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娟
古詩詞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課程標準》要求,6年級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160篇(段)。這些瑯瑯上口的文字,音韻和諧,字詞鏗鏘,是中國文化的精粹,背下來,就扎根于心,融入血脈,長成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古詩閱讀的價值遠遠不止為孩子的文化自信奠基。在一線語文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多角度對其價值進行挖掘。細細研究,古詩閱讀中包蘊的各種習作技法都值得孩子們學習模仿。因此,習作教學與古詩閱讀結合,不但能進一步提高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還能有效地提高表達能力。
一、習作中的選材與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
孩子們早就會背杜甫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滿園的春意,從二十八個中國漢字里流出來。我想,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個黃四娘家的小花園。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要讓孩子們選擇一處地方寫出景物的變化。這是孩子們告別低段寫話,走向正式習作的第一篇,因此,必須謹慎對待。我發(fā)現(xiàn),孩子面對熟悉的校園、小區(qū)、公園、街道,卻不知道如何下筆。
其實習作要解決的不過是三個問題,一是什么,二是怎么寫,三是為什么寫。前者是內容,需要作材料選擇的指導。后兩個問題涉及修辭手法、主題等知識。怎樣指導孩子選擇材料呢?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作了很好的示范: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面對黃四娘家的滿園春色,該如何來寫?杜甫選擇了花、蝶、鶯三種景物。這里頭有何學問?花是園中的主角,最有代表性,所以杜甫用了一半的筆墨來描繪。蝶和鶯是花必不可少的點綴,沒有它們,滿園的花必然是孤獨寂寞的。碟,是視覺感知的;鶯,是聽覺感知的。好一場視聽盛宴!
從古詩中獲得了啟發(fā),學生面對校園的早晨能順利地完成選材,諸如:老槐樹、教室里的瑯瑯書聲、精神抖擻的校值口。校園的中午能選擇出忙碌的伙食團師傅,盡情玩耍的孩子,認真批改作業(yè)的老師等材料。而對自己熟悉的小區(qū),也會篩選出清潔工的掃地“晨曲”,廚房里忙碌的身影,晨練的老人等材料。有了材料,學生也就不會為“無米之炊”犯難了。
二、習作中景物的描寫與張志和的《漁歌子》
學生習作有一個通病是描寫功底不夠。在記敘文中,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對人、對景的描寫功底,使人有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學生的習作中,敘述多于描寫,給人單薄、輕飄,記流水賬之感。以景物描寫為例,學生習作中的景物大多會模糊、缺乏情趣。
蘇軾曾贊王維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謂“詩情畫意”是也。詩人善于捕捉事物最美的特征,并且形象地一點點地描述出來,給人留下清晰鮮明的印象。如同高明的畫家一樣,總是能運用色彩,線條留住眼前景物的美麗。以張志和《漁歌子》為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飛細雨不須歸。
在二十七個字中,藏著一幅多么生動的畫卷:青山、綠水、白鷺、紅桃、青笠、綠蓑。光是色彩已是斑斕多姿。色彩是景物的鮮明特征,不同季節(jié),不同地區(qū),景物的色彩是不同的。夏日草原的一碧千里與北方大漠的蒼茫渾黃是不同的;秋天九寨紅葉的絢爛與川西田野的蕭索也是不同的。《漁歌子》這首詞里的色彩豐富,卻毫不雜亂,使人眼前一亮。好的描寫總能像繪畫一樣,給人鮮艷亮的感覺。
那么,當我們動筆寫草原,除了綠草,是否也應該寫一寫七彩的野花,棕色的駿馬,潔白的帳篷?寫秋日的田野,除了金色的稻田,是否也應該寫青蔥的蒜苗,紫色的茄子?
