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濱河實驗學校)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基礎教育的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等都發(fā)生了變化。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有效性,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教師不可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積極創(chuàng)新,轉變教學理念,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善用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合理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全面優(yōu)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提升教學效率。以多媒體的應用為例,這一技術可以以音頻、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課文中所描述的場景,從而體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提升學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這一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構建相適應的應用機制。比如,在學習《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地理中國》中節(jié)選的“秦朝兵馬俑”片段,讓學生“看見”兵馬俑的實態(tài),“看見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金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的樣子,“看見武士俑體格健壯、體態(tài)勻稱、身披戰(zhàn)甲”的樣子,讓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兵馬俑的體格、動作、生態(tài)、發(fā)型、服飾等,激發(fā)學生去了解兵馬俑的興趣,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不過,小學語文課堂不應以多媒體教學為主,教師應該輔以口頭講解及板書,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升課堂效率。
新課改背景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不過由于學生年紀尚幼,尚未形成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需要教師通過問題的設置,循循誘導,讓學生知道該做什么,該解決哪些問題,該以何種方式何種角度去思考問題。
比如,在學習到《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學生可能會覺得課文只是在簡單地描寫爬山虎的樣子,無法把握課文的走向,無法把握文章的脈絡,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文章中分別描述了爬山虎的哪些部位?”有的學生回答“葉子”,有的回答“腳”。接著,教師再問學生“葉子顏色怎么變化的?”學生回答說:“一開始是嫩紅的,后來變成嫩綠?!比缓笤賳枌W生:“爬山虎的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問題相對較難,學生要通過閱讀課文才能總結出答案。通過設置合理的問題梯度,能夠讓學生更有耐心更有興趣地去分析問題,從而清晰地梳理文章脈絡,掌握課本知識。
在小學語文中,學生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但是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學習,把握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從而擴大知識范圍。在上課時,教師應該分清教學主次,把握好課文學習的主要目標,對重難點知識詳細解析,其他內容稍帶過即可,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握學習的主要方向,掌握課堂的思想主旨,提升教學有效性。
要想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必須把握住,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自己只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價值,可以構建與課堂設計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機制,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在上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言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考試成績,對其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在學生思考并講述答案的過程中,通過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和藹的微笑,一個拍肩的動作,鼓舞學生積極探索答案,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發(fā)展,對于有進步的學生,予以鼓勵和褒獎,對于退步的同學,查找原因,及時解決。
新課改深化實施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與學生全面掌握新課標的具體內容,并且需要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做出一定的改變。尤其是任課教師,更是需要做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才能保證有效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奠定基礎。首先,教師需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觀點,在摒棄這一觀點的基礎上,要樹立“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其次,將“以課堂教學為主”轉變?yōu)椤罢n內外結合”模式;最后將“單一知識傳授為主的課堂”轉變?yōu)椤八刭|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并重”。只有這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才能逐漸從傳統(tǒng)文化課堂轉變?yōu)楫斍暗乃刭|教育課堂,才能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全面發(fā)展,才能保證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因此,在新課改深化實施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全面學習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同時需要逐漸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并加強個人專業(yè)學習,認真貫徹新課改基本理念,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奠定基礎。
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目標設計中,語文教師僅僅是重視知識目標的設計,學生機械式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興趣的提升,從而不利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并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才培訓基地,而是促使學生獲取全面發(fā)展,以此保證小學語文教學價值的高效實現(xiàn)。具體言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需轉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例如,在授課《北京的春節(jié)》時,要求掌握的知識技能: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shù)膶懛?。過程與方法: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tǒng)年文化的獨特魅力;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可見,全面的教學目標設計是高效課堂實現(xiàn)的基礎。因此,教師有必要注重教學目標的完善,為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奠定基礎。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全面展開,小學語文教師的定位及角色都發(fā)生了轉變,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師應該適應這一改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全面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F(xiàn)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才是主角,教師則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從不同途徑進行學習,實現(xiàn)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目標,讓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