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續(xù)亮 蘇岳祥
(安徽省岳西縣湯池中學 246620)
設(shè)△ABC的三邊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分別為R,r,則有著名的歐拉不等式R≥2r,
文[1]建立了歐拉不等式的一個三角形式:
定理1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
文[2]給出了歐拉不等式的一個三角形式的類似:
定理2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
定理3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
定理4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
定理5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
定理6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
定理7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
為了證明上述定理3-7,先給出△ABC中的預(yù)備等式和不等式:
設(shè)△ABC的三邊為a,b,c,外接圓半徑、內(nèi)切圓半徑和半周長分別為R,r,s,則有
16Rr-5r2≤s2≤4R2+4Rr+3r2(Gerrestsen不等式),
由16Rr-5r2≤s2≤4R2+4Rr+3r2,
(1)式等價于
(2)式等價于
由歐拉不等式R≥2r易知以上兩式均成立,從而定理3得證.
定理4的證明運用定理2來證明,
而由16Rr-5r2≤s2≤4R2+4Rr+3r2,
故
而
由歐拉不等式R≥2r可得
從而定理4得證,
評注從本證明過程可以看出,定理2強于定理4.
定理5的證明
而由16Rr-5r2≤s2≤4R2+4Rr+3r2,
由歐拉不等式R≥2r可得
從而定理5得證.
定理6的證明
定理7的證明
由不等式
從而得到
從而定理7獲證.
我們可以從以上定理2和4,5,6,7的證明可以得出一個歐拉不等式三角形式的不等式鏈.
定理8設(shè)R,r分別為△ABC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半徑,則有(∑表示循環(huán)和)
當且僅當△ABC為正三角形時取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