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紅艷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99-02
英國語言學家Wilkins說過:“沒有語法而能傳遞的信息很少,沒有詞匯則什么信息都不能傳遞。”可見,詞匯對于人類的信息交流來說顯得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對于英語初學者來說,英語單詞就像一只只“路虎”,一塊塊“絆腳石”,不少學生望“虎”生畏,望“石”怯步,紛紛落馬投降;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不得不一遍遍地領讀單詞,直至師生雙方都疲憊不堪。那么怎樣把繁瑣而又乏味的記單詞過程變得簡易而有趣呢?筆者經(jīng)過多年摸索、實踐,總結出了如下十種科學有趣且高效的教學方法。
一、競賽法
初學者記憶單詞時,由于水平有限,難免會感到倦怠。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我們可采用競賽法。競賽法是英語初學者記單詞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學者不懂發(fā)音規(guī)律,也不懂構詞法,如果作為教師的我們講得太多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首先,會使學生感到學英語很煩,很難;其次,會把初學者的學英語“興頭”給打掉。而興趣可是最好的老師,那么此時老師要做的只是盡量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比如采用“競賽法”,看誰的記憶好,這種方法既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又符合認知規(guī)律,更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好方法。例如,讓學生寫動物名稱,看誰寫得又快又多。
當然,此方法也適合記憶那些難拼的多音節(jié)單詞和發(fā)音不規(guī)則的單詞,如 picture,在講解了p發(fā)/p/,i發(fā)/i/,c發(fā)/k/,ture發(fā)/t?蘩?藜/后,可來個競賽,激勵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將它記住,從而起到強化記憶的效果?!案傎惙ā笨梢约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歸納法
一位好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歸納,歸納中學習。當學生有了一定量的單詞積累時,即“肚子里有貨”后,幫助他們總結發(fā)音規(guī)律。如告訴他們ear發(fā)/i?藜/,但當ear后有輔音字母時就發(fā)/?藜:/。那他們就不奇怪hear讀/hi?藜/而 heard讀 /h?藜:d/了。經(jīng)過總結歸納以后,他們就會丟掉許多包袱,輕裝上陣了。
三、啟發(fā)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語境或老師的輔助動作大膽地“猜”出這個“素未謀面”的單詞。例如:Two years ago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launched the“Safe Drinking Water Is Essential” site. It was set up to provide high?鄄quality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bout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supplies.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l(fā)aunched” mean?
文中的前后兩句為順接關系。同學們可從下句“它被創(chuàng)立是為了提供高質量的科研信息(關于提高安全飲用水的供應)”。由“set up”可知“l(fā)aunch”同義。文段大意:美國國家科學院創(chuàng)辦了一個“安全飲用水至關重要”網(wǎng)站。
猜錯了,沒關系;猜對了,極力表揚。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地得到提高。
四、拆字法
每當遇到多音節(jié)的單詞,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很難讀出它們,更難記住它們了。那么我們就可以教學生把這些字拆開來讀。如拆 purple為 purse+people,即 purse的“頭”加上 people的“尾”,這樣學生就會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正確讀出并記住這個單詞。他們一旦掌握這種方法,將受益無窮。
五、比較法
比較法就是利用一個已知單詞讀出并記住另一個非常相似的單詞,如用“boat”來讀來記“coat”,要比再三強調(diào)“oa”發(fā)/?藜u/效果要好得多,快得多。再如利用 mother, brother來呈現(xiàn)other,不更一目了然嗎?通過比較這兩個單詞,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就是mother和brother里面都包含著other這個詞,稱之為“包孕關系”。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觀察、比較、思考和總結出一些構詞規(guī)律。
六、循環(huán)法
顧名思義,“循環(huán)”就是反復再現(xiàn)。有些單詞(如Wednesday, foreign等)里面含有太多不發(fā)音字母,給拼寫記憶造成一定的難度,這時就采用循環(huán)法。一有機會就讓學生拼寫(可抓住值日生匯報的機會),直到100%學生都有把握記住為止。當然,在反復使用的過程中,教師每次還是要指出哪幾個字母不發(fā)音,這樣,更加增強記憶效果。
七、正音法
我們有時拼錯某些單詞并不是因為該單詞很難讀寫,而是由于我們讀音不夠準確或者說不注意“細節(jié)”。像/t?藜/與/tl/音讀得含糊不清,就導致little, litter與 letter總是糾纏不清。這時我們就要強調(diào)正音,讀準音,寫對字。根據(jù)讀音寫單詞,是我們教師要教會學生的“法寶。
八、結構法
漢字有構詞法,英語單詞當然也有構詞法。如①名詞+y→形容詞,換句話說以“y”結尾的單詞大多是形容詞;②形容詞+ly→副詞,也就是說“l(fā)y”結尾的單詞大多是副詞;③動詞+er/or→執(zhí)行動作的人(名詞),像 driver,inventor等,那我們就可以說以“er/or”結尾的單詞大多是名詞,而且是指人的名詞了。英語構詞法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當然,凡事有例外,特殊情況要特殊對待。比如honesty是名詞而不是形容詞; friendly是形容詞而不是副詞;cook表示廚師時不用加“er”,加“er”以后就變成 cooker(炊具)了。所以,我們不能說“My mother is a cooker.”。不過大網(wǎng)撒過了一遍,漏網(wǎng)之魚就不會太多了?!按篝~”已成筐地捕到了還怕“小魚”無法“個個擊破”嗎?
九、分散法
這種方法是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一個提前計劃學習內(nèi)容的方法。筆者發(fā)現(xiàn)每屆學生遇到“一個星期七天”和“一年十二個月”時就犯難。因為他們是“集團軍”,一擁而上,可把人給害苦了。后來我就利用“分散法”解決了這一難題,即把它們分散在平時,提前教學,不要等到課文正式出現(xiàn)時才教。當天是星期一就教“Monday”,星期二就教“ Tuesday”,以此類推,每個星期循環(huán)一次,到課文“新”出現(xiàn)“它們”時,它們早“舊”了。“一年的十二個月”也可用此法解決,一個月至少有30天,那么表示該月份的單詞一年中就會“出現(xiàn)”30次,這么高的復現(xiàn)率,哪怕是課本也不能及的。最后再用比較法“點一點”(如一個星期七天都是“day”結尾,September, October,November,December都是“ber”結尾等),使單詞記憶更持久,更牢固。
十、聯(lián)想法
聯(lián)想記憶法,即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單詞與單詞之間在形、音、義等方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迅速地記住新詞的基礎上,復習舊詞,而且通過分析思考,使有限的單詞知識轉化為無限的理解新詞的能力,從而熟悉單詞的變化規(guī)律,更加系統(tǒng)、全面地記憶單詞。詞匯的聯(lián)想多種多樣,主要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單詞而采用的方法。如分解單詞 family 這個詞每個字母分別代表:father,and, mother,I,love,you恰巧是“爸爸和媽媽我愛你”這樣一句溫暖感人的話組成了“家庭”。又如quantity這個單詞初學者覺得很難記,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漢語拼音quanti(全體),ty名詞后綴,那么我們根據(jù)“全體”的數(shù)量,就很快記住了是quantity(數(shù)量)這個單詞。
總之,幫助學生更有效更科學地記憶單詞是我們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而且非常符合新的課程改革精神:教師要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為了更好地取得詞匯教學效果,以上各種方法既可交叉使用,也可單獨使用,怎樣有效怎樣用。因為它們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筆者在教單詞過程中,這些方法屢試不鮮,學生們再也不怕“記”單詞,再也不怕“記不住”單詞了,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強了,興趣提高了,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