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邢大軍
幾十年來,戴月琴堅持收徒授藝。她說:“傳承戲曲文化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狐仙小翠·球戲》戴月琴飾演小翠
評劇大家戴月琴,早年拜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花月仙為師。1978年,戴月琴在老師新鳳霞和導演夏淳的精心傳授指導下,她擔任主演復排傳統(tǒng)劇目《劉巧兒》,該劇在城鄉(xiāng)先后演出一百五十多場,中央電視臺錄制后在全國播出,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戴月琴多年來主演了《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三看御妹》《無雙傳》等劇目。《狐仙小翠》獲1982年度新創(chuàng)作劇目優(yōu)秀表演獎;《花為媒》獲1984年度中青年調演表演獎,《鳳儀亭》獲1986年度新劇目調演主演獎。
改革開放以來,戴月琴大膽改革傳承新派評劇,讓傳統(tǒng)戲曲在現(xiàn)代舞臺上煥發(fā)青春,她還用言傳身教培養(yǎng)了一大批評劇新人。如今,戴月琴依然精神飽滿地活躍在評劇舞臺上,一顆初心仍青春有活力!
除了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不斷進取,戴月琴還積極參與事務性工作,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戴月琴扛起了評劇改革的大旗。1993年,中國評劇院一團成立青年團,一大批富有經驗的中年演員一夜之間成了下崗人員。為了安置這些曾為評劇事業(yè)做出過不同貢獻的同志,劇院領導請戴月琴出來組團兼任主演。從來沒有當過干部的戴月琴,面對領導的厚望和同志們期待的目光,她深知,戲曲在多種藝術形式的沖擊下,文化市場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必須抓住這個機遇,為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求生路。她毅然走馬上任,用劇院借給她的5000元開辦費,組建了由60多人組成的華夏藝術團。在她的領導下,《花為媒》《三看御妹》《楊三姐告狀》《馬寡婦開店》《恩與仇》五臺大戲及一臺綜合性節(jié)目排出來了。在吉祥劇院舉辦的建團首場演出,座無虛席,過硬的陣容、上乘的質量,贏得了廣大觀眾的首肯。一時間,京城出現(xiàn)了空前的評劇火爆現(xiàn)象。接著,她以名劇《花為媒》為突破口,大膽革新音樂,首創(chuàng)電聲樂與民樂相結合的伴奏形式,把輕音樂、管弦樂和民樂融為一體,走出了評劇音樂改革的一條新路。1996年大年初一,北京電視臺于黃金時間播放了四集戲曲電視連續(xù)劇《天地緣》,戴月琴任制片人,并領銜主演了兩個角色。該劇是由她曾演過218場并且最拿手、觀眾最喜愛的《狐仙小翠》改編而成的。她在該劇中成功地運用了三維動畫等特技手法,“把高科技的手段融在古樸的民族戲曲中,使之更加電視化”,被行家、同行和觀眾稱為上乘之作。戲曲評論家周恒撰文說:近些年戲曲演出上座差,每演必賠錢。很多劇團偃旗息鼓,不少演員改營他業(yè)。如果長此以往,戲劇就會消亡殆盡。可喜的是還有一些熱衷本職、熱愛事業(yè)而有魄力的人,扶大廈于將傾,受命在危難之時。中國評劇院“新派”傳人、名旦戴月琴可算其中之一。1996年2月9日,北京市組建了以中國評劇院華夏藝術團為主,并有其他文藝院團參加的“送戲下鄉(xiāng)演出團”,戴月琴任常務副團長,從此她又和廣大偏遠山區(qū)的農民鄉(xiāng)親們結下了緣。至1996年底,這個演出團走遍了北京7個縣52個貧困偏遠山區(qū),其中包括許多少數民族鄉(xiāng)村,行程5000多公里。
對于過往取得的成績,戴月琴說:“老一輩藝術家給予了我很多教誨,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把藝術和精神傳承下去。我既然愛評劇事業(yè),就要無愧于這個事業(yè),我就要抓住一切機會去拼去搏?!?/p>
中國評劇院演員劉冰正式拜在戴月琴老師門下,成為新派再傳弟子。
對于任何一個功成名就的人來說,能保持開放性思維,勇于接受新鮮事物,能時刻保持年輕且敏而好學、求知若渴的心態(tài)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方面戴月琴堪為典范。近些年來,已經在評劇舞臺上取得驕人成績的戴月琴開始向其他藝術領域進軍,她分別于1989年和1992年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和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系學習結業(yè),2004年起她還開始學習《計算機管理與網絡應用》本科,用了3年時間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并被北京市成教學院評為優(yōu)秀學生。
