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亮
[摘 ? ? ? ? ? 要]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德育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對一些德育問題把握不全面。所以在新時期中職德育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身心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德育思想,能夠使學生全方位地認識德育知識,提高學習主動性,不斷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增強綜合素養(yǎng)。結合中職德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來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夠更好地在中職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 ? ?鍵 ? 詞] ?新時期;中職德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54-02
中職院校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所以在教育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提高中職學生的專業(yè)技巧和德育思想,只有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觀念,才能夠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當中,腳踏實地地工作,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在傳統(tǒng)的中職教育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性技巧掌握能力,忽視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的綜合素養(yǎng),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直線下降。
一、我國中職院校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教學內容過于陳舊
在中職院校德育教學當中,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只注重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課知識和政治知識,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特點。在現(xiàn)階段的中職政治教育當中,由于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生難以很好地將政治的思想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聯(lián)系,學生無法有效理解政治的相關知識點,所以德育教學存在一定的教學難度。教師在課堂中無法根據(jù)現(xiàn)階段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而是想到什么講什么,導致德育教學手段過于盲目。教師在德育教學當中,利用傳統(tǒng)的教材進行教學,無法積極貼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德育教學脫離了實際,不利于完善學生的思想意識。
(二)德育工作不夠嚴謹
在中職教育教學中,教師教育的首要目標是培養(yǎng)專業(yè)型的技能人才,所以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只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巧掌握能力,忽略了對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培育。中職院校的教師在德育教學工作當中,利用傳統(tǒng)型的教學方式,通過理論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由于中職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對于理論性的知識理解和吸收能力較弱,所以難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再加之,學校對于現(xiàn)階段中職學生德育管理工作調查力度較弱,難以有效掌握現(xiàn)階段學生的德育思想。在進行理論拓展時難以將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有效對接,導致德育教學工作缺乏針對性,德育教學質量較低。
(三)德育形式過于單一
在現(xiàn)階段中職院校德育教學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主要通過抽象的理論講解進行教學引導。由于中職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很容易對理論知識產生厭倦感。所以政治院校的德育教學效率難以提高。再加之,中職院校教師對于德育評價體系建設不夠積極和高效,對于學生的品德教育只是采用書面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引導,無法幫助學生掌握德育知識。學生通過紙上談兵式的德育知識學習和檢驗,無法真正將德育的內涵落實到行為之中。
(四)教學重視程度存在缺陷
在中職院校教育教學中,大部分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對學生的德育教學重視程度不高,并且學生自身也存在德育方面的弱點。大部分學生認為中職學習只是為了拿文憑,由于自身對專業(yè)課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有效地將德育知識進行吸收內化,也無法應用教師講解的內容規(guī)范自身行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以及學習水平,卻忽略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德育問題時,教師也視而不見,教學管理過程十分懶散,所以德育水平不容樂觀。
(五)德育方式脫離實際
中職學校在德育教學中實施了一系列的教學措施,但是由于教學方式和教師的教學觀念過于陳舊,教師過于注重理論性的知識引導,忽略了實踐性的教學拓展。所以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經常會對德育知識產生厭倦的心理,從而導致德育教學效果不夠突出。教師要在德育教學當中真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需要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拓展,引導學生對德育知識進行重視和思考,才能夠提高德育教學的高效性。部分教師在教學當中,將德育知識脫離學生實際的生活狀態(tài),德育教學內容過于高大上,導致學生認為德育知識與自身的成長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所以對于德育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也有所減弱。
(六)教學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中職院校的教育規(guī)模逐步得到擴大,學校的招生力度也逐年上升。部分學校為了更好地獲取生源,對新生的檢驗不夠嚴格,很多綜合素質較低的學生進入到學校當中。由于中職學生正處在叛逆時期,會存在盲目攀比跟風情況,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整體綜合素養(yǎng)。再加之學校并未重視學生的行為考核,所以學生存在叛逆心理,可能會觸及學校管理底線,滋長不良風氣。
二、新時期中職德育策略
(一)明確德育的內涵
在中職德育過程中,學校領導與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德育的重要目的,通過德育有助于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德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觀,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認識自我。所以學校必須要加強教師的專業(yè)教育和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水平,使教師結合時代的發(fā)展趨勢,正確認識德育內涵,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幫助。
(二)創(chuàng)新德育教學的內容
中職院校的教師要充分重視德育,并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中職教師要充分重視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結合新時期中職教學大綱的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滿足學生對德育學習的需求。當前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拓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學習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感悟,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借助情景進行德育知識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教師可以選取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同學們,你們認為老人摔倒該不該扶?”教師要結合課文教學內容,融入學生生活當中,進行教學方面的引導,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德育知識的學習熱情;可以通過舉辦辯論小組,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進行辯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提高中職德育教學的高效性。
(三)提升對德育的重視程度
教師要想真正提高德育教學的高效性,就要在德育教學當中提升自身的認知程度,緊密貼合時代發(fā)展趨勢有效創(chuàng)新德育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到德育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同時教師也應當結合新形式的教育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方面的拓展,有效幫助中職學生重視自身的德育知識與以后生活和工作聯(lián)系的重要性。
在德育過程中,教師起到領頭人與指路人的角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以及就業(yè)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追求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融入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人格素質以及團隊協(xié)作意識,幫助學生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也要在教育教學中加大德育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并且開展積極的培訓工作,從而保證教師在教學當中教學觀念持續(xù)更新和創(chuàng)新,有效創(chuàng)造科學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建設良好的校園氣氛
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夠有效引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中職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所以,中職院校教師要注重建設科學高效的校園環(huán)境,尊重每位中職學生的性格特點,在教學引導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yǎng)中職學生健康快樂的生活態(tài)度,使中職學生能夠消除心理方面的因素,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也要在學校宣傳工作中利用廣播、報刊、互聯(lián)網、黑板報等形式,增強德育知識的宣傳和引導。在黑板報當中積極繼承傳揚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進行德育知識的學習,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高效性。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利用網絡來進行德育知識的引導,通過學校的網站以及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來進行德育知識的引導,引導學生根據(jù)德育知識規(guī)范行為,樹立正確的學習以及發(fā)展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五)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由于中職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思想較為偏激。所以,教師在德育過程之中要注重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從而有效抵御不良的風氣,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在教育教學當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拓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陪學生談心,積極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幫助學生指明學習方向,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六)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
在德育教學工作當中,教師要注重建設科學有效的教育評價體制,才能夠確保德育教學工作的持續(xù)進行。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體系都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進行衡量,此種教育評價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弊端,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的拓展和學習。所以教師要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制定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通過表揚、獎勵、懲罰等方式進行德育引導,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清楚認識到在新時期中職德育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根據(jù)學校德育教學現(xiàn)狀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教師應當結合新時期的教學理念,融入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幫助學生健全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夠重視德育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德育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盧開君.新時期中職德育的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8).
[2]陳潤萍.中職學生德育現(xiàn)狀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6(9).
[3]錢可銘.論中職德育課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J].教育學術月刊,2018(7):50-51.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