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無錫市第二中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對80例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護理組,將80例患者等分,常規(guī)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為36歲至52歲,平均為(44.00±5.56)歲;護理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為35歲至53歲,平均為(44.00±5.23)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給予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確定病變,進行病理活檢確定病變性質,采用超聲內鏡確定病變范圍及大小。準備好1cm厚泡沫板、透明帽、內鏡下注射針、大頭針、五爪鉗、IT刀、針形切開刀、腎上腺素等手術必備器械,之后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在此基礎上護理組進行護理干預:①術前護理:手術前,向患者講述手術麻醉方式、操作方法;術中應注意事項;術后的體位;了解患者的顧慮,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做好心理準備;講解成功案例,增加患者信心,避免緊張。②術中護理:患者進行麻醉后,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麻醉師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并時刻觀察其呼吸道情況,確保呼吸道通暢,對于分泌物較多的患者應及時進行清理,同時確保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為防止留置針受到壓迫,應確定靜脈通道通暢,密切觀察患者腹部隆起情況,觀察是否出現穿孔、出血等不良情況,若發(fā)生不良事件,應及時配合主治醫(yī)生進行處理。對于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應注意皮膚護理,防止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另外,患者麻醉復蘇時,除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麻醉復蘇情況外,還要做好安全護理,防止墜床等意外的發(fā)生。待穩(wěn)定后將其送至病房并做好交接,妥善安置患者。根據患者的手術部位采取不同的體位。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將完整的固定手術切除的標本送至病理學檢查;③術后護理:術畢,醫(yī)護人員要加強對患者血糖值、血壓值的檢測,血壓值較高的患者遵醫(yī)囑給予降壓藥。患者手術后易出現心慌、嘔血、冷汗、嚴重腹脹腹痛等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遵醫(yī)囑處理。飲食指導,根據手術的部位、創(chuàng)面?zhèn)€數及大小術后禁食1-3天,開始進食時應給予溫涼的流質飲食,2周內禁食用粗纖維、生冷、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力、勞累。術后定期隨訪。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值(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康復時間、疼痛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臨床指標判定標準:對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康復時間進行記錄,對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分值為0分至10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判定標準:患者不良反應包括穿孔、出血、發(fā)熱、腹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四者之和。
數據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x2檢驗計數資料,±s表示計量資料,t進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顯著,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guī)組患者手術時間為(95.10±10.10)min、術中出血量為(126.59±23.00)ml、術后康復時間為(9.56±11.38)d、疼痛評分為(5.5 6±0.4 5);護理組患者手術時間為(75.10±2.10)min、術中出血量為(85.59±13.00)ml、術后康復時間為(7.48±1.33)d、疼痛評分為(5.56±0.45);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值相比差異顯著,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患者穿孔3例,占7.50%,出血2例,占5.00%,發(fā)熱3例,占7.50%,腹痛1例,占2.5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50%;護理組患者無發(fā)生穿孔、出血、發(fā)熱患者,腹痛1例,占2.5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0%;護理組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常采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消化道疾病,相比較傳統手術,此種手術治療具有創(chuàng)傷較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等特點[3]。為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近些年來,相關臨床經驗顯示,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相關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4]。本文所研究護理體會主要在患者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進行相應護理干預,手術前告知患者手術應注意事項,可使其做好心理準備,及時排解不良情緒可使患者保持輕松狀態(tài)面對手術;手術中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及時處理并發(fā)癥,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手術后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可協助患者正確飲食,對并發(fā)癥進行護理,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給予性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減少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康復時間,降低疼痛程度。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在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