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潔,李 偉,楊國航,楊 寒,曹 庸
(1.廣州蓓而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1356;2.華南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廣東省天然活性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642)
奇亞又稱奇雅子、奇亞籽,唇形科,是一種鼠尾草屬的薄荷類草本植物;原產于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馬拉等北美地區(qū),現(xiàn)廣泛種植于玻利維亞、阿根廷、厄瓜多爾等地[1]。奇亞的種子即為奇亞籽,呈橢圓形、籽粒偏小,顏色范圍由咖啡色到米黃色。奇亞籽的食用歷史久遠,有記載的時間超過5 000年,早在公元前3500年一度成為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所在的古代中美洲地區(qū)三大糧食作物之一?,F(xiàn)代研究表明,奇亞籽富含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改善心血管等功效[2],其商業(yè)價值越來越大。奇亞籽油作為奇亞籽中重要成分之一,因其富含α-亞麻酸(ALA)和亞油酸(LA)等必需脂肪酸而備受青睞。有報道指出奇亞籽油具有良好調節(jié)血脂[3]、抗氧化、促進腫瘤凋亡[4]以及降血壓[5]等功效,是一種高品質油脂。Ullah等[6]報道奇亞籽中油脂占種子總質量31.34%,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占比分別為26.74%、1.79%和2.81%,油脂中的亞麻酸和亞油酸含量分別為54%~67%和12%~21%。大量文獻證明,高濃度的n-3脂肪酸能有效減低冠心病、高血壓、Ⅱ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患病的風險[7]。目前,我國奇亞籽油的研究尚屬初級階段,其化學成分、制備工藝以及生理功能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最新奇亞籽油的文獻調研,綜述奇亞籽油的化學成分、提取工藝和生理活性,并對奇亞籽油研究前景進行總結和展望,為奇亞籽油的深入開發(fā)和研究提供依據(jù)。
奇亞籽油富含亞麻酸和亞油酸等人體必需脂肪酸,油中還含有甾醇、生育酚、角鯊烯、類胡蘿卜素、多酚等微量元素,具有改善心血管疾病、抗氧化、調節(jié)血脂、促進新陳代謝、調節(jié)激素水平等功效[8]。
奇亞籽油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α-亞麻酸和亞油酸含量最高,其次是油酸等?,F(xiàn)有研究表明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免疫調節(jié)、抗氧化及降血脂等功能[9]。榮旭等[10]在奇亞籽中共檢測出21種脂肪酸,其中亞油酸、α-亞麻酸含量分別為22.43%和62.48%。此外,王志強等[11]研究表明,奇亞籽油中脂肪酸含量高的還有油酸、棕櫚酸和硬脂酸,分別為6.90%~7.80%、7.10%~7.30% 和 3.20%~3.60%,比較墨西哥、危地馬拉、秘魯和美國的奇亞籽得油率和脂肪酸組成,結果表明,不同產地奇亞籽得油率為25.50%~29.40%,脂肪酸組成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麻酸含量最高,含量在60.10%~62.90%之間。相似研究[12]指出奇亞籽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1.59%,其中亞麻酸含量達62.80%,亞油酸含量為18.23%。奇亞籽油是n-3和n-6脂肪酸的重要來源,因此該油可與這些化合物含量較低的其他油混合,提高復合油脂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增加其潛在應用價值。
甾醇是奇亞籽中的一種活性成分,具有維持體內膽固醇平衡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據(jù)報道,波蘭的奇亞籽的油脂中甾醇含量為6 653~7 665 mg/kg,平均為7 061 mg/kg。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占55%,另外還含有樟腦甾醇、25-羥基-24-甲基膽固醇和豆甾醇(平均含量分別為10.80%、8.90% 和 4.20%)[13]。Magali等[14]測定了來自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和錫那羅亞州奇亞籽油中的含量,分別為12 600、8 159 mg/kg;也有發(fā)現(xiàn)含量較低的,比如Ciftci等[15]檢測巴西奇亞籽油甾醇含量為4 132 mg/kg,Zanqui等[16]檢測巴西奇亞籽油中甾醇含量為3 300 mg/kg。
