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彬
(天津外國語大學 國際傳媒學院,天津 300270)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發(fā)展可謂日新月異,各類移動設備正在逐漸走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在眾多的移動設備中,手機對人類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可謂是顛覆式的。它早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通信設備,而是擁有著強大拓展功能的智能終端。人們可以用它實現(xiàn)上網(wǎng)、聽歌、玩游戲等各種各樣的需求,并且隨著我國移動支付的不斷普及,多數(shù)人表示出門只要帶上手機,幾乎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解鎖作為用戶與手機交互的第一道“門檻”,其設計的優(yōu)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即用戶在使用產(chǎn)品過程中建立起的主觀感受?,F(xiàn)階段的鎖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電腦鎖屏和手機鎖屏。其主要是為了避免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操作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并且隨著手機技術的不斷更新,手機解鎖方式也從最初的按鍵解鎖,發(fā)展到后來的滑動解鎖、密碼解鎖以及目前較為主流的生物特征解鎖。
正是因為手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用戶群體正在逐年擴大,基于手機的界面解鎖方式影響因素及用戶體驗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選取的方法為訪談法(interview),顧名思義指通過訪員和受訪人面對面地交談來了解受訪人的心理和行為,是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根據(jù)其標準化程度,可以分為結構型訪談和非結構性訪談兩種。本研究主要是針對手機界面解鎖方式的用戶體驗進行的一次小型訪談,因此采用了沒有定向標準化程序的非結構性訪談,主要的形式為自由交談。
本次調研由于地域的限制,主要在大學校園內進行,并且選取了10名背景、年齡迥異的訪談對象。年齡跨度為18—60歲,男女隨機,包含在校大學生、青年教師、宿管以及處于食堂、快遞站點、醫(yī)務室、商店等各個工作崗位的員工。訪談結果通過文字記錄,并且對關鍵過程進行拍照存檔。以下為本次訪談設置的簡單問題提綱:
(1)受訪者所使用的手機系統(tǒng)及屏幕尺寸。
(2)為什么選擇目前的這種解鎖方式?
(3)認為自己所使用的手機解鎖方式有哪些優(yōu)勢和劣勢?
(4)是否認為自己手機的解鎖方式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5)認為自己的解鎖方式的感官感受如何以及可接受的解鎖等待時間?
(6)手機使用環(huán)境對手機解鎖方式的選取是否有影響?
(7)希望其未來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
(8)之前還使用過哪些解鎖方式?分別談談使用感受。
(9)除此之外,還知道哪些現(xiàn)有的手機解鎖方式?
(10)如果出現(xiàn)一種新潮的解鎖方式,會不會嘗試?接受度有多高?
(11)向受訪者介紹現(xiàn)存的但其未知的解鎖方式,并希望其進行評價(并提供操作體驗)。
由于本次訪談采取的形式為面對面交談,且設置的問題均存在內在聯(lián)系,因此訪談過程中并未嚴格按照訪談提綱中問題順序進行。以下是對本次訪談結果的分析及總結。
本次訪談中受訪者共10人:全部使用智能手機,其中8人為安卓系統(tǒng)、2人為IOS系統(tǒng)。屏幕尺寸分為5.0英寸及5.5英寸兩種,均為目前市面較為常見的屏幕尺寸。另外受訪者中5人采用指紋解鎖方式,3人采用滑動解鎖方式,2人采用九宮格圖案解鎖方式。
2.2.1 滑動解鎖
采用該解鎖方式的主要為50歲以上以及部分看重方便性的受訪者。選擇該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使用手機的主要用途為打電話及收發(fā)短信,不涉及較為復雜的操作,并且手機里不存在過多的個人隱私,因此認為使用滑動解鎖就充分滿足需要。受訪者均一致認為滑動解鎖方式簡單方便,且不存在由于誤操作導致解鎖失敗的現(xiàn)象,但安全性較低。部分大學生表示目前滑動解鎖許多界面的設計具有較好的趣味性,愿意嘗試,但應該與其他解鎖方式結合提高其安全性。
2.2.2 數(shù)字密碼解鎖
