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饒超平
摘 要 《電機學》課程是一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基礎課,它理論性強、概念抽象、專業(yè)性特征明顯,涉及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面較廣,牽涉電、磁、熱、機械等綜合知識,所以學生學起來普遍覺得難。故而《電機學》課堂就需要教學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教學手段豐富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上課效率,那么“優(yōu)質高效課堂”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 電機學 優(yōu)質課堂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1建設優(yōu)質課堂的意義
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是建設“優(yōu)質高效課堂” 簡稱“優(yōu)質課堂”,其核心在于“精講+學會+會學”?!皟?yōu)質課堂”的建設必須以科學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為指導改革課堂教學。
2《電機學》普通課堂存在問題
一般來說,普通課堂的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強化、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通過總結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一本教案用好幾年,沒有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和專業(yè)方向進行不斷修改;
(2)一些重點公式用PPT放映太快,學生理解不深刻容易一知半解,浮于表面;
(3)PPT課件太單調,不生動,沒有相應的動畫;
(4)理論性太強沒有及時與實踐或者實驗結合起來;
(5)很少對學生要求課前預習、課堂做筆記、課后復習;
(6)滿堂灌,很少留時間給學生消化知識點,提問,也很少答疑。
3《電機學》優(yōu)質課堂的優(yōu)點
經過不斷地摸索與嘗試,目前在《電機學》普通課堂的基礎上針對普通課堂存在的問題,在《電機學》的“優(yōu)質課堂”中得以改善:
(1)教材、教學大綱和教案根據專業(yè)不同、學生基礎不同進行針對性地調整;
(2)每次上課前告知學生新課的內容,讓學生提前預習,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思考,正式上課的時候提問,回答正確的同學加分,會在平時課堂表現(xiàn)得分欄做記錄;甚至有必要的話會讓同學們將講過的內容進行對比區(qū)別做成PPT上課演講;
(3)提前5-10分鐘到教室在黑板上把當日上課的內容標題、重難點寫在投影旁邊的黑板上,這樣上課的思路和重難點學生會心中有數,有利于聽課和做筆記;
(4)正式上課的時候先復習上次的內容,然后利用對比或者知識類比或者一些啟發(fā)性地問題來引導學生明白新課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在講授過程中一些抽象概念可以先給學生舉例說明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再進行專業(yè)上的理性認識;一些重要公式用黑板板書詳細地推導一遍,再用PPT放映一遍;一些復雜的電機內部結構用PPT給學生看形象的圖片;一些抽象的過程可以用動畫模擬,比如變壓器的主磁通、漏磁通的路徑;
(6)學生上課的筆記建議學生先做在電機課本上下課后自己復習鞏固后在按照自己理解的思路重新整理一遍,這樣既利于知識點的消化、理解、掌握更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7)每堂課45分鐘的時間分布大致是5分鐘復習,35分鐘新課,5分鐘留給學生提問、答疑;
(8)在做實驗課之前會把實驗內容對應的理論課給學生有針對性地講一遍,有利于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遇到故障問題可以自己分析,自己解決。我們培養(yǎng)的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綜合性人才,所以這一點至關重要,這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以致用,解決故障后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4《電機學》優(yōu)質課堂不足之處
《電機學》的“優(yōu)質課堂”針對普通課堂改進后學生的上課到課率、上課聽講人數、交作業(yè)人數、考試過關率明顯有很大的提高,但《電機學》的“優(yōu)質課堂”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電機學》的“優(yōu)質課堂”與實驗課的時間銜接不夠緊,一般實驗課會滯后理論課7-8周,這樣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沒有及時得以從實踐中加以體會不利于學生積極性形成;
(2)PPT還有很大的空間提升,比如動畫方面;
(3)課堂上可以將理論與Matlab仿真軟件應用于《電機學》理論課堂,電機暫態(tài)過程有:變壓器空載和短路、同步發(fā)電機的突然短路、電動機的起動等暫態(tài)時間雖短,但電磁關系復雜,其分析需要用到較多的數學公式。而作為本科階段的學習,對電機的暫態(tài)只需要了解知道電機暫態(tài)引起的現(xiàn)象和后果。通過引軟件Matlab/Simulink ,對電機的暫態(tài)進行模擬,通過觀察仿真結果,加深認識,既能解決學習中的難點,又可以充實專業(yè)理論,真正做到“理工融合”。
5結束語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zhàn)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占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羅應立,劉曉芳,陳希強.如何引導學生學好《電機學》[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05).
[2] 李文輝,丁守成.電機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09).
[3] 王旭紅,歐陽明,吳素平.電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7(09):62-64.
[4] 辜承林,陳喬夫,熊永前.電機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5] 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 (蘇)巴班斯基.教育過程最優(yōu)化[M].吳文侃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