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祥
摘 要:新課標指出,小學科學教學要切實根據(jù)城市或農村特定的人文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以多種方式、手段,多角度開發(fā)和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促進小學科學教學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廣闊,且地區(qū)和城鄉(xiāng)差異較大,在教學中開發(fā)和利用不同地域特色的小學科學教學資源,有利于農村科學教學的推進。
關鍵詞:課程資源;農村小學;科學教學;新途徑
小學科學教學,要切實根據(jù)城市或農村特定的人文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以多種方式、手段,多角度開發(fā)和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促進小學科學教學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此,就如何結合課程資源,探索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途徑談幾點自己的思考,與大家共勉。
一、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老師要了解學生對地區(qū)特色的了解情況,要有意識地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打開學生的科學思路,讓學生融入和利用自然資源,置身自然,學習了解相應的科學知識,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促進科學教學,從而實現(xiàn)寓教于樂、以玩促學的目的。比如,在學習“溫度與氣候”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老師就可以把學生帶進大自然,帶進核桃園,讓學生感受隴南成縣在不同季節(jié)的溫度和氣候,了解核桃豐產的原因,了解成縣礦產資源豐富的秘密等等。這不但能豐富小學科學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使教學更加的新穎、多樣,而且還能活躍氣氛,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在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的同時,充分了解溫度、氣候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掌握相關的科學知識,促進科學教學。
二、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過去由于農村條件的限制,教學設施上有些欠缺,使得像小學科學這樣豐富性、多樣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的有些內容不能充分地呈現(xiàn)給學生,這使抽象性的科學很難實現(xiàn)有效教學。隨著社會經濟各方面的不斷發(fā)展,像我們隴南市成縣拋沙小學這樣的農村學校,也在盡量完善先進的教學設施,有了多媒體等電教設備。這不但克服了曾經實驗教學觀察不到位、清晰度低的弊端,而且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增加了教學手段。所以,作為農村小學科學老師,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地域資源的同時,也要發(fā)揮農村信息化教學設備的作用,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克服教學中的難點,更好地彌補傳統(tǒng)小學科學教學的不足和缺陷,保證教學進度,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生認識青蛙捕蟲時,如果沒有多媒體教學,學生肯定只看到青蛙吃了昆蟲,至于它怎么捕到昆蟲的,學生無法看清楚。而多媒體的放大功能,就能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青蛙用舌頭捕昆蟲的整個動作過程,讓學生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和捕食本領,提高教學效率。再比如,一些動物的運動,如果沒有多媒體比較全面的呈現(xiàn)功能,讓學生通過放大鏡頭仔細觀察每種動物如何運動以及它們奔跑時腳步的移動規(guī)律等等,學生便很難觀察,也難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所以,農村科學老師,既要充分運用本地特色課程資源,也要大膽、合理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這樣才能使各資源和教學手段相互結合,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用自制教具、學具,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我們知道科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理解能力有限、知識基礎有限的小學生來說有些內容是比較難理解的。因此,要想結合有效的課程資源,挖掘教學的豐富性,老師就要想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興趣,且能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過去我們的教學由于條件和老師教學思想的限制,有些實驗不能進行或者把實驗只當成一個過程,根本達不到教學實驗的效果。但是我們知道要想學生明白有些自然現(xiàn)象,必須靠實驗來實現(xiàn)。我們知道,農村教學條件的限制,實驗設備和儀器不是很完善,尤其是新課程改革,時代發(fā)展,實驗的器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先進,及時更新難以實現(xiàn),導致一些實驗無法進行。所以,作為農村小學科學老師,要結合本校條件,結合教學內容,利用一些廢舊材料,自己制作教具彌補實驗儀器欠缺導致的教學缺憾,確??茖W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學“加熱和冷卻”這一課的內容時,為了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并讓學生認識到一些物體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我就根據(jù)內容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噴氣船”,在實驗的過程中,看著噴氣船被熱氣推著走動,同學們發(fā)出了歡呼和驚訝的叫聲。自制教具的過程以及它在課堂上的運用,不但能激增課堂的趣味性,使實驗教學變得更加直觀、生動,還能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的科學興趣,推動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的發(fā)展。
總之,作為農村小學科學老師,要想實現(xiàn)小學科學的有效教學,就要結合地域資源,挖掘課程資源,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學生思想,激發(fā)學生興趣,并通過有效的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提高農村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穎,李運濤.農村小學的科學課程資源開發(fā)[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1(10).
[2]蔡海軍,謝強.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6).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結合本地特色,開發(fā)農村科學課程資源,探索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的新途徑》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018。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