因為害怕遺忘,所以本次訪談中沒有單純使用數(shù)字密碼作為解鎖方式的受訪者,但是多數(shù)人表示會選擇數(shù)字密碼解鎖作為輔助解鎖方式。目前數(shù)字密碼解鎖分為:4位數(shù)字、6位數(shù)字及數(shù)字字母組合方式。受訪者表示4位數(shù)字密碼過于簡單,6位密碼較為常用但容易遺忘,數(shù)字字母密碼過于復雜不推薦使用。用戶在設置數(shù)字密碼時大多會與生日、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有關,容易被熟悉的人猜出且設置一次后幾乎長期不會更改,難免會出現(xiàn)安全問題。并且每次解鎖需要操作的步驟較多,也不夠便捷。
2.2.3 九宮格圖案解鎖
本次訪談中共有兩名大學生采用九宮格圖案解鎖方式,選擇的原因主要是長時間的使用習慣。同時他們也表示最初嘗試該解鎖方式是因為其具有趣味性,但是在設置圖形時同樣存在容易遺忘的問題。并且九宮格的紋路會在屏幕上留有印記,容易被其他人破解,也同樣存在設置一次后就幾乎不會更改的問題,所以具有潛在的安全隱患。此外,九宮格解鎖方式對于單手操作來說較為困難,出現(xiàn)誤操作鎖屏的概率較高。
2.2.4 指紋解鎖
本次訪談中超過半數(shù)的受訪者因為方便性及快捷性選擇指紋解鎖方式。作為目前最為主流的解鎖方式,受訪者均認為此生物特征解鎖方式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且大多數(shù)指紋解鎖方式具有較強的靈敏性,解鎖反應快,響應時間短,被認為是現(xiàn)有通用的解鎖方式中最好的選擇。但指紋解鎖方式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當用戶手上粘有東西、手濕出汗、蛻皮、受傷或者手指解鎖方向不對時,指紋解鎖就會失靈。一些未采用該方式的用戶表示擔心該解鎖方式在自己手機上的靈敏度,并且害怕會出現(xiàn)類似于企業(yè)打卡使用的指紋手套等工具影響其安全性。此外,如果單純采用這種生物特征解鎖方式,將只能由自己本人解鎖,如遇到特殊情況則會出現(xiàn)不能解鎖的現(xiàn)象,因此仍然需要配合基礎解鎖方式使用[1]。
本次訪談中,還向受訪者介紹了目前新興的面部解鎖、聲紋解鎖以及虹膜解鎖方式并征詢了用戶評價,多數(shù)受訪者表示并不看好這幾種解鎖方式的發(fā)展。首先,以上幾種方式均與指紋解鎖一樣同屬于生物特征解鎖,雖然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但自身局限較大。例如:面部解鎖會出現(xiàn)用戶不需要的誤解鎖情況并且對于雙胞胎以及長相相似的情況很難保證安全性。聲紋解鎖會出現(xiàn)所處環(huán)境不適宜解鎖的情況并且人的嗓音較為多變不夠穩(wěn)定。虹膜解鎖較為安全,但是目前技術不夠成熟且目前市面已有的技術均靈敏度不高。綜合來說上述幾種方式均成本較高且不夠成熟[2]。
針對自己較為期待的未來的解鎖方式,受訪者們均表示很難想象,但認為科技的進步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并且目前手機解鎖方式的發(fā)展趨勢均為基于生物識別技術。因此,例如腦電波解鎖、基因解鎖等越來越多看似不可能的方式在未來都將成為可能[3]。
通過本次訪談的結果分析不難看出,用戶的年齡段是影響其對于解鎖方式選擇的一大因素。面對五花八門的解鎖方式,多數(shù)用戶首先考慮的因素是便捷性,其次是安全性,然后可能涉及趣味性等其他因素。他們表示雖然設備內部均存在個人隱私,但是鎖屏界面只是移動設備的第一道屏障,仍然可以通過比較重要的應用,例如微信、支付寶等單獨設置密碼保障其安全。用戶普遍可以接受的解鎖響應時間為0.5~1 s,并且習慣于單手操作解鎖,因此解鎖方式的靈敏度及可操作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解鎖方式與環(huán)境的關系,用戶均表示兩者之間不應存在影響關系,目前多數(shù)用戶具有“懶惰性”,他們不希望經(jīng)常變更自己的操作方式甚至密碼,一款好的解鎖方式應適用于不同的場合及環(huán)境,這也就是為什么聲紋解鎖方式并不被多數(shù)用戶看好的原因。最后,面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各類新穎的解鎖方式,各個年齡階段的多數(shù)用戶均表示愿意嘗試,且十分期待,但如果不能比現(xiàn)階段發(fā)展較為成熟的指紋解鎖更加方便快捷,就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習慣。
雖然未來新興的移動設備界面解鎖方式將層出不窮,但目前看來,其只有與傳統(tǒng)的解鎖方式相配合才能為多數(shù)用戶所接受。
[1]李東岳.移動設備中的人機交互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2]王海燕.移動環(huán)境下觸屏手機交互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2.
[3]王孟孟,曾凡桂.淺析手機解鎖方式中的交互設計演變[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