奇亞籽油中生育酚含量報道差異較大,較低的有阿根廷原料來源的129 mg/kg,含量較高的有烏干達來源的735 mg/kg,平均為600 mg/kg。其中γ-生育酚含量占比達到92%,還有α-生育酚含量5%、δ-生育酚含量3%[13]。Ixtaina等[17]測定奇亞籽油中生育酚含量為238~427 mg/kg;Amato等[18]測得奇亞籽油中生育酚含量為472~510 mg/kg。生育酚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因其結構上含有大量羥基而具有優(yōu)異抗氧化活性,是重要的抗氧化劑之一。
奇亞籽油中的角鯊烯含量為11.08~29.86 mg/kg,平均為17.67 mg/kg,其中11.08 mg/kg含量的奇亞籽來源于巴拉圭,29.86 mg/kg含量來源于阿根廷[13]。
奇亞籽油中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取決于油脂的提取方法,含量在4.10~8.40 mg/kg之間。而有關類胡蘿卜素的組成報道不多,Dabrowski等[19]利用超臨界萃取方法獲得奇亞籽油中的類胡蘿卜素,有2/3為葉黃素,約有30% β-胡蘿卜素和少量的(9Z)-Β-胡蘿卜素。
奇亞籽油中多酚含量為0.35~25.32 mg/kg,平均為9.66 mg/kg。Bodoira等[20]檢測奇亞籽油中的多酚含量為42 mg/kg,Oliveira等[21]檢測結果為20 mg/kg。前人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改變油脂提取工藝,奇亞籽油中多酚的濃度可以在0~172 mg/kg范圍內變化。報道的多酚物質包括咖啡酸、綠原酸、迷迭香酸、楊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等[14]。
現(xiàn)階段關于奇亞籽的研究多集中于營養(yǎng)成分和保健功能等方面,而對其油脂的研究較少[22]。目前,油脂提取的傳統(tǒng)方法包括壓榨法、溶劑浸出法、超臨界CO2萃取法、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微波輔助提取法等。
壓榨法為傳統(tǒng)油脂分離技術,具有成本低、生產連續(xù)的優(yōu)勢,主要分為熱榨法和冷榨法。由于熱榨會影響油脂的品質,目前冷榨技術更被加工者所接受[23]。Ixtaina等[17]研究了奇亞籽壓榨的得油率、脂肪酸組成、理化性質和品質特征。通過螺桿進行冷榨,通過加入液氮將壓榨溫度維持在4 ℃,在該條件下,奇亞籽的得油率為20.30%~24.80%。壓榨得到的奇亞籽油脂肪酸主要為a-亞麻酸(64.50~66.70%)和亞油酸(17.50%~20.30%),結果與 Ayerza[24]所報道的一致。中小型油脂廠常選用螺桿壓榨法生產油脂,該方法因其成本低廉、可連續(xù)生產等優(yōu)勢而備受青睞。作為一種傳統(tǒng)榨油方式,壓榨法生產適應性強、工藝操作簡單[25]。但壓榨法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得油率低、作業(yè)方式粗獷、勞動強度大等,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應用。
浸出法是利用溶劑相似相容的原理,通常采用6號溶劑提取油脂。原料粉碎后,油料細胞壁被破壞,溶劑能夠有效地萃取暴露出來的油脂,經(jīng)過浸出后的油脂需要后續(xù)精制。寧偉偉等[26]采用正己烷對奇亞籽餅原料進行浸提脫脂,以脫脂后殘油率為指標,獲得最優(yōu)工藝條件為:料液比1:6、浸出溫度45 ℃、時間75 min、浸提3次,在該條件下,平均殘油率為0.56%。溶劑浸出法是一種比壓榨法更先進的方式,其得油率更高、品質好及成本低廉。Ixtaina等[17]指出奇亞籽溶劑浸出法得油率比壓榨法得油率高30%。但溶劑浸出法也存在油脂中溶劑殘留、浸出的毛油需要二次精制等問題?,F(xiàn)代油脂產業(yè)已經(jīng)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油脂提取和精制技術,企業(yè)生產管理良好,溶劑浸出法是一種很好的獲取油脂方式。
超臨界CO2萃取技術原理是利用CO2流體對某些特殊物質具有特殊的溶劑作用,利用溫度和壓力可以改變CO2的溶解能力而進行的提取方式[27-29]。Ixtaina等[30-31]采用超臨界 CO2萃取技術從奇亞籽中提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脂,并測定其理化性質。主要通過響應面考察萃取溫度、萃取壓力和萃取時間3個因素。結果顯示萃取時間和壓力對油脂得率的影響最大。在45 MPa、80 ℃、240 min條件下,奇亞籽得油提取率為88.10%。相似研究[30]指出超臨界萃取時間和壓力對奇亞籽得油率的影響最大,45 MPa條件下提取300 min,奇亞籽最高得油提取率為92.80%。此時奇亞籽油具有高含量的α-亞麻酸(44.40%~63.40%)和亞油酸(19.60%~35.00%)。Rocha等[32]應用超臨界CO2萃取技術萃取奇亞籽油,發(fā)現(xiàn)在40.8 MPa、80 ℃、提取10 h的條件下,奇亞籽的得油率為25%,且omega-3和omega-6的濃度在試驗范圍內不隨溫度和壓力的增加而降低。超臨界CO2萃取技術有效地把極性大小、沸點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來,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物品質優(yōu)異及環(huán)保等作用。但因設備一次性投入大、生產能力有限及成本高等特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技術的廣泛運用。
