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十九世紀的著名作家臺奧多爾·馮達諾在柏林當編輯的時候,收到一個青年寄來的拙劣詩作,并附有一封短信說:“我對標點向來是不在乎的,請您用時自填吧。”馮達諾很快給那個青年退了稿,并附信說:“我對詩向來是不在乎的,下次請您只寄些標點來,詩由我自己來填好了?!?/p>
這個故事對我們研究詩歌,乃至各文體的寫作很有啟發(fā)。在那個青年看來,詩歌就只是文字的堆砌,至于標點可有可無。而作家馮達諾卻把標點看得比詩本身還重(當然這里也含有對這個懶青年的諷刺)。藝術(shù),大體都是這樣,初學者只能知其大概,得其皮毛。比如戲劇表演,藝徒只可勉強掌握唱腔、架勢,而大師們則能把水袖、扇子、帽翅、胡子等統(tǒng)統(tǒng)調(diào)動起來去塑造人物,表達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偏偏是舞臺生活越久,對這些細致的地方研究越深,有的還成為絕技,而使自己的表演藝術(shù)倍增光彩。
陸棨同志有一首《大巴山的回聲》,巧用標點而妙趣橫生。這里不妨引出第一節(jié)來:大巴山啊,你好!——你好……你好……當年的紅軍回來了。——來了……來了……走進山來心就跳啊,——啊……啊……啊……大巴山你知道不知道?——知道……知道……我一聲問好萬山和,——回聲把你來擁抱;三十年我時時想巴山,——巴山也沒把你忘掉!……
你看,作者沒有說什么“我情不自禁地高喊”,沒有說“回聲在山谷間蕩漾”,沒有說“我像撲進了母親的懷抱”。但是我們看到了他疾步登山的欣喜情景,我們聽到了群山中嗡嗡不絕的回聲,我們感受到了一種闊別的戰(zhàn)士對老區(qū)的深沉愛情。這里有景、有聲、有情,靠的是什么?只靠了幾個破折號,就一層層地表現(xiàn)出了作者和大山的對話;只用了幾個省略號,就像一行行曲譜,形象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回聲繞山越谷,余音繚繞的效果。這兩種標點在這里抵得上多少文字,包含了多少畫面、感情。第一節(jié)只有八行,作者就大膽地用了二十五個標點。試想,如果把這些標點統(tǒng)統(tǒng)去掉,只將這幾十個字送到編輯部里,不但不是好詩,恐怕編輯讀來真要頭痛,會疑是癡人說夢呢。
本來么,人們有復雜的感情,要喜怒哀樂,要問、要嘆。這許多內(nèi)容,文字不足以表達,就要有各種標點輔助。特別注意抒情的詩歌,更是如此。當然,我們也不提倡鉆牛角尖,搞什么標點游戲,馮達諾給我們的啟發(fā),也不只是怎樣去用標點,而是怎樣去認真寫詩、認真寫作。
(選自《新湘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