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秋
摘要:史部依托經(jīng)書而立,古有“六經(jīng)皆史”、“以史翼經(jīng)”諸說,圖書分類之初《七略》“七分法”即將諸史歸入“六藝略”,魏晉南北朝始有四分法“甲”、“乙”、“丙”、“丁”,史部獨立?!端鍟そ?jīng)籍志》中正式確立史部身份與地位,史籍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原來各部獨立的史書因前后順序被合稱在一起,如“前三史”、“前四史”,至清乾隆皇帝時期欽定“二十四史”,后亦有“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稱。每部史書內(nèi)容都能囊括一皇朝或一時代巨變,源至《史記》的紀(jì)傳體體例屬百科全書式編撰體例,后“二十三史”因其例,屬“信史家之極則”。
關(guān)鍵詞:史部;辨章學(xué)術(shù);考鏡源流;二十四史
一、“史部”的目錄學(xué)分類來源
據(jù)呂濤、潘國基、奚精華主編的《史籍淺說》中介紹,魏晉南北朝以前,是封建史學(xué)的初期階段。在這一時期,史籍書比較少,而且封建王朝沒有組織大規(guī)模的修史活動,官修史書僅有東漢劉珍等修撰的《東觀漢記》,而私家著史據(jù)《漢書·藝文志》記自《世本》至《漢大年紀(jì)》也僅有八家四百一十一篇。正是由于魏晉以前可以圈點的史籍著作數(shù)量太少,故不將史部單列為一部,所以推本史學(xué)的所出,《漢書·藝文志》將史籍書目列在《六藝略》春秋類中。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史籍在數(shù)量上大大超過經(jīng)籍,便有了從經(jīng)學(xué)中分化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門類的需要。反映在目錄分類上,肇始于魏元帝時鄭默編定的國家藏書目錄——《中經(jīng)》,又稱《內(nèi)經(jīng)》。西晉秘書監(jiān)荀勖根據(jù)《中經(jīng)》,著成《新簿》,似乎是按四部分類法編制,所分四部為甲、乙、丙、丁,而史籍列入丙部。二書均以亡佚,在《隋書·經(jīng)籍志》中有著錄:“魏秘書郎鄭默,始制《中經(jīng)》,秘書監(jiān)荀勖,又因《中經(jīng)》,更著《新簿》,分為四部,總括群書。一曰甲部,紀(jì)六藝及小學(xué)等書;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家、術(shù)數(shù);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保?)后來將子部移后,史部提前。使甲、乙、丙、丁成為經(jīng)、史、子、集順序的是東晉李充《晉元帝四部書目》。史部被列于經(jīng)部之下,可見其重要性。
唐初修《隋書·經(jīng)籍志》,便直標(biāo)經(jīng)、史、子、集四部之名,來代替甲、乙、丙、丁的稱號。自唐以后,無論史志、官簿(《崇文總目》、《四庫全書總目》之類)、私家藏書目錄(如《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大都是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標(biāo)目。比較特殊是,在王儉《七志》中,歸入經(jīng)典志中,《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說:“一曰經(jīng)典志,紀(jì)六藝、小學(xué)、史記、雜傳。”(2)阮孝緒《七錄》歸入紀(jì)傳錄,《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說:“一曰經(jīng)典錄,紀(jì)六藝;二曰紀(jì)傳錄,紀(jì)史傳;三曰子兵錄,紀(jì)子書、兵書;四曰文集錄,紀(jì)詩賦;五曰技術(shù)錄,紀(jì)數(shù)術(shù);六曰佛錄;七曰道錄?!保?)其他五部、七部、十二部等分類法中,史籍也是單列一部的,大家也有都所了解,這里就不再贅述。
二、“二十四史”紀(jì)傳體體例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良好的修史傳統(tǒng)是修史制度最為完備,考辨史實最為精細(xì),搜集史料最為久遠(yuǎn),史書種類最為繁多的文明古國之一,其史籍之浩瀚,內(nèi)容之豐富,是世界其他國家所沒有的,二十四史便是浩瀚史籍中的一種。
中國不但史籍?dāng)?shù)量龐大,而且每本史籍的內(nèi)容也非常豐富。那么,如何將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整合在一本史書中呢?這就涉及到二十四史的編撰體例。在各類目錄書中,二十四史類史書都被歸入“正史類”。唐代史學(xué)家劉知幾《史通》則以《尚書》、《春秋》、《春秋》三傳、《國語》、《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史記》以及《漢書》至《隋書》的歷代斷代史為“正史”。(4)“正史”指以帝王本紀(jì)、諸侯列傳為綱的紀(jì)傳體史書,《舊唐書·藝文志》中說:“乙部為史,其類十有三:一曰正史,以紀(jì)紀(jì)傳表志;……”(5)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實為“正史”之先河。
所謂紀(jì)傳體,是以紀(jì)和傳為主,即以人物活動為主體,也包括志、表、自序和史評四個方面。自從司馬遷開創(chuàng)這種體例,后世紀(jì)傳體史籍,大都因循《史記》的成規(guī),只是在實行中稍加增損減益而已。清趙翼《廿二史剳記》卷一中指出:“司馬遷參酌古今,發(fā)凡起例,創(chuàng)為全史。本紀(jì)以序帝王,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系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匯于一編之中。自此一例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圍,信史家之極則?!保?)
