時間、地點、經驗感受及感想;護生間互相交流,并向教師反饋教學評價。
經護生知情同意后,收集護生體驗式教學書面反思和評價報告、匯報資料及護生體驗式學習過程中教師現(xiàn)場觀察記錄,并將其整理、匯總,形成文字資料。
將文字資料進行編碼并輸入Excel表格,雙人核對并反復閱讀所輸入資料及數(shù)據(jù);使用質性研究內容分析法[5]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找出與高齡者體驗式教學有關信息再次編碼、分類并提煉主題;與原始資料核對,采用多視角方式,連續(xù)、反復分析不同護生對高齡者體驗式教學的想法及體驗經驗;分析過程中與質性研究專家進行討論,并邀請專家對提煉結果進行審核;將提煉結果返回護生處核對資料準確性,保證結果真實性及有效性。
護生穿戴高齡者體驗輔具0.5~10.0(1.8±1.5) h。分析護生參與高齡者體驗式教學活動感受,提煉出3個主題:感同身受、安全及挑戰(zhàn)、成長及同理心。
每名護生均表示穿著高齡者體驗輔具后,能深刻體會到老年人的實際感受及其與年輕人的區(qū)別,進而更好地了解其日常生活需要。
2.1.1 感官限制
“穿上高齡者體驗輔具后,眼睛很難看清楚1 m以外的文字及顏色,且視線會變窄,看到的顏色會變黃;聽力也下降了很多,需要同學很大聲叫我才能聽到,且(聽到的聲音)非常模糊?!薄耙曇案悄:磺澹笥乙曇翱s小,要離物體很近才能看到。”“我差不多要把紙貼到臉上,才能勉強看到紙上的字。”“聽不清楚別人說話,對方需要不斷重復內容,以致雙方的情緒也受到影響。”“觸覺靈敏度也差,手在觸摸任何東西時,沒有什么感覺,平時覺得十分容易做到的事(穿上高齡者體驗輔具后)變得吃力”。
2.1.2 活動受限
護生穿上高齡者體驗輔具后會感覺到活動受限,如進食及精細動作受限等,部分護生提道:“(穿上高齡者體驗輔具后)活動功能受限,很多時候都不能像自己想象的一樣去做出反應,會感覺到自己身體功能大不如前?!薄瓣P節(jié)無法靈活活動,無法獨自穿衣,需在旁人協(xié)助下活動?!薄氨承?背板)能體驗到高齡駝背者感受,身體各部位都感到疼痛,如肩膀、手肘、膝蓋;走路十分吃力,上下樓梯時需要借助拐杖和樓梯旁扶手;吃飯、上下樓梯、坐下起立、躺下睡覺和起床等方面都有一定困難?!薄俺燥堄每曜訒r非常困難,只有拿湯匙才能吃飯;撿地上的東西時,很難蹲下和彎腰,膝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都變得很難屈曲;開餅干包裝袋的動作都做了很久,當我挾起面條后送入口中也感到乏力?!薄耙驗樯眢w很沉的關系,也變得跟老人一樣多走一段路就會開始喘氣”。
穿著高齡者體驗輔具后,護生感覺平衡感及身體靈敏度下降,對安全及平衡產生一定影響。
2.2.1 安全問題
“因為視線模糊,好幾次都差點踩空,只好死死抓著扶手,一步一驚心。”“視野受限,容易撞到四處的障礙物;在活動過程中都需要拐杖幫忙”“會很怕腳下有東西令我跌倒,上下樓梯都小心翼翼,很害怕在活動過程中受傷?!薄爱斖瑢W在身邊幫你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安心,在心理上比較有安全感?!薄拔疑舷聵翘輹r,有路人從我身邊快速走過,嚇我一跳,差點從樓梯上跌倒?!薄靶断赂啐g者體驗輔助,竟然出汗了?!薄案杏X容易跌倒,為了不麻煩他人會減少活動,長此以往(感覺)會使老年人生理、心理發(fā)生變化,進而引起老年人生活質量下降”。
2.2.2 面對的挑戰(zhàn)
護生感受到:“如果周邊沒有扶手之類的物品,平躺后很難起身?!薄?高齡者體驗輔具)穿著時間久了,全身感到疲勞?!薄白龊芏嗍虑槎剂Σ粡男?,自己也會感覺到挫敗,感覺自己很沒用?!薄懊孔鲆粋€動作,都必須慢慢移動,尤其做一些較細致的動作時,會遇到困難,需要身邊人協(xié)助完成?!薄懊撓赂啐g者體驗輔具后,身體輕松了好多,感覺像是除下了束縛自己的繩索,走路不再束手束腳,另外視野寬闊了,也不需要擔心因看不清路而跌倒”。