采用超聲波輔助溶劑進行提取,利用超聲波的空化效應和攪拌作用,加速植物細胞破裂,降低溶劑滲透到細胞的時間,提高效率。Mello等[33]采用Box-Behnken方法研究超聲輔助萃取奇亞籽油的最佳工藝,研究指出溶劑料液比和溫度對奇亞籽得油率的影響最大,最佳工藝條件下奇亞籽得油率為27.24%,此時萃取溫度50℃、料液比12:1、萃取時間40 min,且超聲前后奇亞籽油脂肪酸組成無顯著變化,但超聲波輔助提取得油率高于傳統(tǒng)工藝。Elvia等[34]指出奇亞籽提取前先進行低溫研磨,提取時間90 min、超聲頻率40 kHz。超聲波使萃取強化,得油率為79.30%,而攪拌萃取得油率為69.20%。相對于傳統(tǒng)提取油脂方式,超聲波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時間短及適應性廣等特點。
微波輔助提取是一種新型的萃取技術,具有良好發(fā)展?jié)摿?。其原理主要是微波直接與目標物作用,利用物料中不同成分的反應差異來提高目標物分離效率。微波輔助提取具有節(jié)能、安全及高效率等特點。張雯雯等[35]以料液比、微波時間及功率為因素,采用微波輔助法提取余甘子核仁油,成功建立余甘子核仁得油率與各因素之間的數(shù)學模型。岳金霞等[22]采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微波輔助提取奇亞籽油工藝,研究表明料液比對奇亞籽得油率的影響最大,微波時間和功率次之。當料液比8:1時,以石油醚和正己烷混合液(1:1)為提取溶劑,520 W功率微波處理12 min,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得油率為90.02%。微波輔助提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技術會造成熱敏物質變性失活。同時,微波處理也具有選擇性,需要進一步完善該技術以達到最佳的輔助提取作用。
2006年澳大利亞健康與醫(yī)療委員會推薦,食用油中n-6/n-3的比例為(2~4):1時對人體最有益,奇亞籽油因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且脂肪酸組成比例適中,故其可作為一種潛在的理想食用油。多項研究[20,36]表明,奇亞籽油具有降血脂、抗氧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等作用。
不合理的飲食容易導致血清中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過高,血脂、血蛋白代謝出現(xiàn)問題,這是引起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37]?,F(xiàn)代研究表明,α-亞麻酸和亞油酸能溫和調節(jié)血脂、脂蛋白的代謝,促進血漿脂蛋白從低密度向高密度轉化,從而達到明顯的降血脂作用,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奇亞籽可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間接使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38-39]。將α-亞麻酸加入飼料中,能夠顯著降低實驗鼠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Sierra等[3]通過喂養(yǎng)家兔添加了10%奇亞籽油的飼料,發(fā)現(xiàn)奇亞籽油能夠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收縮反應,進而改善高膽固醇血癥條件下的血管功能。α-亞麻酸是EPA和DHA前體物質,其中EPA可降低血漿中甘油三酯,DHA降低總膽固醇[8]。因此α-亞麻酸通過降低血漿中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含量,達到調節(jié)血脂的作用。OOMEN[40]研究表明,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是α-亞麻酸調節(jié)血脂的最重要方式,它能刺激膽固醇以皮脂的形式從皮膚排出,也可以抑制血漿中內源性膽固醇的生成。