二十四史等史書之所以采用紀(jì)傳體,就是因為這種體例是一種綜合性的編撰體例,“紀(jì)則以年包事,傳則以事系人。”(鄭樵《通志·總序》)(7)“紀(jì)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xì)事,表以譜列年爵,志以總括遺漏,逮于天文、地理、國典朝章,顯隱必該,洪纖靡失,此其所以為長也。”(劉知幾《史通·二體篇》)(8)司馬遷《史記》是:“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保ā秷笕伟矔罚?)是按百科全書似的規(guī)模寫的,故這種紀(jì)傳體體例最為合適。
《史記》之后的二十三部史書全部都仿照司馬遷的規(guī)模,于是也都成了百科全書似的知識寶庫。
三、史學(xué)著作中著錄的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各部書原是獨立的,它們之間密切的連續(xù)性和繼承性,合起來便是一部特大型的通史。自《史記》創(chuàng)立紀(jì)傳體以后,由于歷代編修不斷,史書數(shù)量日漸增多,于是便出現(xiàn)了“三史”、“四史”“十三史”、“十七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等各種名稱。
三國時代,《史記》、《漢書》與東漢劉珍等所撰《東觀漢記》并稱“三史”,至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行,《東觀漢記》漸廢,唐開元以后,世人取《后漢書》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
西晉太康年間,陳壽寫成魏蜀吳《三國志》,著作時間雖在《后漢書》之前,但后人以朝代為順序,便取《三國志》附于《史記》、《漢書》、《后漢書》之后,合稱“前四史”。
自南北朝以至唐初貞觀年間,是我國編撰紀(jì)傳體史的繁榮時期,在此期間,先后成書的有《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九種。此外,李延壽根據(jù)其父舊稿,撰成《南史》和《北史》兩書,唐高宗顯慶年間開始流傳。(10)唐朝所稱“十三史”之目不包括《南史》和《北史》,由“前四史”和唐初修撰的九史合稱。
至宋代,歐陽修、宋祁等人撰成《新唐書》、《新五代史》,宋人便取二書與《南史》和《北史》,合唐人所稱“十三史”為“十七史”。
此后,直至元末明初,《宋史》、《遼史》、《金史》和《元史》編修完成,明嘉靖年間??淌芳瑢⑦@四史合于宋人所稱“十七史”之后,遂有“二十一史”之稱。
清初撰修《明史》,便有了“二十二史”之名。乾隆年間,詔刻二十二史,并詔增劉昫《舊唐書》與薛居正《舊五代史》(及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出,薛居正《舊五代史》遂廢,明時文淵閣有之,見于《文淵閣書目》,故《永樂大典》多載其文,然皆斷裂,至清乾隆中期,開四庫全書館,從《永樂大典》中輯錄成書。(11)),合稱“二十四史”,《四庫全書》始編定二十四史之目。
至北洋軍閥政府時期,柯劭忞撰成《新元史》,徐世昌命令將該書列入“正史”,才有“二十五史”之名。(12)民國初期,趙爾巽、柯劭忞等撰修《清史稿》,有人以《清史稿》為一朝之正史,而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抗日戰(zhàn)爭前,開明書店刊印精裝本《二十五史》,附入《新元史》,另外開明書店還搜輯論述二十五史的著作,出版《二十五史補(bǔ)編》,以及中華書局1955年2月出版的《二十五史補(bǔ)編》,皆收《新元史》,而以《清史稿》為未完成之作摒除在外。
關(guān)于二十四史合稱的名目在個人著作中也有體現(xiàn),比如清趙翼《廿二史剳記》合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為二十二史;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于二十四史中除《新五代史》、《明史》為二十二史;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是唐“十三史”加《南史》、《北史》、《唐書》、《五代史》為“十七史”,其實書中也著錄了《新唐書》、《新五代史》,應(yīng)該是十九史,“十七史名之,取其統(tǒng)言之稱而已”。(13)今人出版史書中,多稱《新元史》為二十五史之一,如華齡出版社1991年6曰出版《二十五史導(dǎo)讀辭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3月出版《白話二十五史精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二十五史隨話》(附錄中收《清史稿》)等。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二十六史述略》,于二十四史之外加《新元史》、《清史稿》。
關(guān)于二十四史的版本,比較流行的有:清武殿刊本(簡稱“殿本”)和解放前商務(wù)印書館影印的“百衲本”。解放后,中華書局曾對二十四史重加標(biāo)點和校訂,所以又有“標(biāo)點本”。
四、二十四史的價值
一套《二十四史》除《史記》、《南史》、《北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五史為通史外,其他十九史皆為各朝斷代史,二十四本史書貫連起來就是一部中國通史,記載上下五千年的社會變化、人事活動,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而言,是一套不可缺少的歷史資料。
