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將“讓兒童追趕課程”變成“讓課程追隨兒童”,真正確立“兒童中心說”的課改理念呢?學校經歷了16年的探索,打造了“城小之最”特色課程,蹣跚地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校本課程改革實踐的新路子。
關鍵詞:課程;追隨兒童;課程理念;課程建設;課程評價
2014年11月,我們學校學生自編自排的一個“創(chuàng)意變變變”節(jié)目——《蛻變》,在蘇州市現場比賽獲得銀獎,被評委之一——中央電視臺導演選中,邀請去央視演出。2014年12月5日,在央視14頻道“少兒頻道”“奇趣時刻”專欄,現場直播,反響很好。同時還享受了“一切演出費用全免,免費提供當天午餐,報銷單程動車票”的待遇。這是學生的自編節(jié)目——校本課程藝術類的最高規(guī)格展演。無獨有偶,2018年5月,我們的“創(chuàng)意變變變”節(jié)目——《臺風》,在蘇州市現場比賽獲得金獎,又被央視導演選中,于2019年5月17日,在央視少兒頻道現場展演,全程直播。
“校本課程建設是第八輪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但是縱觀十余年來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fā),從開發(fā)主體上看,大多數課程是基于教師特長的課程,少數是學校辦學特色需要的課程,絕少有學生自己需要的課程;從課程內容與實施來看,校本課程缺少生活性、自主性、實踐性?!币痪湓?,校本課程開發(fā)走的路徑,大多還是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的路子。如何“讓兒童追趕課程”變成“讓課程追隨兒童”,真正確立“兒童中心說”的課改理念呢?我們學校經歷了16年的探索,打造了“城小之最”特色課程,蹣跚地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土化的校本課程改革實踐的新路子。
一、 “讓課程追隨兒童”課程理念的確立
我們學校成立于1905年,是一所百年老校,曾經走出了四位兩院院士,教育核心質量一直處于地區(qū)第一方陣。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百舸爭流,勇立潮頭。學校一貫致力于素質教育,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打造靈動的莘莘學子。2003年9月,學校審時度勢,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發(fā)起成立了“城小之最”擂臺賽,實際上也是校本課程的雛形。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 環(huán)境考察,需求摸底
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環(huán)境模式”的代表人物英國課程專家斯基爾貝克,他曾經說過:“課程開發(fā)應該從考察學校層次的環(huán)境著手,因為每一所學校都是不同的,從一所學校獲得的環(huán)境分析結果不能照搬到另一所學校。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環(huán)境,才能開發(fā)出適合本校環(huán)境的課程?!?/p>
我們學校處于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縣級市——太倉市中心。太倉市是蘇南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她地理位置優(yōu)越,位于長江三角洲的下游,東臨長江入??冢辖由虾?,地勢平坦,河流縱橫,氣候宜人,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是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起錨地。她人文環(huán)境獨特,地靈人杰,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當代畫壇巨擘朱屺瞻的故鄉(xiāng)。她經濟發(fā)展迅猛,名列全國百強縣之前十位。她文化積淀深厚,民風樸實醇厚,教育源遠流長……
太倉古時候稱為吳地,深厚文化積淀下的吳地民間游戲也特別豐富。學校當時定位于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創(chuàng)意成立了“城小之最”擂臺賽。擂臺賽主要比試的項目,框定在學校文化課程(語文、數學、英語)考試科目外的藝術類、體育類、游戲類、技能類、綜研類等多種類別。學校下發(fā)《告家長(學生)書》,征求意見和建議,請家長、學生提出“你希望設立的擂臺賽項目是什么?”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長,從而摸清學生的潛在發(fā)展需求。
