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豐
摘 要:語文因為承載著太多的“使命”而使它失卻了純真的“語文味”!語文課必須返璞歸真,讓目標簡明、讓內(nèi)容簡約、讓方法簡便、讓語言簡要、讓媒介簡捷,從而使語文課彰顯“簡約之美”。
關鍵詞:簡約之美;語文教學;多媒體教學
讓簡約回歸語文的本色,摒除一些不需要的“奢華”與“花絮”,簡明、簡約、簡便地教語文。但這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減法”。這需要教師獨特的匠心和精神,需要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精準的解讀與加工,需要教師對學生真誠的、真切的愛;需要教師對教學生活的深入發(fā)現(xiàn)和深刻認識。當我們的課堂變得簡約時,我們才能給孩子更多的思考時間,更大的發(fā)揮空間,我們的孩子才能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讓雙方收獲更多的精彩與美麗。
一、讓目標簡明──簡明而不失品位
目標就是活動的預期目的,為活動指明了方向。當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學生才能更有效地被激發(fā)出學習的動機,從而對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作出較為正確的調(diào)整和評價。
如教《孔乙己》這篇小說,一位湖北的黃老師在他的說課稿中列出了3個知識目標、3個能力目標、1個德育目標和1個美育目標,還沒加上3個教學重、難點。要想在2課時內(nèi)完成如此多的教學目標,也就只能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其實這么多教學目標大可以簡單明了:(1)欣賞寫人物、寫場景的妙處。(2)透過語言深刻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及思想意義。
二、讓內(nèi)容簡約──簡約而不失精彩
如教學《鼎湖山聽泉》時,教師可以“作者為什么選擇‘聽泉,而不是‘看泉?”這一中心問題導入課文。目的是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對人生的見解:歷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滿生機的。特別是結(jié)尾部分的反復品讀,讓學生在“聽”中領悟到人生、社會和宇宙的發(fā)展規(guī)律,感受到自我心靈的凈化,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教師、文本三方的深入對話。
三、讓方法簡便──簡便而不失高效
簡便意味著可以學習,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學生當然更樂意接受簡便的方法、簡捷的思路。所以,好方法才是真正能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正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p>
筆者在教學《安恩和奶?!窌r,就根據(jù)文本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的特點,把學習運用人物的語言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寫法作為教學目標。
四、讓語言簡要──簡要而不失到位
“文尚簡要,語惡煩蕪?!保ā妒吠āけ須v》)告訴我們教學用語需要簡明扼要。讓課堂用語簡要,摒棄一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jié),略去一些不必要的言說,讓言辭如秋天的天空一樣明凈,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成功的教學,優(yōu)化的教案,也應反映在對語言的設計和提煉方面,即簡練精當,要言不煩。為此,提示、分析、解說和議論,言必從簡,也求三言兩語切中要害。唯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同樣有限的課時里領悟更多的要領,獲取更多的知識。
有位教師教學《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時,頭兩句是這樣說的:“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準備學習《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人的高貴在于靈魂》這篇文章是周國平寫的?!边@三十八個字,雖文通字順,語言也不蕪雜,但很不簡潔。其實只要用十來個字“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于靈魂》”就可以了。
五、讓媒介簡捷──簡捷而不失效果
語文課堂應當去摒棄不必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克服“浪費和作秀”。在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時,常有一些人花十多個小時將上課內(nèi)容全融入課件中。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岸嗝襟w”成了“一媒體”。究其根源,實質(zh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從以“電腦”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因此,首先要改變觀念,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之中目的是為了“輔助”教學,能簡單而快捷地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就是成功的多媒體教學。
例如,教授寫景抒情類散文時,制作多媒體課件,可以虛擬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把抽象的文字敘述化為優(yōu)美的詩意的畫境,使學生的感知清晰而強化。這一感官上的享受,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春的魅力與活力,還能很好地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散文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讓我們的教學教學目標變得簡明,讓我們在課堂上放棄一切與學生學習無關的行為。選擇簡約的教學內(nèi)容,運用簡便的教學方法,采用簡要的教學語言,使用簡捷的媒體;讓學生因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地接受教育!
而語文教學也只有簡約、沉靜下來,我們才能看清語文教學的廬山真面目,所謂“大道至簡”,大概就是這種境界!
參考文獻:
周成平.中國著名特級教師課堂魅力經(jīng)典解讀[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