談及自己的求學初衷,戴月琴說:“在我四十五年的藝術人生道路上,吳祖光先生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要請教祖光先生。他教我怎樣做人,怎樣面對挑戰(zhàn),怎樣戰(zhàn)勝困難,怎樣認識自我。我欣賞他那笑對人生、樂觀生活、不懼苦難、善對一切的豁達、寬容的高尚品格;我敬重他那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我敬仰祖光先生敢于挺身而出,敢于路見不平,以言相助,維護公道的知識分子品格。我為能有這樣的嚴師和慈父而感到自豪?!?/p>
在恩師的教誨下,戴月琴先后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和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學習,進修導演和國畫創(chuàng)作,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結業(yè)。2004年冬,戴月琴拜著名漫畫家李濱聲為師,專攻戲曲人物畫。目前,戴月琴已學畫本人所飾演的“劉巧兒”、“張五可”、“小翠”、“珠瑪”、“焦氏”等評劇人物。書畫藝術與戲曲表演藝術本身就具有密切聯(lián)系,戴月琴作為卓有成就的評劇藝術家,并不滿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在年已半百之時,仍不懈進取、孜孜以求,令人敬佩。
除了創(chuàng)作上取得的成就,戴月琴還榮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章、北京市文化局十佳藝德標兵,北京市總工會授予她職業(yè)道德明星,中宣部、文化部等十部委授予她“三下鄉(xiāng)”活動先進個人等稱號,她于1999年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fā)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榮獲華夏英杰與中華英才稱號。
幾十年來,戴月琴堅持收徒授藝。她說:“傳承戲曲文化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睆闹袊u劇院退休后的戴月琴一天都沒有休息,又站到了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的講堂上,為振興評劇、培養(yǎng)新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我熱愛評劇藝術,我想把我所有的技藝傳授給學生們。我現(xiàn)在要抓緊時間,盡量在體力還允許的時候多上幾節(jié)課?!彼f。
在戲曲界,戴月琴可謂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勞模,除了大量的演出、教學之外,她還參與大量的事務性工作,身為政協(xié)委員的戴月琴,她一方面積極地投身藝術創(chuàng)作和演出,另一方面,通過認真調查研究,了解民生,傾聽民聲,用心撰寫提案,積極參政議政,為構建首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履行一個政協(xié)委員的職責。她的《關于加強城鄉(xiāng)結合部綜合治理的建議》和《關于合理設置建設公廁的建議》等提案,分別榮獲了優(yōu)秀提案獎。
戴月琴如今已是年過花甲之人,除了大量的演出和教學工作之外,她每天還上網搜索查閱評劇相關資料,運用互聯(lián)網與同行朋友共享和交流信息,她可以熟練地運用計算機編輯、做音視頻及圖像處理。對于社會上的公益活動,她有請必到,從不計名利,她在眾多社會活動中努力宣傳著評劇和為評劇爭光。她說,為了評劇,她還將繼續(xù)鞏固、提高、學習、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為評劇人才的培養(yǎng),為評劇藝術的發(fā)展,為新派藝術的發(fā)揚光大,生命不息拼博不止。
日前,中國評劇院青年演員劉冰正式拜在著名表演藝術家戴月琴老師門下,成為新派再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