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市蘇家屯區(qū)解放小學)
語篇教學是基于語篇的語言教學。“即認識到人們使用語言的過程就是產生或理解語篇過程,而不是使用語法結構或詞匯的過程,也不是純粹完成某些語言行為的過程。”語篇教學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并運用語言,更為具體的說就是通過有意義的語言輸入來激活有意義的語言輸出。語篇教學并非單純的語篇知識的教學,它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為目的,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
教師要設計有意義的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造產生語篇的條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扮演情景創(chuàng)設的組織者。要善于結合課堂的實際需要,利用多媒體、自制教具、簡筆畫、手勢、肢體語言等來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能積極地根據目標語言,經過思維的加工,從而有創(chuàng)造性地輸出。例如,人教版5AFamily life一課,本課主要呈現Kitty及其家庭成員在家中進行不同活動的場景。這一話題都是學生所熟知的,他們也比較感興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利用我一家三口在不同房間活動的畫面,及簡短的文本內容,向學生生動的呈現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情境。隨后教師設計兩個問題:1.How many rooms are there?2.What are they?學生結合畫面及文本信息,很容易找到了答案。通過這一情境的設計,降低了本課文本的難度,同時為走入文本埋下了伏筆,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新《課標》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毕胍獎?chuàng)設有效的課堂,首先活動設計要注重生活化,教師應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仿的活動,力求言之有物,努力建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語言支架。真正做到讓學生活學活用。還是以Family life一課為例,學生在了解我的家庭成員在各個房間的活動情況之后,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談論他們平時在這些房間里都進行什么樣的活動,這一活動的設計緊緊圍繞了學生生活實際,激發(fā)了學生談論的欲望,有效鞏固了學生的舊知,同時為新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活動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在進行語篇設計時要考慮難易程度。如果活動過于簡單,學生會失去深入探究的興趣。如果活動太難,易使學生失去信心。對于梯度的正確把握,可以使課堂教學過程更自然順暢。因此,活動設計要講究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在Family life一課中,在描述人們正在進行的活動操練中,我設計了幾個這樣的活動,先后出示幾幅活動畫面,同時出示提示詞,Tom,what are you doing?I’m ________.Mary, what are you doing?I’m ________.
讓學生看圖進行簡單的描述,這項活動對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容易,學生能利用新學的知識進行正確的語言輸出。在此基礎上,我只出示畫面和人物,讓學生大膽猜測他們可能進行的活動。Ben, where are you?What are you doing?I’m reading a book in the bathroom.在這項活動中,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掌握了新知。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活動設計難度逐漸加大,最后,我出示三幅畫面:人們在海灘,學生在打掃衛(wèi)生,學生的課間活動,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選擇其中的一幅畫面進行寫作練習,教師進行適時的指導。
在這項活動中培養(yǎng)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意識,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上的活動設計充分體現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的原則。
授人于魚,不如授人于漁。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語篇閱讀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形成語篇意識,建立語篇語言結構,還要在語篇教學中注意閱讀技巧的傳授,培養(yǎng)他們語篇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大量閱讀積累培養(yǎng),教師在指導語篇閱讀時,一開始可以設計一些填空,判斷,問答題等簡單題型,指導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的把握。在學生對文章比較熟悉后,可以布置一些寫作練習,或者讓學生根據內容進行復述,表演或進行故事新編。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和篇章結構有更深的了解。
語篇教學不僅在小學高年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為初中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石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不斷的學習,把語篇教學更好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不斷探索,不斷反思,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