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由愛德華·墨菲提出的。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為: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fā)生。墨菲定律的原句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墨菲定律主要內容為:一、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fā)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fā)生。
·立意·
①對人類的自身缺陷,我們最好還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種保險措施,防止偶然發(fā)生的人為失誤導致的災難和損失;②不要心存僥幸,認為小概率事件不會引發(fā)大的事故;③你越是害怕的事物,就越有可能出現(xiàn)在你的生活中;④不要妄自尊大,要承認自己的局限,嚴謹細致總是能規(guī)避更多風險;⑤正確對待錯誤,不要害怕失敗,在糾錯中成長,從失敗中找到成功方法;⑥良好的心態(tài)很重要。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huán)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的。暈輪是一種當月亮被光環(huán)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xiàn)象。愛德華認為,人對事物和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從局部出發(fā),然后擴散而得出整體現(xiàn)象。就像暈輪一樣,這些認知和判斷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如一個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壓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發(fā)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銷售,這也是“暈輪效應”的作用。
·立意·
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要被現(xiàn)象所迷惑;②看事情要全面,要客觀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③從自身做起,做好自己,避免給他人不好的印象。
【羊群效應】
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于真實的或想象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對特定的或臨時的情境中的優(yōu)勢觀念和行為方式的采納(隨潮),表現(xiàn)為對長期性的占優(yōu)勢地位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接受(順應風俗習慣)。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羊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盡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
·立意·
1.從羊群的角度
①拒絕盲從,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②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不能亦步亦趨跟在他人后面;③堅持獨立思考,反對盲目跟風等。
2.從頭羊的角度
①領導者必須做一只好的“領頭羊”,因為他是權威,是引路者,是決定整個團體發(fā)展前進甚至生死存亡的關鍵;②“領頭羊”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關鍵時刻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最佳的選擇,引領“羊群”走向“肥美的草地”,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