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奎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到武漢大學做演講,陶先生抱著一只大公雞來到講臺上。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到公雞面前,然后按著雞頭讓它吃,公雞不肯吃,先生又掰開雞嘴,硬往嘴里塞,公雞拼命反抗,還是不肯吃。先生倒退幾步,靜靜地瞧著公雞,公雞站在講臺上竟自己吃起米來。先生再次來到講臺前說:“教育教學也跟喂雞一樣,如果我們強迫學生學習,把知識硬灌輸給他們,他們是不愿意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很快就會把知識還給老師的。如果讓學生主動、自由地學習,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先生前兩次喂雞,粗暴強硬,引起公雞的強烈反抗,是謂“有為”,最后一次喂雞,他躲到一邊,公雞主動吃起米來,可謂“無為”。先生的演講是有為教學與無為教學有機結合的成功范例,有如醍醐灌頂,同時也與老子的法道自然思想不謀而合。
其實,老子的“無為”思想不是孤立的,“無為”并不是單純的“不為”,而是“不為”的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的高級階段,是老子有感于當時世人做事僅憑主觀意愿而過為、胡為和妄為傾向而提出的一種矯正策略,所以,“無為”是以“有為”為依據的,離開了“有為”的“無為”,“無為”就變得虛無而沒有意義。因此,教育教學中的“無為”,并不是提倡教師什么也不干的“不為”,而是讓教師從教學“主角”的角色里退出來,擔當策劃人、主持人和配角,處理好有所教和有所不教的關系,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是教的延伸,是更好地教。在課堂教學中,教與不教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何時“有為”,何時“無為”?如何處理“有為”與“無為”之間的度?我認為,二者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籌劃,有機結合,靈活運用。
北京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吳正憲老師的示范課“求平均數”,就很好地體現了課堂教學中的統(tǒng)一性(師度)與自主性(自度)的辯證關系。教學開始,吳老師把全班學生分為兩隊,由學生自己命名為“先鋒隊”和“必勝隊”。每隊派出三名選手,進行拍球比賽,由兩名學生在黑板上記分:第二輪比賽吳老師舉手請求加入“先鋒隊”,強行把自己拍球的分數加入了 “先鋒隊”的總分,然后宣布“先鋒隊”勝利。此舉激起“必勝隊”的“強烈抗議”,認為四人組與三人組這樣評比不公平!求平均數問題就這樣被學生發(fā)現并提了出來。吳老師沒有直接拋出問題,而是故意制造一起“不公平”事件,使學生自然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教者無為,學生自悟自度。
通過觀察吳正憲老師的課,我們發(fā)現通過老師的暗示和指點,讓學生自己找到門路,然后,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尋找和發(fā)現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開拓未知的領域,這是最好的教學方式?!白远取保o不為)固然高妙,如能“度師”(超為)則是“有為教學”與“無為教學”有機結合、辯證統(tǒng)一所達到的至高境界。
編輯/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