(二) 甄別分類,確定賽期
學校回收《告家長(學生)書》,根據全校家長、學生反饋的信息,一下子收到了100多種項目。有的項目很時尚,街舞打擂;有的項目很洋氣,拉丁舞比賽;有的項目很簡略,掰手腕較量;有的項目很專業(yè),輪滑選秀;有的項目很樸實,灌籃高手……總之,孩子們提出的擂臺項目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算和想象,我們的眼前仿佛呈現出一條通往成功的星光大道。這大大提振了我們舉辦“城小之最”擂臺賽的信心,也給我們拓展學生的能力與技能的想法與做法,注入了強大的正能量。學校再根據學生的提議,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和篩選,確定了一年里比賽的72個項目。當時是按照兩個學期來進行的,上下學期各舉行36個項目。發(fā)展到現在,我們按照24個節(jié)氣來確定比賽項目,每個節(jié)氣舉行3個項目來進行比賽。
(三) 理念先行,行為緊隨
在創(chuàng)設“城小之最”擂臺賽之前期,我們認真學習了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崇尚“人無全才,人人有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才觀,著眼于學生的多視角發(fā)展,塑造全面、綜合發(fā)展的學生。我們始終認為,兒童喜歡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兒童喜歡的課程,將是最有發(fā)展?jié)摿Φ恼n程。學校就是一個不拘一格培養(yǎng)人才的場所,而小學更是一個呵護學生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個性萌芽的園地。我們確立了“讓課程追隨兒童”的校本課程開發(fā)理念。
同時,我們的校本課程開發(fā),崇尚三個面向——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們著眼于國際化視野,開設了國際理解特色課程。從2013年開始,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諾克斯花園小學結成了姐妹學校。6年來,我們互派教師和學生往來,開展了國際修學旅游課程。我們分別派出了分管校長、英語老師、職能科室主任7人,分別在2013至2019年的7個暑假里,每年分別帶領10名學生,赴澳大利亞進行修學旅游活動。我們國家的暑假,正好是澳大利亞的冬季上學時間。我們的老師和學生來到澳洲,都住在對方孩子家里,設身處地地進行國際理解。在短短的12天時間里,不僅領略了澳大利亞人的風土人情,真切體驗澳大利亞人的風俗習慣,同時與澳大利亞進行了文化交流。同樣,澳大利亞的師生也在9月份,來到我們中國,來到我們學校進行回訪,體驗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生活。通過國際理解與往來,大家結成了友好關系,通過修學旅游課程的實施,增長了國際理解,也通過這種形式,使得中澳兩國人民的友誼代代相傳。
二、 “讓課程追隨兒童”課程建設的實踐
(一) 捕捉需求,拓展領域
我們學校在2010年進入全面課改,倡導多元文化,注重民族特色,根據地域區(qū)位優(yōu)勢,在國家課程項目以外領域,在校本課程的開設、校本教材的編寫中,努力發(fā)掘吳地民間游戲活動的潛力,正式出版了《吳地民間游戲》,并且作為學校鄉(xiāng)村少年宮的活動材料,從而多渠道拓展學生的發(fā)展領域,塑造全面發(fā)展的靈動學子。去年,我們發(fā)現一部分學生對于國際象棋感興趣,我們開設了國際象棋校本課程,編寫本校的校本教材《國際象棋》(上)(下)兩冊?;厥淄拢?年前,我在早上值班時,經常發(fā)現有學生早來學校打籃球。我們學校是太倉市占地面積最小的學校,僅有一片不標準的籃球場,這竟然也成了孩子的樂園。我鼓勵體育老師組建籃球隊,自編《籃球》校本教材,每周2次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我們學校代表太倉市參加蘇州市的比賽,獲得好名次。2017年10月,我們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首批青少年籃球特色學校。
(二) 搭建舞臺,秀出自我