寫景,不僅講究色彩美,還得講求動靜結合。在靜默的青山、綠水之前,有展翅悠然飛過的白鷺,有偶爾躍出水面的肥肥的鱖魚,更有身披蓑衣,頭戴斗笠,斜風細雨里安然垂釣的老漁翁。這些景物,動靜兩相宜,那么得體地處在同一水鄉(xiāng)圖中,怎能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寫景往往少了動態(tài)景物的點綴。寫玫瑰,多了翩飛的蜂蝶便多一份靈氣;寫金秋桂子,有了拾桂子釀酒的孩子便多一份詩意;寫草原,加上晨光中擠奶的阿媽便多一份感動。
寫景不能單著眼于景,景中能見情,情能顯于景,才能真正打動人。為了寫景而景,那是拙劣的風景臨摹。景中有了情,景就有了性情與靈魂。張志和的《漁歌子》倘若去掉其中的老漁翁不須歸會如何?恐怕在詩詞的海洋里早被淹沒。一個執(zhí)著的漁翁。從容自得的正是詩人,正是人人都需要的在風雨里安閑自若的豁達。
我們寫金色的田野,是否能融入農(nóng)人金色的肌膚和晶瑩的汗水?
能否聯(lián)想到豐收前的耕耘與付出?寫名勝古跡,能否穿越歲月的風云,記起勞動者一雙雙勤勞的手?
如此,景便是活的,靈動的,有呼吸的。
三、動態(tài)描寫與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需得塑造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過對人物多角度的描寫來完成的,如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等等。學生習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描寫意識的有無與描寫水平的高低。
身邊的人物是我們常練筆的題材,同學、老師、家人、鄰居、門衛(wèi)、清潔工阿姨等等。我練筆不可能將他們的所有行為全記錄下來,那樣是討人厭惡的流水賬。先有了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選好了最能表現(xiàn)主題的材料,就要著手進行生動的描寫。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是這樣寫追蝶的孩子: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油菜花地如同金色的海洋,一只只蝴蝶在花間翩然起舞。一個孩子來了,他的雙眼緊盯著飛舞的蝴蝶,那是一朵會飛的金花,他多么想要一只。于是,急急地跑過來,伸手一抓,撲了空。黃蝶飛入菜花深處,只留下那個孩子空著手站在花前悵然若失。孩子的調皮、天真全在他“急走”的腳步里;他的童趣,也在面對“無處尋”的花海,悵然的雙眸里。這樣生動的描寫塑造了一個穿越時空,永恒的追蝶孩子形象。
寫母親、寫同學、寫老師,也應該像楊萬里一樣,給筆下的人物以特色鏡頭,讓他們轉瞬即逝的美好,借助細致的描寫變成可以反復回味咀嚼的慢鏡頭。
四、靈感積累與陸游的《游山西村》
寫文章是存在靈感一說的,陸游就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說得再通俗一點,靈感其實就是習作中的感覺。缺乏應有的感覺和狀態(tài)寫文章是件并不愉快的事。讀讀陸游妙手偶得的《游山西村》: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是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放翁之所以能有妙手偶得的佳篇,并不是因為文章本在那里。他有深厚的寫作功力,當然是信手拈來。這深厚的功力來源于書本學習和生活體悟。若沒有親自到農(nóng)家作客暢飲,怎知農(nóng)家臘酒混?若無一次一次寫詩文的絞盡腦汁不得意,怎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
因此,對于孩子而言,不要過于相信靈感。那定是在廣泛積累文學知識,寫作方法,生活經(jīng)驗,不斷闊大自己的胸懷、眼界,才能產(chǎn)生的文字感覺。厚積薄發(f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大量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途徑之一。讀,要讀經(jīng)典,帶著思考來讀。文字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改變。那種企圖在習作上急功近利得高分,背公式,背范文拼湊習作的方式都是致命的做法。熬習作這湯,需要時間,用各種“精”勾兌出來的是害人害己的毒液。
書本得來的終究是間接體驗,個體還得多參加社會實踐,多走近大自然去觀摩、體悟,積累鮮活的直接體驗。見得多了,想得多了,應該養(yǎng)成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的好習慣。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表達,長短都行。練筆多了,積累多了,所謂的靈感也就有了落腳點。若干次的“山重水復”,必然迎來“柳暗花明”。
古詩詞中蘊含的習作技法還有許多,用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寓情于景,用于謙的《石灰吟》教托物言志,用張繼的《楓橋夜泊》教文章的前后銜接等等。多挖掘古詩詞里的智慧會讓習作教學帶來更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