奇亞籽油脂肪酸組成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具有特定的抗氧化活性;同時奇亞籽油含有少量抗氧化活性成分,如生育酚、類胡蘿卜素和甾醇等。因此,奇亞籽油具有潛在的清除體內自由基或者延緩自由基形成的作用。正常情況下,體內氧自由基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某些病理狀態(tài)下,機體需要補充外源性的抗氧化活性物質以延緩或者防止氧化損傷。Marineli等[14,36]研究了奇亞籽油的抗氧化活性,通過實驗鑒定出奇亞籽油中含有楊梅素、槲皮素、山羊毛酚、綠原酸等強抗氧化成分,動物實驗顯示奇亞籽油喂養(yǎng)組的大鼠血漿和肝臟抗氧化能力分別提高35%和47%左右,證實奇亞籽可以改善膳食誘導肥胖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體內氧化應激。生育酚被認為是植物油的主要抗氧化劑,試驗結果顯示,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與其中的多酚和生育酚總含量呈正相關[41]。相似研究[42]指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火麻仁油具有比普通大豆油更高的抗氧化活性,這與火麻仁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酚類關系密切。奇亞籽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酚類物質,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降低其脂質自氧化產物[12]。
研究表明,n-3多不飽和脂肪酸通過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和脂質過氧化等途徑,對預防腫瘤和抗擊癌癥具有一定作用[8]。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奇亞籽油可抑制動物腫瘤細胞的生長。實驗表明,食用添加奇亞籽油的大鼠腫瘤重量明顯減輕。奇亞籽油可降低腫瘤重量,促進細胞凋亡,抑制有絲分裂[43]。奇亞籽油對EPA的產生起到促進作用,EPA搭配血管抑制生成劑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細胞的凋亡率[44]。Espada等[45]提出EPA可能通過促進半胱天冬酶活性,增加程序性細胞死亡的速率,從而具有直接的凋亡作用。Wiggins等[4]證實,奇亞籽油的主要成分亞麻酸代謝產生的DHA能有效影響核轉錄因子表達,導致腫瘤細胞線粒體損傷,促進了腫瘤細胞凋亡,影響腫瘤細胞的產生和發(fā)展。
α-亞麻酸能改善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糖尿病的預防和改善。研究發(fā)現(xiàn),攝入過多飽和脂肪酸會提高糖尿病患病幾率,奇亞籽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α-亞麻酸,顯著緩解糖尿病的病情和預防糖尿病發(fā)生[46]。奇亞籽油中ω-3脂肪酸能夠降低人體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奇亞籽能夠顯著降低實驗小鼠的體重,改善肥胖機體的危險指標[47],同時可以降低血壓、預防血栓生成。奇亞籽油中的a-亞麻酸經(jīng)過人體代謝會形成DHA、EPA,能夠提高人體智力、記憶力并保護視力[48]。
奇亞籽油作為一種新型功能性油脂,其α-亞麻酸、亞油酸含量高達80%以上,是人體補充n-3、n-6脂肪酸的油脂來源,奇亞籽油中還含有較多甾醇、生育酚、角鯊烯、類胡蘿卜素、多酚等活性物質,高含量的a-亞麻酸和抗氧化物質,使得奇亞籽油表現(xiàn)出調節(jié)血脂、抗氧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等多種生理活性,因此奇亞籽油具備較高營養(yǎng)價值,是一種具有良好潛質的保健品資源?,F(xiàn)在市售奇亞籽油產品種類繁多,在食品、保健品等相關行業(yè)均有所涉及,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現(xiàn)階段國內關于奇亞籽油的研究較少,開發(fā)利用屬于初級階段。一方面受限于奇亞籽原材料的獲取,另一方面關于奇亞籽油的宣傳較少,普通大眾鮮有人知其優(yōu)異的功能特性,難以形成品牌效應。此外,奇亞籽油在我國的制備工藝還不成熟,產品品質難以保證?,F(xiàn)有國內研究大多停留奇亞籽油功能研究層面,鮮有研究關注其作用機理,難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科學性的產品形象。為加快開展對奇亞籽油的資源開發(fā),筆者認為企業(yè)家以及研究人員可從優(yōu)質可控的奇亞籽原料、實用性強的奇亞籽油加工技術以及奇亞籽油功能作用機理3個方面對奇亞籽油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傊鎭喿延途哂辛己玫纳砘钚怨δ?,是一種潛在的新型功能油脂,可推廣至食品、保健品、化妝品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