從2003年開始,學校成立了“城小之最”擂臺賽。這是我們學校獨有的校本特色課程。擂臺項目,學生自愿申報。擂臺人數,只要3人以上。擂臺周期,每年舉行一次。每逢打擂比武之時,小小的校園內,頓時烽煙四起、戰(zhàn)火紛飛、各式人馬、搶奪擂主。第二年,又是爭奪賽、衛(wèi)冕賽、霸王賽,戰(zhàn)火再次燃起。這把火,一燒,第16個年頭了。擂臺項目繁多,有語言表演類、數學奧賽類、英語口語類、民族藝術類、體育競技類、電腦信息類、科技亮相類、傳統(tǒng)游戲類等,學生紛紛秀出自我。其中,特別是在傳統(tǒng)游戲類中,手工制作、剪紙折紙、抽陀螺、甩菱角、滾鐵環(huán)、抓石子、盤魔方也登上了擂臺,這些弄堂游戲,使我們回到了久違的童年時代。
(三) 滿足需求,開通渠道
很多時候,學生喜愛的項目,有利于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項目,學校沒有這方面的師資條件。怎么辦?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我們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渠道來進行。2016年,我們從上海請來舞蹈高手,在學校專門成立了拉丁舞培訓班,在二年級的學生里,挑選24名學生作為種子選手,每周進行2個小時培訓。我們看到學生對輪滑感興趣,聘請了專門運動員來校指導。此外,江南絲竹、硬筆書法、銅管樂器的輔導老師,我們也是從社會上聘請過來的。2017年下半年,我們從上海申城國際象棋俱樂部,專門聘請了2位國家一級棋手,在一二年級10個班級,每周10節(jié)課,作為我們學校的專門指導老師。我們相信,一個人小時候培養(yǎng)的興趣愛好,他將終身不忘。在花費了1萬個小時的訓練后,他將有所成長。
三、 “讓課程追隨兒童”課程評價激勵的創(chuàng)新
(一) 設立指標,綜合評價
為了保證“城小之最”擂臺賽的長盛不衰,為了鼓勵學生興趣愛好的時時鞏固,我們每學年給學生進行一次綜合評價,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fā)“東帝士獎學金”。我們注重于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整合了學生的綜合表現,設定了校本評價體系和賦分指標。賦分值主要有8大塊組成,有榮譽稱號、體育競技、藝術獲獎、擂主風采、文章發(fā)表等。我們將校級三好學生稱號等同于“城小之最”擂主,都是10分。我們設置了一定的申報程序,評委組成,量化打分,結果公示,申述維權等,以保公平公正。
(二) 成立基金,保證經費
在2003年,學校在城廂鎮(zhèn)領導的牽線搭橋下,臺商企業(yè)——蘇州東帝士地毯纖維有限公司,在自身壯大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關愛我們學校,在我們學校設立了“東帝士獎學金”,每年捐贈學校一筆資金,每年10萬。學校把這筆錢主要用于頒發(fā)學生的“東帝士獎學金”。去年,我們將學校的國際象棋隊命名為太倉市城一小東帝士國際象棋隊。2012年開始,在太倉的幾家臺資企業(yè),在我校成立了“城一小臺商關愛發(fā)展基金”,每年捐贈我們學校一筆資金,專門用于獎勵我們學校的優(yōu)秀師生以及團隊。2017年,江蘇迅唐發(fā)展集團公司,在我們學校設立了獎勵金,學?;@球隊以此冠名。
(三) 年度頒獎,隆重舉行
每年的九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申報上學年的“東帝士獎學金”的日子。全校學生積極申報,提供各類證書,對照打分細則,逐項加分累計。學校黨支部、行政、工會、校監(jiān)會組成評委,集體商量、討論、決定獲獎名單,分設一、二、三等獎和鼓勵獎。11月份,進行頒獎典禮,學校精心準備了一臺文藝節(jié)目,師生共同參與,同臺演出。公司、教育局、城廂鎮(zhèn)領導以及家委會成員、校外輔導員全體全程出席,讓學生感到無上光榮。特別是2013年11月,在太倉市小劇場舉行的第十屆“東帝士獎學金”頒獎典禮,市領導出席典禮并致辭,給學生帶來了更高的榮譽。通過外顯的展示和表彰高度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在實踐中,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假如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不能從根本上保持與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緊密聯系,不能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特色形成,那么它便毫無疑問地徹底失去了其作為新課程的根本存在價值。這就是我們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價值取向?!?/p>
作者簡介:朱強,江蘇省太倉市,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zhè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