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輝
(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信息化教學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huán)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它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學是針對特殊兒童的特殊需求,在教育的各個方面應用信息技術,為特殊兒童補償缺陷、發(fā)掘潛能,提高康復水平,加快融入主流社會的步伐,最終實現特殊教育現代化的過程。相比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信息化具有專門化和專業(yè)化等基本特點。
特殊兒童的生理缺陷直接影響著他們感知覺和認知能力。例如,智障學生注意力分散、感受性慢、概括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差,課堂上的他們經常出現開小差、反應遲鈍等,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無法吸引他們去接受新知識。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多感官刺激,延長其有意注意的時間。例如交互式電子白板融合符號、圖像、聲音和動畫視頻圖像等多種感覺刺激于一體,創(chuàng)造新的興奮點,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并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給予學生成功的愉悅感,提高教學效率。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學能夠給有智力、聽覺、言語和視覺等障礙的學習者提供支持,滿足特殊學生的特殊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信息化教學體現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搜集、獲取、設計、制作、修改和本土化等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雖然給教師配備了個人電腦和多媒體交互電子白板等信息化設備,但有些老師僅是網上查閱和下載資料,使用信息技術時容易隨意化、形式化。例如用交互電子白板來展示純文字,僅是用白板取代黑板的作用,課件枯燥無味,沒有發(fā)揮交互電子白板對課堂教學的實質性輔助作用,設備使用仍處于低級階段。
一是年齡偏大的老教師不愿或者不會使用信息技術來支持課程教學,主要是青年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學科課程教學,;二是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有限,并沒有很好地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挖掘潛能、補償缺陷的作用,來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三是信息技術主要局限在語文、數學等主要課程中使用,沒有挖掘出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的價值,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只是小范圍地整合。
教師信息化能力培訓要將信息技術和教學兩者有機結合,讓所學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定期為教師提供學習信息技術機會和平臺,進行必要的、基礎的信息技術培訓,讓老師掌握并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培訓時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做到有的放矢,教師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理論來解決具體的實踐問題。
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是要以信息化教學設計、課件制作和學科教學工具使用等為主,更要針對每一節(jié)課,確定好教學目的,分清內容的主次,抓好重點和難點,科學地安排好教學進程,使得各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相扣,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多角度、多層面地采用圖形、動畫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現,適應特殊教育教學的特點和需求,針對不同殘障類型以及不同程度的個別化需求,實現真正開發(fā)潛能,補償缺陷的作用。
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要開發(fā)能夠滿足特教教師和特殊學生需求的適應性資源。特殊教育學校可以建設自己的校本教學資源庫,加強系統(tǒng)性管理,方便教師搜索和借鑒,相同學科的教師可以資源共享,相互促進,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