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寬雨
《侏羅紀世界2》的上映,又讓我們深深地感受了一回遠古霸主的風采。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還沒有辦法讓這些遠古時代的動物重返世界,但在對這些“古董級”物種的研究過程中,人們也取得了不少的收獲。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就在其官網(wǎng)公布了一項對2.2萬年前的大熊貓的研究成果。讓我們?nèi)タ纯吹降资窃趺椿厥掳伞?/p>
“穿越時空”的研究
這回打起遠古生物主意的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付巧妹和她的團隊成員。她們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利用大熊貓的骨骼材料成功提取到了來自2_2萬年前大熊貓的DNA。不僅如此,她們還成功地給這個“古董級”研究對象做了線粒體基因組測序。這項研究成果會縮短人們獲取大熊貓DNA的時間,這對未來研究大熊貓的進化史將起到重要作用。
這次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成功地完成了遠古大熊貓的線粒體基因組測序工作?!熬€粒體基因組測序”這個聽起來挺高端的操作,究竟要如何實現(xiàn)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好好認識一下線粒體基因組。說到線粒體基因組我們可能不熟悉,但線粒體我們并不陌生,這是一種多數(shù)真核細胞都具有的雙層膜結(jié)構(gòu)、具有獨特DNA分子和完整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系統(tǒng)的細胞器。除了給細胞進行生物氧化和能量傳遞提供場所,在離子動態(tài)平衡、細胞代謝與凋亡等場合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那么,它的基因組是什么樣的呢?在科學家們研究過程中,線粒體基因組慢慢露出了真面目。下面,我們就從“外貌”和“體型”兩個方面來簡單認識一下線粒體基因組。
線粒體基因組的“外貌”
多數(shù)真核生物線粒體基因組“長相”還是很“傳統(tǒng)”的,是我們所熟悉的DNA二級結(jié)構(gòu)的主要形式——超螺旋環(huán)狀,但有個別“非主流”的,比如,布氏錐蟲的線粒體基因組就是十分特殊的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
線粒體基因組的“體型”
線粒體基因組的“體型”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門派”,以大多數(shù)動物為首的“苗條型”和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肥胖型”。大多數(shù)動物的線粒體基因組的大?。ㄕ嘉唬┒荚跀?shù)十KB(干字節(jié))左右,而植物的線粒體基因組卻普遍維持在“百”的數(shù)量級上。
介紹完線粒體基因組,下面就到“重頭戲”了,如何給它們測序呢?說起來,這方法還不止一種,有以基于克隆文庫和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產(chǎn)物測序為主的“傳統(tǒng)派”,也有像…umina Solexa合成測序、Roche 454焦磷酸測序、ABISOLiD連接法測序等運用笫二代測序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派”。
克隆文庫測序法
這個方法的第一步,是通過對氯化銫密度梯度離心或差速離心的方法得到純度比較高的線粒體基因組,然后再利用內(nèi)切酶或不同強度的超聲波得到用于測序的短片段,最后將其克隆到質(zhì)粒載體中進行測序。
PCR擴增產(chǎn)物測序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PCR擴增出線粒體特定片段,然后純化測序。相比于克隆文庫測序法,這種方法省去了從樣本中提取純化線粒體基因組的過程。擴增后的線粒體特定片段可以繼續(xù)利用克隆文庫測序法得到的短片段并進行測序。
第二代測序技術(shù)
只看名字我們就能猜到,以第二代測序技術(shù)為依托的測序方法自然要比它們的“前輩”優(yōu)秀。運用第二代測序技術(shù)測序的方法不僅實驗耗材少,還能有效利用小長度的模板。另外,它們的工作效率還很高,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線粒體基因組序列。因為運用第二代測序技術(shù)的測序法都有單次運行產(chǎn)生數(shù)據(jù)量大的特點,所以這種測序技術(shù)還有個別名,叫“高通量測序技術(shù)”。
線粒體基因組測序能勝任的角色
當然,人們研究出這么多種測序方法可不是一時興起,研究線粒體基因組測序?qū)ξ覀冞€是有很多好處的,在我們的生活,它們可以扮演多個角色。比如,偵探和白衣天使。
偵探
在給遠古大熊貓“把脈”的過程中,我們就看到了線粒體基因組測序作為“偵探”的能力,相信它一定會給人們研究大熊貓進化史提供不少幫助。其實,它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扮演“偵探”的角色了。2014年,英國在為疑似英國國王理查三世(英國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君王)的尸骨鑒定過程中就用到了線粒體基因組測序,最終確認該尸骨是理查三世的尸骨,必須給線粒體基因組測序記上一功。
白衣天使
雖然目前通過線粒體基因組測序還不能救死扶傷,但它們卻可以間接當上“白衣天使”。因為線粒體在變異的時候很有可能導致疾病的出現(xiàn),而人們通過線粒體基因組測序可以對線粒體基因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進而減少疾病的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