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前預習活動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它既能夠確保學生有效地利用空余時間對新知識進行簡單的熟悉與掌握,又能夠讓學生在上課時盡快地跟上老師的教學步伐,對提高學習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作用。課前預習活動是學生的一種自主認知活動,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夠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十分重要。筆者認為,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學生高效率學習、教師高效率教學的保障,所以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習慣;培養(yǎng)
語文課程一直是學生學習階段的重要又基礎的課程,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會學習、巧學習,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一生受益。筆者認為,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就是學生在參與語文學習中所必須養(yǎng)成的,它對學生投入新知識學習、教師開展新知識教學等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過程中,必須從小學生當下的學習特點出發(fā),采取合適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筆者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 抓住小學階段學生特點,激發(fā)課前預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該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容易被轉移、對凡事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興趣,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課前預習的積極作用,從而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前預習活動中來。教師可以從重視度、競爭意識與鼓勵意識三個角度入手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興趣。
(一) 強調課前預習重視度
教師必須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對課前預習活動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從態(tài)度上端正學生的課前預習行為,讓學生正確認識到課前預習活動對自己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地參與課前預習活動。
(二) 開展課前預習競爭活動
每個學生都有競爭意識,競爭也可以說是一種動力,能夠激發(fā)學生更積極地改變自己和別人比拼。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樣的競爭心理開展預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學生預習的課本等為學生進行簡單的打分與評價,促使學生讓自己的課前預習更高效、更全面。在課上,將學生們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們組內合作、組外競爭來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以完成預習活動,實踐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都比較可觀。
(三) 鼓勵學生參與課前預習
教師的鼓勵與支持是學生完成課前預習活動的最大動力之一,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與支持,所以教師可以時??洫剬W生的預習情況,可以個別到人,也可以個別到小組,將學生們的課前預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
二、 傳授課前預習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會預習”
任何事情都有“法”“道”可依。教師要積極地傳授給學生們正確的課前預習方法,讓學生們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和運用,結合自己需要將這些預習方法轉換為自己的方法。筆者認為,語文課前預習的重點在于讀、查、疑三步。
(一) 讀
在對語文知識進行預習時,學生必須通過讀來先理解文章,并且找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讀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朗讀、誦讀、默讀等,這些可以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習慣與需要進行選擇。
(二) 查
在讀的過程中學生們會遇到許多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詞句,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所以學生們可以通過查字典、查百度百科等方式進行解答,以確保先理解文章,會讀、會認。
(三) 疑
單純地依靠學生自己學習,并不能夠完全深入理解文章。學生可以將自己對文章的疑惑或者不能夠理解的地方加以標注,在課上能夠有重點地聽教師講,甚至可以適時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 布置合理的預習作業(yè),切實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就必須“恩威并重”,既要相信和鼓勵學生能夠自己養(yǎng)成,又要強制性的布置一些有關的作業(yè),讓學生被動養(yǎng)成。所以課前預習作業(yè)是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yè)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要讓學生能夠在完成預習作業(yè)的情況下,逐漸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當然,教師也要切實地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才能夠確保學生真正地完成了預習活動。筆者認為,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字詞認知
教師在檢查課前預習作業(yè)時要明確學生是否能夠對文章中的字詞有一個明確認識,包括讀音、寫法等??梢酝ㄟ^口頭檢查和書面檢查兩種方式來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
(二) 問題解答
在學生預習時教師要設置有關的簡單的教材問題,學生通過簡單的預習活動能夠解答這些問題,但每個人的見解不同。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隨意選擇學生進行回答,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
四、 發(fā)揮家長的積極作用,動員家長,家校合作
單憑教師的一人之力在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上仍然有所欠缺,所以教師要發(fā)動家長的積極作用,讓家長密切配合教師開展工作,讓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預習指導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甚至電話聯(lián)系等和家長進行及時溝通,了解學生是否完成預習作業(yè),讓家長做好反饋工作。家長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說字詞的掌握情況、詩句的背誦情況等。只有在家校合作下,學生們的預習作業(yè)完成才能更高效,預習習慣才能夠更好地養(yǎng)成。
五、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對學生參與語文學習是十分重要的。雖然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教師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導,就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前預習,從而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李耀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35).
[2]梁亞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
[3]付麗.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做好課前預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8).
作者簡介:
潘聲宣,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西安豐鎮(zhèn)南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