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良雄,趙興友,朱鋒博
(1.南昌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傳統建筑物立面測量方法主要依靠作業(yè)人員利用皮尺、測距儀等原始測量儀器,對測區(qū)范圍內建筑物立面尺寸進行數據采集,測量方法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①人工作業(yè)成本較大;②作業(yè)方式不靈活、效率低;③外業(yè)工作量大、耗時長,使得立面測量外業(yè)工作不能順利開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對復雜的空間環(huán)境以及物體進行三維掃描,可以直接獲取各種復雜、不規(guī)則、大型、不可接觸的物體或者環(huán)境三維空間數據,進而快速地構建出目標物體的三維模型以及其他各種矢量制圖數據[1~3],廣泛地應用于測繪、虛擬仿真、逆向工程等不同的領域。為此,本文探討了將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運用到建筑物立面測繪項目中,闡述了具體的作業(yè)流程,繪制了建筑物立面圖,同時對立面圖精度進行評定,結果表明:地面激光掃描立面測繪成果精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
如圖1所示,為地面三維激光掃描建筑物立面測繪流程技術流程。
技術流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①數據采集準備階段;②數據采集、處理階段;③精度評定。數據采集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實地踏勘、資料收集以及制定相應的工作技術方案。數據采集包括建筑物點云與影像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包括影像與點云配準,掃描站點間點云相互配準,然后利用全站儀采集適量的同名點數據,同名點選取需要考慮點位數量以及點位布設位置,盡量均勻分布整個測區(qū)。將相對坐標系變換到相應的城市獨立坐標系當中,最后進行立面圖繪制。精度評定階段主要對剛體變換后點云平面位置及高程精度進行評定,并以此判定立面測繪成果是否可靠、是否滿足規(guī)范要求。
圖1 地面三維激光掃描立面測繪流程技術流程
受南昌市新建區(qū)城市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委托,于2017年9月22日開始對南昌市新建區(qū)長征路(烏石橋-陸軍學院)提升改造工程建筑物立面測量工作,測區(qū)包括長征東路、長征西路以及與長征路所交叉部分道路,測區(qū)東西向全長約 4.539 km,寬約 33 m~39 m,建筑物立面測量主要對建筑物立面的窗戶、空調罩、真石漆、涂料、店招等進行測量,并繪制建筑物立面示意圖。
數據采集之前應進行實地勘察、制定掃描方案、檢查儀器等工作,在地面激光掃描儀接通電源之后,按下儀器的開機鍵,在進入掃描屏幕之前儀器會自動進行預熱和自檢,之后用戶可以在掃描參數設置界面中設置掃描參數,設置參數之后,掃描儀自動采集點云和影像數據。對于遮擋或漏測建筑物,可采取針對性的補掃方式。在掃描儀采集數據的同時,利用全站儀極坐標法獲取建筑物同名點坐標,以便進行剛體變換,并采集適當數量的同名點,評定點云數據精度?,F場數據采集如圖2所示。
圖2 現場數據采集
數據處理采用儀器配套的JRC Reconstructor軟件,通過導入所采集的外業(yè)數據(*.zfs),軟件可實現去噪、無標靶拼接、精拼接等一系列自動操作,點云配準采用迭代最近點算法(ICP)。配準后的點云數據質量較大程度上依賴于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數據處理經驗和專業(yè)知識[4],配準采用人機交互方式進行,粗配準利用軟件自動配準,作業(yè)人員根據配準結果,若配準精度較高,直接利用軟件配準結果,若配準精度達不到項目要求,選取適量的同名特征點以便重新配準。根據項目要求,配準誤差控制在 1 cm以內即可滿足。長征路全長約為 4.6 km,點云數據量巨大,若全部點云進行配準耗時很長,因此將獲取的長征路點云數據分為三個標段分別進行點云數據配準,同時減小了配準誤差的累積。三個標段點云配準精度如表1所示。應委托方要求,還需將點云數據的掃描儀坐標系轉換為地理坐標系,因此還需將點云數據進行剛體變換,利用全站儀獲取的同名點數據,進行剛體變換,配準以及剛體變換后點云如圖3所示。
點云配準精度表 表1
圖3 點云局部效果圖
點云數據處理完成后,可進行立面圖的測制。本文采用二維模式下平面投影測制立面方法,大致原理是將點云模型通過相關軟件的投影功能進行平面投影處理,從而得到投影后的平面點云數據,然后在平面點云數據上繪制立面圖形。具體方法是利用配準及剛體變換后的整體染色點云,使用Recap 360軟件將原始染色點云數據格式轉換為*.rcp格式,在AutoCAD 2014中通過設置相應的用戶坐標系(UCS),進行線劃圖繪制并制定比例。建筑物立面效果圖對比如圖4所示。
圖4建筑物立面效果圖對比
建筑物立面圖繪制之后,對建筑物立面測繪成果進行了精度評定。由于目前沒有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立面測繪成果平面位置及高程精度,因此參考工程測量規(guī)范,點云平面精度及高程精度如表2所示。
點云中誤差 表2
注:此表來源于《工程測量規(guī)范》中5.1.5-3表
選取長征路均勻分布的9個檢查點評定點云數學精度,平面及高程精度分析表如表3所示。
計算如下:
點云平面及高程中誤差統計表 表3
平面位置中誤差為:
高程中誤差為:
由評定結果可知,點云平面位置及高程精度均滿足《工程測量規(guī)范》要求,證明了本項目建筑物立面測繪成果的可靠性。
本文結合地面三維激光掃描系統特點及優(yōu)勢,將其應用到建筑物立面測繪項目中,并闡述了點云數據處理流程及處理方法,繪制了建筑物立面圖,最后對立面測繪成果進行了精度評定,評定結果表明:本項目立面測繪成果符合有關規(guī)范要求。與傳統測量技術相比,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外業(yè)數據采集效率很高,但其在數據處理方面流程較為煩瑣,并且應用成本較高。長征路建筑物立面測量項目共計79棟建筑物,外業(yè)采集時間僅用了 5 d,若采用傳統測圖技術,僅數據采集階段就耗時很長。
本文結合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特點及優(yōu)勢,將其應用到建筑物立面測繪項目中,對點云精度進行了精度評定,雖然數據精度方面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但該技術手段應用于建筑物立面測繪仍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①如數據采集過程中受其他地物遮擋影響較大;②點云數據量巨大并且數據處理方面效率不高;③數據采集過程中受建筑物層高影響較大,高層建筑物頂部細節(jié)不夠豐富;④建筑物立面特征提取自動化程度不高,主要依靠人工處理;⑤應用成本較高。但隨著地面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這些不足將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