《隋書·經(jīng)籍志》說,繼《史記》、《漢書》、《東觀漢記》、《三國志》之后“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保?4)第一次出現(xiàn)了“正史”這個名稱,當(dāng)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稱就被“二十四史”所專有,取得了“正統(tǒng)”史書的尊崇地位。
在浩瀚如煙海的歷史典籍中,二十四史僅是其中一部分,僅此部分,據(jù)《二十四史簡介》介紹就有三千二百四十九卷,字?jǐn)?shù)約四千萬左右。(15)觀其量,真有“窮年莫究,累世莫殫”之勢,論其價值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難得奇珍?。?6)
注釋:
(唐)魏徵等:《隋書》,中華書局,1997年1月,第7冊,第234頁
(唐)魏徵等:《隋書》,中華書局,1997年1月,第7冊,第234頁
(唐)魏徵等:《隋書》,中華書局,1997年1月,第7冊,第235頁
劉春升、王雅軒、廖德清:《二十六史述略》,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86年4月,第1頁
(唐)房玄齡等:《舊唐書》,中華書局,1997年1月,第10冊,第513頁
(清)趙翼:《廿二史剳記》黃壽成校點,中華書局,1963年5月,第3頁
呂濤、潘國基、奚精華:《史籍淺說》,廣東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38頁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第28頁
王健群:《二十四史提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80頁
呂濤、潘國基、奚精華:《史籍淺說》,廣東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45頁
穆德全:《二十四史講座》,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1987年7月,第9頁
呂濤、潘國基、奚精華:《史籍淺說》,廣東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46頁
呂濤、潘國基、奚精華:《史籍淺說》,廣東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第107頁
(唐)魏徵等:《隋書》,中華書局,1997年1月,第957頁
吳樹平:《二十四史簡介》,中華書局,1979年7月,第7頁
劉春升、王雅軒、廖德清:《二十六史述略》,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86年4月,第1頁
參考文獻(xiàn):
[1](清)永瑢.四庫全書簡明目錄[M].北京: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
[2]陶湘編.竇水勇校點.書目叢刊(一)[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3](宋)高似孫.史略 子略.張艷云、楊朝霞校點[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4]許逸民,常振國編.中國歷代書目叢刊(第一輯)[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1987.
[5](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8.
[6]瞿林東、韋唐、王森等.二十五史隨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7]劉春升、王雅軒、廖德清.二十六史述略[M].沈陽: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86.
[8]王健群.二十四史提要[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
[9](清)沈復(fù).鳴野山房書目.潘景鄭校點[M].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8.
[10]吳樹平.二十四史簡介[M].北京:中華書局,1979.
[11]呂濤,潘國基,奚精華.史籍淺說[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64.
[12](清)趙翼.廿二史剳記.黃壽成校點[M].北京:中華書局,1963.
[13]穆德全.二十四史講座[M].洛陽: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1987.
[15](唐)魏徵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第7冊).
[16](唐)房玄齡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第10冊).
[17](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第11冊).
[18](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第14冊).
[19](清)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第19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