所有護生一致認為合理安排體驗式教學活動,能使其深刻了解老年人身體狀況,幫助其在將來的臨床實習中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需要和感受,更好地為其提供照顧。部分護生認為:“就算講得再多都比不上做一次的感觸來得強烈?!薄盎顒映稍黾油硇耐?,亦能加深對老年護理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辈糠肿o生提到“衰老是人生必經階段,終有一天自己也會面臨老化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同理心,(給老年人)多一點關懷及體諒?!薄靶袆泳徛⒉皇撬麄兡軌蚩刂频?,而是身體機能衰退導致,所以當我們照顧老年病人時,應該要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而不是抱怨?!薄耙院髮夏瓴∪私忉尣∏闀r,要更慢一點,要更有愛心和同理心?!薄绑w驗過程讓我了解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樣,也讓我愿意在日后生活中對他們多一點體諒和包容,日后在路上有老年人上下樓梯或推著紙皮車時,我會上前幫忙?!薄?體驗式教學使我)日后在照護老年病人時能自然地站在老年人角度體諒他們的感受,也使我想制訂一些措施令他們生活較為方便”。
體驗式教學法被定義為親身體驗后反思的學習過程,它是以護生為主并鼓勵護生經由體驗達到批判性反思的學習過程[4]。體驗式教學法可以幫助護生體會及整合自己反思后的想法,達到學習成效[6];也可以幫助護生通過親身實踐及觀察其他同學在實踐中的不同表現(xiàn),自我反思、整合并提升對特定情境及對象的認識,進而鞏固護理專業(yè)知識,形成護理態(tài)度[7]。
尹姣等[8]認為,體驗式教學可以幫助護生學習“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概念。本研究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老年護理學》教學后,護生能切身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需要面對的問題及不便,有利于加深其同理心,使其在護理過程中積極給予老年人關愛和體諒,并為老年人提供更高質素的護理服務;同時,該教學使護生感受到老化對視覺、聽覺、活動(行走、上下樓梯)和進食的影響,幫助護生將其與《老年護理學》課程中的理論內容相互結合、印證,進而提高護生對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此外,通過高齡者體驗式教學活動還有利于增加趣味性,增進護生間感情,提高護生學習興趣,與其他體驗式教學研究[8-19]結果相一致。
2010年澳門研究報告指出:澳門老齡化程度較重,預計2020年,澳門老年相關照護護理人力需求將增加20%以上[20]。體驗式教學有利于實現(xiàn)護生換位思考,幫助護生深刻體會老年人日常生活面臨的身心挑戰(zhàn)及無助感[10]。體驗式教學實施后,護生更能理解及尊重老年人,從內心感悟到對待老年人要更有耐心及愛心[17],有利于護生站在老年人立場去關懷、體諒病人,提高其老年護理實踐的科學性、人文性。
雖然體驗式教學前教師已講解并示范高齡者體驗輔具的穿脫方法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項,但由于體驗計劃實施時存在環(huán)境差異、現(xiàn)場干擾、突發(fā)事件等不可控因素,且體驗式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護生肢體活動受限、容易跌倒等安全問題,故體驗活動期間須至少有1名同組未穿戴輔具的護生與穿戴輔具的護生同行以提高活動安全性,避免損傷風險。
此次體驗式教學僅于教室及室內樓梯進行,未來可增加部分外展性活動,如要求護生穿輔具走至固定位置,組織護生試推手推車并在街道上拾紙皮等;也可組織護生在課堂上穿輔具模擬小短劇,進行相關角色扮演,如認知障礙、肢體活動障礙老年人等;還可邀請老年人一起參與護生體驗式教學,讓護生印證其感受真實性等。
未來教師在實施體驗式教學時,也可采用分組方式進行,各組擬訂不同的老年護理相關主題,如:認知障礙老年人及其照護者模擬、行動受限老年人居家照護模擬、感官退化老年人日常生活模擬等,模擬后各組護生相互交流及討論,以加深護生對不同類型老年病人的理解。教學中,教師積極進行科學化引導及評價,從而提升護生對老年人的積極態(tài)度。
本研究通過在本科護生《老年護理學》教學中運用高齡者體驗輔具幫助護生親身體會老年人日常生活情境,并對護生體驗后感受及經驗進行調查,歸納、提煉后共形成感同身受、安全及挑戰(zhàn)、成長及同理心3個主題,表明體驗式教學可加深護生對老年人的理解,提高護生《老年護理學》學習興趣和成效及其護理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