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俐 賈海軍 董興旺
【摘要】如今的九年義務教育和大學教育中,針對學生對課堂內容的不是很感興趣、對老師的課程不是很認可和極少參與到課堂當中的問題,借助網(wǎng)絡教學教學平臺,結合“學本評價”理論,以《有機化學》課程為例進行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及實踐分析,進而整理總結出具體、有效的教學策略。研究結果顯示,把“學本評價”理論與網(wǎng)絡在線教學平臺進行合作,能使教學設計不僅具有以往的評價功能,還能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學習效果,鼓勵學生從全方面發(fā)展。整個混合式教學設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方式認可度很高。
【關鍵詞】學本評價 翻轉課堂 混合式 設計及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230-01
學生對于老師教學的評價,在教學中起著反應、調整、判斷、導向、發(fā)展和管理的作用。我國現(xiàn)在實行的評價主要是一錘子定音評價,作用是評價學習結果,而形成性評價主要以簽到課率和紙質作業(yè)的交收為主,評價的反饋信息只代表過去某一學習成果,很少指向以后的教學及自身發(fā)展,忽視了評價對學習的督促作用。但評價的本質又是一個矛盾的兩面體,具有兩面性,評價不但能劃分階級,還能督促或制約學生學習;既是一個約束標準也是增進學生個體的刺激源頭;既能傳播顯而易見的信息也能隱藏隱性信息。故基于“學本評價”展開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意義十分突出。
1.“學本評價”發(fā)展近況
為最大程度協(xié)調評價的多面性,提高評價效果,2003年香港大學的大衛(wèi)·克勞斯等人提出了“學本評價理論,與之相對應的LOAP項目在香港教育學院的推廣下,將調查范圍覆蓋到了香港各大高校在各民辦及私立學校的實踐證明和完善的“學本評價”理論,正一步步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將以“學本評價”理論為基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用網(wǎng)絡和不使用網(wǎng)絡混合的翻轉式教學,尋找高校課程改革的新模式“學本評價”理論作為一種全新的評價理念,以促進以學習為本,致使評價在鑒定學習成果的同時,更應關注和鼓勵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2.學生的高參與度
學生作為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人群,他們參加的積極性是評價是否成功的關鍵。所以可以在評價系統(tǒng)中多加入自我認定和同學互相評價的相關元素。與師生間的溝通相比,同學間的溝通更隨意可行,而且同學也可以起到榜樣的作用,此外,還應讓學生最大限度地了解評價制度。教學目的應該時刻堅持“評價的是學生的學習成果好壞,而不是分數(shù)”。因此,教師準備課程時,不僅需要對評價任務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評價,還需保證負面信息的可施行性和可信性,這樣的話學生越能清楚意識自身水平與理想水平的差距,將越有助于學生參與到“學本評價”來。
3.教學評價設計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中之重,它不僅是學習成果的評判標準,又是未來學習的指路燈。因此,設計評價任務的出發(fā)點不僅僅落在鑒定學生學習成果上,還落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客觀描述上,從而為教學設計提供執(zhí)行和修改的依據(jù),促進學習者的學習。課前自主預習引導及在線測試、上課提問、下課布置作業(yè)等為課堂提供了前面反思,后面課后作業(yè),偶爾的章節(jié)測驗,學習反思等則提供了反饋信息,以課堂為大本營,形成了一系列的計劃。
4.混合式課堂的反饋度
混合式課堂結束時,我們對同學們進行了調查,主要從在課堂上面的積極性、對學習的投入度、對教師課程的評價及認同度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價,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積極性比以往有所增加,學生在課前的預習程度也大幅度增加,讓學習任務和學習評價相結合,但是學生需在課前完成老師設計的任務,并在上課前交給老師。同時學生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調查顯示,學會管理時間對學習成果是很有效,與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相比大部分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變多了,這樣能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寬學生的知識面,特別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5.總結
無數(shù)的教學實踐表明,以學本評價理論為指導,依靠網(wǎng)絡及線上教學平臺的混合式反轉課堂教學,充分突出了學本評價的三個特征:“評價任務即學習任務”、“學生的高參與度才是成功”及“閉合的反饋環(huán)路”。整個教學設計和反饋的信息不僅指的是如今的教學,也代表的是學生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形成性評價中的評價任務包含了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和自我審視能力等對專業(yè)教師的訓練,而且拓寬了教師及學生的知識面與見解。
參考文獻:
[1]周朝暉,許濤,殷俊峰.同濟大學“高等數(shù)學”SPOC開發(fā)與應用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6,(7):52-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