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
【摘 要】巴蜀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其藝術文化內容豐富,地域色彩濃郁。作為我國最早的佛教傳入地和道教的發(fā)源地,這里的宗教文化十分濃烈。巴蜀雕刻紀實地呈現(xiàn)了宗教文化在巴蜀傳承的痕跡。巴蜀雕刻藝術屬于崇高的宗教藝術,也是靈魂安棲的生命化的藝術,其充分地顯示著巴蜀人對生命認識和生命渴望的一種特殊表達,也展示出巨大的審美價值。
【關鍵詞】巴蜀文化;雕刻藝術
一、巴蜀藝術文化
四川盆地的封閉地形,盡管導致了古時巴蜀對外交流的困難,嚴重影響了巴蜀地區(qū)的發(fā)展,但另一方面這樣的困難反而激起了巴蜀先民對于改善自身惡劣環(huán)境、向外開拓的勇氣和決心,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開拓出了多條對外的通道,終將“蜀道難”變成“蜀道通”。此后,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持續(xù)發(fā)展,尤其是四川幾次大規(guī)模的移民潮,造就了巴蜀人民在封閉中求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獨特個性。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fā)展,巴蜀文化形成了移民性、神秘性、穩(wěn)定性這三大區(qū)域特色,造就了巴蜀文化獨有的魅力,在藝術文化史迸發(fā)出璀璨的光輝。
巴蜀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這里有中國最早的青銅圓雕,中國最早的佛教藝術,中國最早的隸書。從相對時間上來講,巴蜀許多藝術門類都是中國最早的藝術。四川廣漢出土的三星堆年代上限距今4500±150年,大致延續(xù)至距今3000年左右,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相當中原夏、商時期。已知的我國最早的佛像是四川樂山發(fā)現(xiàn)的東漢崖墓上的石刻佛像,與彭山、綿陽何家山等東漢崖墓出土的搖錢樹座的佛像。四川青川戰(zhàn)國墓出土的青川木牘向人們證明至遲在戰(zhàn)國中期,隸書已經出現(xiàn)了。
巴蜀藝術內容豐富,地域色彩濃郁。四川的畫像磚,東漢陶俑,重慶大足石刻,川戲、川劇、蜀錦、蜀繡等,都帶有濃郁的地域色彩。四川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陶俑最多、最精美的地區(qū),面部表情的刻畫是四川漢代陶俑具有特殊魅力的根本所在。重慶大足石刻與同期其他地方的造像相比,包含著更多的世俗成分,凝聚著更多的凡人的思想感情,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川劇藝術一直以其詼諧風趣、生動活潑的語言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體現(xiàn)著傳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點。
二、巴蜀雕刻文化
巴蜀造像歷史悠久,國內最早的佛教與巴蜀有關。牛山麻浩、沛子灣崖墓、彭山崖墓出土早期佛像等。巴蜀造像萌芽于新時期時代,此后曾經經歷了幾個高峰:三星堆的青銅雕塑,漢代石獸、石人、陶俑、畫像石與畫像磚。唐宋時期的佛教雕塑達到鼎盛,以規(guī)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稱于世的大足石刻,有被專家評價為“代表了四川傳統(tǒng)石刻的最高水平”的安岳臥佛。還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等。
佛教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早在東漢時期,佛教已傳入巴蜀。作為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地區(qū),在眾多的石刻造像之中,巴蜀又是名副其實的大佛之鄉(xiāng),全川高度在10米以上的大佛共有20座之多。樂山凌云寺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足背長11米,赤足上可圍坐百人。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貞元九年(803年),前后歷時90年,經過唐代高僧海通禪師、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等累代修筑,才呈現(xiàn)出今天這樣的規(guī)模,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潼南馬龍山臥佛是全國第一大臥佛,獨占山峰的半壁巖面,長達36米,卻只刻了佛的上半身,下半山與山體結合,隱于祥云霧靄中,可謂匠心獨運。安岳臥佛全長23米,在八廟鄉(xiāng)臥佛溝。在經窟上刻滿了佛經,共有131平方米,約26萬字,是一座罕見的唐代石刻經庫。榮縣大佛是我國第二大佛,也是第一大釋迦佛,通高36.67米。過去的榮縣大佛是全身貼金的,在陽光下金光閃耀可達數(shù)里,可惜1943年被當時的地方官員將貼金取掉了,這種光彩奪目的奇觀遂不復得見。而大足石刻更是在巴蜀石刻文化中占據(jù)重要位置,以其規(guī)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稱于世。造像最初開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現(xiàn)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為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不僅僅是佛教,巴蜀地區(qū)的道教也十分昌盛。作為世界上的幾大宗教中唯一在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就是道教,道教的發(fā)祥地就在巴蜀。巴蜀人民對宗教的寬容、吸收與融合,演變的非常水到渠成。在四川為數(shù)不多的道教石刻中,整個彭迪內共有28處,其中以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最為系統(tǒng)和完整。
在筆者看來,巴蜀雕刻十分注重與自然的融合,多為依山雕刻,會根據(jù)山石的形狀走向進行設計造像,既巧奪天工,又與人文相結合。這其中因由之一也是因為巴蜀地區(qū)山巒重疊的地形條件所致。巴蜀的佛教圣地和道觀寺廟多數(shù)依山而建,人與自然的和諧,生出依山而建的雕刻文化。不以體現(xiàn)高超的雕刻技藝為目的,而是講究畫龍點睛的渾然天成,讓人震撼于大自然的壯闊和鬼斧神工。“美從自然中來,回到自然中去”——這就是巴蜀人民對美的認識。
三、巴蜀文化精神傳承
作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提倡順應自然,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的觀念,這在道教發(fā)源地的四川更是發(fā)揮到了極致。盡管四川盆地相對封閉,但還是未能完全阻隔巴蜀地區(qū)與其它區(qū)域文化的交流,所以巴蜀先民為了尋求更多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開闊視野,積極克服了拒外和排外的心理,以大山般的胸懷迎接與融合各種外來文化,形成了“和合圓融”的文化性格。
巴蜀的神仙文化,以及道教所提倡的修身養(yǎng)性長壽之術都以“和諧”為其核心思想,主張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這一理念滲透到了巴蜀人民的個性和血液之中。正是在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影響下,巴蜀人民回歸自然,注重修養(yǎng)身心、追求長壽和休閑游樂,人民樂于安居享受而厭惡兵戎相見,故而當今成都平原休閑之風盛行,成都也成為聞名遐邇的“休閑之都”。
四、結語
巴蜀雕刻藝術屬于崇高的宗教藝術,也是靈魂安棲的生命化的藝術。注重與自然的融合一體,秉持著文化與自然的和諧讓巴蜀雕刻造像成為一個龐大的符號系統(tǒng),以藝術的方式,充分地顯示著巴蜀人對生命認識和生命渴望的一種特殊表達,成功地采用象征、寫實、夸張、變形等多種造型手法,展現(xiàn)出巨大的藝術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胡文和,胡文成.巴蜀佛教雕刻藝術史[M].四川巴蜀書社有限公司,2015.09
[2]游菲.論巴蜀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D],2011.06
[3]高一丹.巴蜀佛教石窟群藝術風格研究[D],2013.05
[4]周偉.巴蜀藝術特色專題[R].2011.06
[5]巴蜀宗教.https://wenku.baidu.com/view/c7f28d504028915f814dc25f.html,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